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和甘肃省合拍的纪录片获8.1万弹幕!这才是丝绸之路辉煌传奇

时间:2019-11-05 16:26: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央媒和甘肃省合拍的纪录片获8.1万弹幕!这才是丝绸之路辉煌传奇

由央视与甘肃省委宣传会共同推出的一部纪录片《河西走廊》,在豆瓣上被两万多网友评出了9.6的高分!不但如此,在哔哩哔哩的网站上,8.1万的弹幕数量也证明了这部纪录片的质量。

从河西走廊的由来,到这里的重要性,以及这里的价值所在,都包含在这部纪录片中了。

一起来这里,解读河西走廊的前世今生吧。

能 源 之 路

历史的积弱,使得清朝时期的西北地区混战不止。

1842年9月, 被朝廷流放的林则徐,辗转来到嘉峪关。

这时的他,虽是销毁鸦片的功臣,但还是被作为鸦片战争失利的替罪羊,派往了偏远的西北。

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西部实行得更为彻底。河西走廊上没有了来往的商旅,迎来了历史上最暗淡的岁月。只有前朝留下的防御建筑,在提醒众人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

林则徐在经过嘉峪关要塞时写下了“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的诗句,年过半百的林则徐,即使是被流放,也将他的雄心放在了他的诗句里。

林则徐在出关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中亚腹地已经在沙俄的掌控中了,下一个要入侵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中国的西北地区。

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在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愈发显得重要。

即使林则徐再想亲自整顿,改变现状,但年迈的他并不适应西北的天气环境,完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年的流放生活结束后,林则徐在返回福建老家的途中,沿着湘江,路过长沙。

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想要求见林则徐。

而他唯独只见了其中一个人——左宗棠。

晚清名臣、民族英雄左宗棠

左宗棠是从百里外的湘阴老家匆匆赶来,在面对自己敬仰的老前辈时,他甚至激动到不慎落水。

两人在船上一见如故,推心置腹,按林则徐的话,就是“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

林则徐将自己对于西北的所思所想和整理的书籍资料,以及绘制的地图,都慷慨地赠送给了左宗棠。

左宗棠虽为一介布衣,他并没有辜负林则徐的希望,也担得起后人对他的赞美。在职期间,他主持修复了从兰州开始,经由河西走廊,通向新疆的路线。

同时,为了改善当地干燥又荒凉的环境,他命令筑路军队在河西走廊的道路两侧植树,杨树、柳树、沙枣树,都是他的深谋远虑。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后人为了纪念左宗棠,将他栽种的柳树,称为左公柳。即使经历了百年的风霜,如今的左公柳仍然屹立在那片土地,守护着一抹春色,未曾忘记它的初心。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花大代价解放了我国的西北领土。

“希望本年年底能解决甘青宁三省,并直达甘凉肃三洲,取得油源。”这是1949年6月,毛主席对彭德怀下达的命令。

油源,指的就是河西走廊西端,茫茫戈壁上的石油矿产。于是,玉门就成为了西进大军中每个人关注的中心。

那里,就是后来更加为人熟知的玉门油田。

一片玉门油田,将过去的玉门关变为宝藏之地,为中国摘下了“贫油国家”的帽子。

在后来国家重工业建设的重要时期,甘肃也因为其巨大的矿藏,再一次成为了科学家、工业建设的焦点。

镍号称“工业维生素”,不锈钢的产生就是因为有镍。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这种矿物,因为每个人口袋里的硬币里,就含有镍。

在国际上,一个国家拥有镍的数量,成为科技发达的标志。中国原来的镍资源非常稀缺,在没有发现金川这个世界第二大镍矿之前,镍完全依赖进口。

稀缺到什么程度呢?据说那时候动用一公斤镍,要经过国务院副总理的批准!

