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IP的终结时刻:当情怀消费走到尽头
时间:2019-11-04 11:12: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几天,社交网络上陆续有人传播对雷德利·斯科特1982年影片《银翼杀手》的纪念,这一“纪念”不是电影上映周年纪念,不是影片中某个角色的诞生或死亡日;这一“纪念”是在说我们终于迎来了电影所描述的时间背景,即2019年11月——曾经,电影制作者们认为的一个遥远到似乎触不可及的日期,曾经被设想为一幅末日景观的日期,在那个平行世界中,有光怪陆离的迷离之夜,有倾覆坍塌的钢铁废墟,有被人工智能所颠覆和统治的世界秩序,一个充斥着颓废之美的末世乌托邦。
然而,现实如你所见,纵然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设备正在窃听用户隐私的爆料,纵然科技媒体不时唱起“机器人将全面取代人类”的末日哀歌,一个AI全面统治的时代并没有如科幻电影中所预言的那般如期而至。当然,科幻电影并不需要承担预言家的职责,它本质上还是一出在娱乐语境下对未来的思考。然而,在如今越来越多老牌科幻电影IP重启的当下,“时效性”成了它们绕不开的一道坎儿。
近期上映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即便有它的创造者詹姆斯·卡梅隆挂帅监制的名头,打造出《死侍》的蒂姆·米勒上阵执导,这部最新的《终结者》在内地票房成绩还是被势头正劲的《少年的你》反超,而此片的北美票房市场预期,也不及前作。这个曾经在80年代和90年代风靡一时的科幻IP终于不复往昔的魅力神话。但是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也许会对观众的冷淡反应有着更为同情的理解。
《终结者:暗黑命运》只是用了新时代的技术将最初的两部“终结者”故事完整“复刻”了一遍,从视听语言上的全面致敬,到影片人物关系上的借用,都充满了相似性。也许是后续几部“卡神”不带队的《终结者》的票房扑街,为了让观众能买单,制作人们不敢再轻易突破原作的设定放飞自我。然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影片彻头彻尾成了“致敬”的产物,老粉们能在每一帧里津津乐道于电影中的致敬桥段会心一笑,然后我们便不能再看见别的东西,简而言之,与其说这是电影的续集,不如说这是情怀的产物。
从未来穿越而来的时间设定,人工智能造反的未来时代,这是这个IP一直延续的一个世界观设定。放在以前,将“时间穿越”与“人工智能”嫁接起来的元素设定,绝对让人心怀期待。然而,放到当下的语境下,只有这样的设定已经变得过于单薄,它缺少更加缜密的剧情推进,缺少更加细致的人物塑造,一场大逃杀式的演绎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这个时代愈发挑剔的观众口味了。
尽管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角色,在历经二十多年后开始了突飞猛进的意识进化之路,对人类的情感有了更深厚的理解与认知,然而影片并未对他的心路历程展开更为进一步的探讨,他更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能性角色。须知,现在如《西部世界》这样的美剧,已经将人工智能这一话题的探讨挖掘到了更深的层面:从人工智能自主意识的发现到觉醒,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再到人类希望借助人工智能获得永生之钥。《西部世界》的电影版在七十年代上映时,在如今看来,那些剧情设定非常粗枝大叶,缺少细节,而如今的剧集版本则对其做了丰厚的补充。
老牌科幻电影IP的重启,《终结者》不是唯一遇到问题的一个。《星球大战》IP在2015年重启时,运用的也是“全面致敬”的套路。的确,资本不敢随意对一个经典IP大动手脚,保守的致敬便成了保证票房和口碑的稳定之道。只是,拍第一部续作“致敬”原作大家可以接受,拍第二部续作继续“致敬”大家可以容忍,到了第三部,第四部……老粉对时间与回忆的消费走到尽头时,制作方拿什么继续满足他们呢?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