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科研人员40年接力治理2300万亩砂姜黑土脱胎换骨

时间:2019-11-04 12:48: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三代科研人员40年接力治理 2300万亩砂姜黑土脱胎换骨

40年前,安徽省淮北与沿淮23个县(市、区)2336.6万亩易涝、易旱的砂姜黑土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过省农科院三代科研人员40年不懈努力,昔日十年九灾的砂姜黑土老灾窝,如今蝶变成沃野千里大粮仓。

蒙城马店站,点燃治理砂 姜黑土的星星之火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俺们换了3次房子,第一次扒了茅草房盖瓦房,第二次由瓦房升级为两层小楼,第三次就是现在,集中建新村,家家户户都是三层联排别墅。 ”国庆前夕,记者在蒙城庄周街道办事处马店村采访砂姜黑土治理时,该村老张庄村民张建华掰着手指头向记者述说着老张庄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走在规划整齐、绿树掩映的村子里,脚下是整洁笔直的水泥路,两旁是村民新建的三层小楼。 “我年轻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会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74岁的张丙杰告诉记者,40年前的老张庄有个外号叫“张老荒”,地里不长庄稼,光长砂姜,到处是鸡蛋大小的砂姜,一锹下去,能挖出一大把,正常年份,小麦亩产也只有40公斤到50公斤。 “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真要感谢帮我们治好砂姜黑土的省农科院专家啊! ”张丙杰激动地说。

在省农科院蒙城马店实验站的会议室里,陈列着土黄色的砂姜样本,小的如生姜大小,大的比拳头还大。 “别看这些砂姜灰头土脸的,它的质地比石头还硬,当年治理时遇到大的砂姜磐,甚至要用炸药炸! ”省农科院土肥所王道中研究员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当地修公路,就用了很多砂姜。

为彻底治理砂姜黑土,为沿淮农民拔掉制约农业发展的穷根,1978年,省农科院土肥所在淮北地区选取了土壤类型、农业生产、农村经济都具有代表性的蒙城县马店公社农科站为研究基点,开展砂姜黑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研究工作。1979年,吴文荣、周恩嘉、方世金等一批科研人员来到马店,向贫瘠的砂姜黑土宣战,点燃了治理砂姜黑土的星星之火。

“煤油灯、茅草房,没有电,没有自来水,连吃饭也要自己做。 ”今年84岁的原蒙城县科委主任邵必简回忆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吴文荣等人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砂姜黑土的治理工作中。马店老张庄是远近闻名的“要饭村”,耕地基本上是“蛤蟆尿尿都要淹水受灾”的砂姜黑土,吴文荣就在那里蹲点,并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了以“治水、改土、调整种植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方案。第一步,兴修水利,带领群众挖沟排水;第二步,改良土壤,通过养牛、羊等过腹还田,秸秆还田,种植紫花苜蓿、圣麻等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功能。配套技术运行结果,试验区的中低产田得到较好的治理,作物产量和抗灾性能明显提高,全部农田达到涝能排、旱能灌,土壤肥力水平明显提高。到了1983年,治理初见成效,老张庄小麦亩产从不足50公斤提高到200多公斤。

“水利修好了,土壤改良了,我们又在如何提高土壤肥力上下功夫。通过测土,我们发现制约小麦高产的因素是土壤缺氮少磷。 ”曾在马店实验站担任过站长的阎晓明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先后提出“氮磷配合”,以及“增氮减磷补钾”的施肥方案,改变了当地农民只施氮肥的习惯,使小麦亩产从200公斤猛增到400公斤。 “那时我们自己搞配肥站,配出的肥料供不应求。 ”阎晓明说。

马店的成功经验如星火燎原般迅速在蒙城全县和沿淮砂姜黑土地区得到推广。“到上世纪90年代,通过配方施肥、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蒙城县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蒙城县农委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贾云生介绍,2003年以后,科研人员通过示范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深耕深松、“一喷三防”(喷微肥、防虫、防病、防干热风),将全县小麦平均产量提高到500公斤以上。统计显示,到2005年,我省沿淮砂姜黑土集中的市、县,小麦平均亩产都超过了450公斤。

38年不间断定位实验,见证三代科研人员的执著与坚持

1981年秋天,省农科院濉溪县杨柳实验站(当时称“杨柳点”)在几间茅屋内起步,开始了砂姜黑土地区小麦栽培技术和长期定位实验研究。近40年来,科研人员在试验田里开展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长期定位试验一直没有中断。2013年开始来杨柳实验站驻点的陈欢博士称自己是杨柳站的第三代科研人员,她告诉记者,在试验田南边有几小块用水泥条隔开的玉米地,就是做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的。试验设4种施肥处理:有机+化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化肥高量,其中有一块“宝地”,38年没施过肥,这在我国6000万亩砂姜黑土地中是独此一处。记者看到,这块只有0.2亩大小的试验田里,玉米矮小枯黄、稀稀拉拉,同周边长势较好的玉米形成鲜明对比。陈欢自豪地说,别小看这块地,虽然小麦亩产只有40公斤,玉米亩产也不足50公斤,却是无价之宝,是做长期定位试验绝好的对照标本。 “38年不施肥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这其中凝聚着杨柳实验站科研人员38年的执著与坚持。 ”曾在杨柳实验站长期蹲点的曹承富感慨地说。