直到1958年,在甘肃金昌,一个放羊的孩子把龙首山上捡来的一块矿石交到了地质学家手中。

一个金川镍矿,将山谷中的矿藏,变为共和国能更快起飞的翅膀,为中国摘下了“贫镍国家”的帽子。

待到新能源的发展崛起,风能、光能,成为传统能源更好的替代时,河西走廊再一次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

广阔的戈壁滩,丰沛的日照,卷起的寒风,都成为了国家前进助力的一点一滴。

探 索 之 路

在古代,甘肃是一条天然的地理大通道,东西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这条通道的东、西、北三面都有群山围绕,由于地处黄河以西,这一区域又形似走廊,所以这里就有了河西走廊的别称。

河西走廊就是今天的甘肃一带

河西走廊是从中原通往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相当于是东西沟通的咽喉腹地,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条黄金通道。

河西走廊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略、经贸促进、文化交融的宏图伟略。

千百年前,中原的人从未改变过他们想要打通河西走廊的梦想,因为他们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西域。

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登基,这时的西汉内部正常运转,然而外交的羸弱,使他们不得不忍受频繁被匈奴压制和骚扰的境况。

此时的河西走廊形势混乱,被大小势力各自掌控。月氏部落的首领被匈奴击杀,月氏部落不得已只好选择西迁。

刘彻觉得眼前这可是大好的机会,如果能联合匈奴西边的月氏,对匈奴形成夹击形势,那说不定还有打赢的机会。

汉武帝派出年轻的张骞,前往一望无垠、完全未知的西域。

出使并不顺利。

几乎是刚走出汉帝国的地盘,就被匈奴人抓住了,还被匈奴人知道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匈奴单于也不是傻的,立马软禁了张骞,并且为了拖住他的脚步,还给他安排了一位妻子。

张骞藏起自己的目的,忍了九年。

在一个普通的早上,张骞逃走了。

虽然这次出使的主要任务没有达成,但是张骞仍然觉得不虚此行,他的途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西域数国,足迹几乎走遍了西域一带。

他将在西域领悟的见闻,以及一些新奇的植物种子带回大汉,让中原的所有人,对西域有了一个更加明朗、开阔的认知。

其实他在返回的过程中也并不容易,虽然想要避开匈奴的势力范围所以绕了路,但没想到还是被抓住,又是三年的软禁,在匈奴单于病逝的变故中,张骞抓住机会趁乱从其中逃脱。

对西域的了解,虽然花了张骞十三年的代价,但这无疑是值得的。

有了这些情报,大汉朝对于匈奴的出击,就有了更多的把握。

而此时,帝国冉冉升起的两名武将——霍去病,和他的舅舅卫青,将帝国带入了一个新的巅峰。

两位将领率领铁骑在河西走廊上一次次酣畅淋漓的胜利,彻底让匈奴失去了他们的獠牙,只得让出这条走廊,退出曾经的阵地。

汉朝在夺得了这一片珍贵的土地后,增设四个行政管理区,分别是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按照河西走廊的地形,呈一字排开。酒泉、敦煌扼守西部关口,张掖居中,武威连接汉朝地界的古城金城郡,也就是今天的兰州。

河西四郡的每个地名都有自己特殊的含义。

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以显示汉帝国的武功和军威到达河西。

张掖,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掖。

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冲,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而得名酒泉。

敦煌,即盛大辉煌之意。

汉武帝选择用这样一种方式,将他经略西部的梦想,留在了河西走廊上。

同时,在河西走廊,汉武帝还设置了两个著名的军事要塞:玉门关、阳关,以这两个关口,来扼守走廊的西大门,并建立了面向西域的前进基地。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虽然两千多年前的河西四郡变成了如今的河西五座城市,但河西走廊的格局和那四郡的名称,依然没有改变。

如今再回望河西四郡的命名,不由得会感叹汉武帝的智慧与深远眼光。

只有控制了河西四郡,才能通过河西走廊,才能从匈奴手中夺取并完全掌控西域。汉朝的版图才能到达帕米尔高原以西。

这条生死攸关的通道和这块珍贵的土地,对中国的重要程度,已经不言而喻。

经由打通的河西走廊,汉武帝开拓了西域都护府,拓展了中亚腹地的地理版图,连接上了地中海的商路,成功进入了“世界商贸聊天室”。

文 化 之 路

这条河西走廊的打通,不仅仅对于汉帝国有着军事意义上的影响,更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基础。

敦煌莫高窟就是文化融合的代表产物之一

中国西北的天空下,大规模的征战渐渐平息,帝国生机勃勃,一切运作皆在掌控之中。

乌孙,一个古老的西戎部落,他们在与月氏部落的争斗中落败,远走西域。

乌孙国是张骞所记录的“西域三十六国”中,规模较大的城邦之一。他们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优良的牧场,也扼守着通往欧洲通商路线的必经关隘。

