原创定档2020?备受科幻爱好者期待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到底是什么?

时间:2019-11-05 18:56: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定档2020?备受科幻爱好者期待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到底是什么?

文 | Turing

今年早些时候,迪士尼宣布收购HULU,让它一跃成为一线的美剧平台; 随后,HULU大动作频频。

据知名影视媒体“截止日期(deadline)”报道:“这个系列将是‘一个故事的现代更新’。

其中有一个名叫亚瑟·登特的地球人,他发现他的房子正在被摧毁,以便为高速公路让路,而地球也处于同样的境地——一个外星文明将摧毁地球,以便为星际高速公路让路。

他被一位名叫福特普雷斯(Ford Prefect)的外星人救出,后者是银河系百科全书《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的作者,从此踏上了旅程。”

Amazing!虽然并不是官宣,但是仍然让获得消息的科幻爱好者们兴高采烈,纷纷到评论区刷起了“42”。

和阿西莫夫的《基地》等科幻IP前辈相比,1979诞生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或许还是显得年轻了一些,但又偏偏成了最有梗的一个。

现在,我们来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这是所有《银河系漫游指南》出版物封面里我最喜欢的版本)

仰望星空的人

二战之后,百废待兴的1952年,道格拉斯·亚当斯出生在英国剑桥一个衣食无忧但家庭关系相当复杂的家里。

亚当斯在学生时代相当热爱写作,1971年,他写了一篇关于宗教诗歌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将披头士乐队与威廉·布莱克联到一起,并使他获得了“当地大学”的赏识。

这使得他得以入院研读英语文学——嗯没错,就是剑桥大学,那年他19岁。

同年,亚当斯终于实现了他的计划——横穿欧罗巴大陆,直到伊斯坦布尔。

为了这个计划,他随身携带了一本《欧洲漫游指南》。

有一天晚上,亚当斯喝得晃晃悠悠,但是,突然间——一片浩瀚的星河击中了他微微抬起的头。

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让人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种子种下了。

毕业之后,亚当斯成为了一名剧作家,主要写喜剧。

起初日子并不好过,因此不得不兼做些其它的工作。但是他并未停止这部书的写作。

最终,在1979年,《银河系漫游指南》成功出版了,并且作为广播剧在BBC播出,而亚当斯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转机——他成功担任了BBC的制片人。

随后,亚当斯一直以剧作家的身份活跃在舞台以及银幕上,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曾是《神秘博士》这部享誉全球的、化石级的项目的主创人员。

当然,尽管他本人不承认,但事实上他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环保主义社会活动家,以及科幻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2001年5月10日,国际天文学协会的小行星中心将编号18610的小行星命名为“阿瑟·邓肯”——这是《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男主角的名字。

2001年5月11日,亚当斯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一位仰望星空的人闭上了双眼。

(亚当斯与“42”)

灿烂的星辰大海

亚当斯去世后不久,迪士尼立项将《银河系漫游指南》电影化,电影于2005年上映,不出意外的拿到了票房冠军。

相比于1981年BBC曾播出过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剧集,我觉得2005年的电影版才真正拍出了原著的味道。

科幻小说的一大遗憾就是,点子往往太过超前,而同时代乃至之后一两个时代的技术力,都不足以支撑。

感谢1997年的《第五元素》开了个好头,电影人们在制作瑰丽壮阔的“太空舞台”时,终于有了方向与成熟的参考案例。

而2005年迪士尼版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我甚至可以这样说: 目前还没有哪一部电影,能在这样大的空间尺度上,把各个文明的特点表现的这么好,融合如此之多的美学元素,又与故事的气质这么契合。

多说无益,直接上图:

(上一秒庄重肃穆,下一秒爆笑里带点惊悚)

(复古科幻也能玩儿)

(即便看到的是光明灿烂,只要马文在,该丧还是要丧)

(古老的超级文明,用祭祀仪式来操作他们的超级计算机)

别问,问就是42

当然了,《银河系漫游指南》令人津津乐道的最重要原因,是——它真的是一部很有梗的作品。

科幻小说,是围绕着作者的许许多多的科幻点子推进的。

而亚当斯作为一名喜剧作家,他的科幻点子几乎都带着不列颠式的冷幽默,颇为耐人寻味。

最著名的,当属“42”了。

在作品中,一个古老而先进的文明,为了探求“宇宙、生命和万物存在的终极答案”而建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这个文明经历了兴衰迭起,唯独这个超级项目始终被维护着。

经过了750万年,当年先进的文明已经堕落成了原始的宗教文明,而超级计算机却终于给出了答案,很简单,“42”。

很显然,这个答案没有人能明白嘛!

所以为了解释42这个答案,新的项目开始了——就是以地球作为新的超级计算机算出解释(没错地球是他们造的)....

然而在地球即将得出答案的前一秒,被星际高速公路的拆迁办摧毁了。

而实际上,42只是亚当斯随手写的一个数字。

这是一个元问题,提问本身,其实已经构成了它的解答。

类似的梗还有全宇宙最强大的驱动装置: 无限不可能装置(听听这名字! )

这玩意儿是怎么发现的呢,前置科技是有限不可能装置,也就是说,这个装置可以实现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个世界里的物理学家们为此苦思冥想了很久,最终宣布,这是一种不可能制造的机器。

但是有个小机灵鬼觉得,如果这个机器完全不可能存在,那么这反而一个有限不可能事件。

于是,这个小机灵鬼用有限不可能装置,就这样把无限不可能装置造出来了....

看起来荒诞而不合逻辑,但是让我回想起了人类工业的发展: 当人们只有精度1mm的车床,要如何加工精度0.1mm的新车床部件?

很简单,多做几个部件,总有精度刚好蒙对的。

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你不会知道下一秒你会收获深思还是大笑——也可能兼而有之。

这亦是科幻作品的意义,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启发人们。

(英国著名摇滚乐队Coldplay在《Viva la Vida》这张传奇唱片中,以一首《42》致敬已逝的亚当斯老爷子)

无论生活多丧,世界多么无意义,至少人们还有无尽的星空,与对世界的好奇。

这或许就是,《银河系漫游指南》科幻外衣下的,人文关怀。

亚当斯和《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放荡不羁的大总统一样,“比起真相,我觉得开心最重要。 ”他也是希望读过、看过这部作品的人,能会心一笑吧。

上一篇: 原创《宝可梦剑盾》图鉴只有400只!47...

下一篇: 谁给了中国老板不再望洋兴叹的底气?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