伴随着杨柳实验站的设立,1981年省农科院专家孙国伦、汪芝寿等背起行囊,离开省城,来到荒僻的杨柳站驻点搞科研。 “专家住在乡政府的几间平房里,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到站上做实验。 ”今年64岁的农技员张景华告诉记者,从10月初到第二年6月中旬,汪芝寿基本上都在站里做试验,一连几个中秋节都不回家。他记忆最深刻的是汪芝寿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冬天下着雪,他仍坚持到地里观察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小麦每长一片叶子,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有效积温,他都通过观察做详细的记录,再冷他每天也要在地里蹲上3个小时! ”张景华说。

做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是为研究砂姜黑土的形成机理、变化趋势、改良方法。“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具有常规试验不可比拟的优点,它能系统地研究土壤肥力演变和肥效变化规律,为农作物合理施肥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曹承富回忆说,“中间有几年,国家拨款减少,实验站经费十分紧张,科研人员就自掏腰包坚持搞试验,从没有间断过一年,因为我们深知这项工作太重要了! ”

长期的定位试验,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由此研制出以有机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培肥技术4套,实现了土壤培肥改良技术的定量化,有效解决了砂姜黑土培肥难、地力提升慢等问题。 ”曹承富告诉记者,他们研究的成果“安徽砂姜黑土培肥与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砂姜黑土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对提升地力、增加小麦等作物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2015年度安徽省科技奖一等奖。仅2014年至2015年,成果就累计推广应用3510.2万亩,增产小麦112.90万吨,增收总额26.64亿元,新增利润22.09亿元。

小麦亩产40年增10倍,2300万亩砂姜黑土变成“大粮仓”

在濉溪县杨柳实验站,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周宗民递给记者一份从1949年到2008年的全县小麦产量统计表。这张表显示,1978年以前,该县小麦平均亩产从未超过100公斤,大部分年份都在50公斤上下徘徊,产量最低的1962年,亩产只有12.5公斤。

实验站所在的沟西村是历史上有名的“老灾窝”,1952年就在村里担任文书的张献芹老人回忆:实验站周围的地都是最差的砂姜地,过去是一季麦一季豆,小麦亩产不到50公斤,大豆基本没有收成。 “这里地洼,排水不畅,秋天积水过膝,只长草,不长庄稼。有时粮食不够吃,红芋叶子、萝卜缨子、芝麻叶子都舍不得扔,甚至连柳树叶子都晒干磨成粉吃! ”张献芹说。

从1981年开始,省农科院专家开始在杨柳站驻点,他们带领群众挖沟开渠,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开展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逐渐把这里的低产田改变成亩产超千斤的高产田。为了将培肥定位试验的成果从杨柳站推广到全县,曹承富、孔令聪等人在百善镇叶刘湖村建立了示范田,在砂姜黑土改良的基础上,引进皖麦19、烟农19等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建立了一套旱作茬小麦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并向全县推广。每到秋种季节,站上的专家就会被请到周边乡镇、县里、市里,在上千人的大会上指导良种良法、配方施肥技术。上世纪90年代,杨柳站研发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被称为“杨柳经验”,成了淮北地区乃至黄淮海麦区科技种田的一个标杆。

到1990年,全县小麦亩产达到250公斤,2005年突破350公斤,2010年达到500公斤。 2014年,濉溪成为全省第二个小麦单产千斤县。 “今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是532.8公斤,已连续6年跻身千斤县行列,还刷新了单产732.5公斤的高产纪录。 ”周宗民兴奋地说。

在蒙城马店,科技之花同样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帮助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科研人员通过挖沟排水、改良土壤、配方施肥将当地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幅提高的同时,还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想方设法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1984年,在试验站科研人员的指导下,马店村几位农民种植了10多亩新澄西瓜,经过精心管理,每亩西瓜产量高达6000多斤,去掉成本纯收入400多元,比原先的一麦一豆全年收入还要高出100多元。 1985年,全村50%以上的群众开始了西瓜种植。之后吴文荣又请农科院园艺所的专家来马店指导农民种蔬菜。到了1987年,马店村、白寨村、纪堡村等周边村镇种植了3万多亩包菜、甘蓝、大白菜,远销南京、上海等地。“那时,从纪堡到马店3公里长的公路旁形成了一条采菜、卖菜的大市场,一到收获季节,路两边堆的都是编织袋装的包菜、大白菜,十分热闹。 ”原马店乡党委书记陈建中回忆说,在1990年前后,马店、白寨等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4500元,高出周边地区一倍。

40年寒来暑往,40年春华秋实,省农科院先后有50多位专家在蒙城马店实验站和濉溪杨柳站驻站工作,为改造砂姜黑土、帮助农民增收奉献出了青春年华。经过40年的改良治理,“旱、涝、僵、瘠”的砂姜黑土较治理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0%以上,土壤膨胀系数下降10%以上,砂姜黑土“粘僵”不良属性明显改善;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15%以上,砂姜黑土抗旱、抗涝能力显著增加,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 “现在一个农户10来亩地收的小麦抵得上过去一个生产队的小麦产量,亩产增长10倍以上。 ”邵必简告诉记者。

更令人称奇的是,以前遍地都是的砂姜,现在居然变得踪迹难觅,农民一年也难得在地里发现一两个。 “除了现代旋耕种植技术实施时,砂姜被机械打碎的原因外,应该是经过综合治理,田块不再经常淹水,培肥改良措施又改善了砂姜黑土水分物理性状,土壤PH值下降,砂姜形成的条件消失了。 ”王道中解释说。(记者 汪永安)

(责编:徐文兵、关飞)

上一篇: 原创巴黎站登顶,德约科维奇大师赛版图扩张...

下一篇: 原创德国高精狙为何没人买?一支枪顶百万豪...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