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汉武帝对西域诸国已经有了更加明确的政策——或是建交,或是结盟。

为此,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专门前往乌孙国,说服乌孙国的首领,派使节前往中原地区去实地考察。

献身国家、力挽狂澜的和亲公主——解忧公主

在看到了中原王朝的强大根基时,乌孙国使者当即决定和亲。

于是河西走廊,又充当了结盟和亲走廊的身份。这样一来,连接了两个文化的国度,交往也更为密切了。

沿着祁连山,向西北而行的道路,从未停止过它的生机。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很多有才能、专心治学的人,都选择了隐居山林。其中,河西走廊地带,由于其塞上江南的属性,以及平静安稳的环境,隐居了许多德高望重的儒家大师和潜心修行的人。不少是从关中、中原地带,放弃了庞大的家业,仅仅带着追随的弟子和珍贵的经史典籍投奔至此的。

他们,渐渐成为了当地有名望的大姓,史称“河西望族”。

郭荷是其中最有名望,也最有气节的一位。

年逾八旬的郭荷,被前凉王强行“请”进皇宫,没有按照承诺的话,给郭荷官学主管的身份,而是被雪藏进前凉王宫内,成了陪太子读书的宾客。

与他一起成为宾客的,还有另一位被迫出山的大学者宋纤。

宋纤,敦煌效谷人,在酒泉南山刻苦钻研儒家经典,开坛讲学,据说,他教授的弟子不下三千人,规模与名望堪比孔子。

年迈的宋纤被逼出山后,曾多次请辞皆被前凉王阻拦。

这位有气节的老者,选择以绝食自尽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保全学者的自由与声名。

在宋纤死后不久,郭荷对前凉王朝彻底失望了,他向前凉王请辞,回到了河西走廊,不久便离开人世了。

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在乱世之中寻此安身,也是借着这样的机会,将深厚的文化传递至此。

儒家贤达们的身影,也成为了我们今天追寻的一座座高山。

北魏占领河西走廊后,就将学者迁至平城

不但如此,影响中国千年发展的佛教,也是从丝绸之路上传入中国的。

这条路上,流动的不止是商贸的脚印,更有文化的气息。

在文献记录丝绸之路之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就已经开通,但并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产自新疆的和田玉。

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正式开通,还是在汉朝与乌孙建立了和亲结盟之后才开始的。

在那之后,因局势动荡,群雄混战,丝绸之路曾一度中断了数百年。

在这期间,作为丝绸之路的替代,欧洲商人不再进入中原,而是选择在距离西域更近的河西走廊作为交易的场所,大规模的商贸往来全是在这里进行的。在这一段时间内,河西走廊经历了中西文化上的剧变与成长,接纳了更多西方商人的涌入,也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直到隋朝时,中原地区的商业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休生养息,商人们想要继续与西域胡商进行贸易。

贤臣裴矩,对河西走廊上丝绸之路的重新打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汇编了三卷图文并茂的书,取名《西域图记》。在这本书中,他详细记述了当时西域44国的情况,还绘制了大量地图,更为珍贵的是,这里面还有从地中海东岸通往敦煌的三条重要通道的介绍。

裴矩画像

正是有了裴矩的描述,再结合从敦煌到长安的路线,我们才能绘制出当年丝绸之路的全部地图。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河西走廊通往中原的唯一通道,更可谓是商业的黄金地段。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达到了鼎盛时代。

洛阳作为大唐帝国的东都,一跃成为了国际大都市。大运河的开通,也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原地区的重要水道。

依靠丝绸之路,中原,几乎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21世纪一带一路地图

河西走廊从未变过,不论是怎样的时候,它总能够给我们超乎想象的惊喜。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美好,不止是将会持续,而且是从未停止。

千年前的丝路辉煌,张骞策马西行,郑和扬帆西下,一段久远的故事,一段让人感怀的沧桑岁月,一段传奇的继续。

一带一路,让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的辉煌传奇,继续下去。

上一篇: 原创中国马术协会孙立生部长:参与砀山三星...

下一篇: 双十一如何买对不买贵?国民级闪充OPPO...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