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醒来120年
时间:2019-11-03 23:33: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11月1日,甲骨文首次在人民大会堂开了座谈会,进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登上了微信表情包,飞到了大洋彼岸的巴黎、希腊,在全世界面前展示着它呆萌又神秘的面容,越活越年轻。
一片甲骨天下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商代的文字,大量刻录在龟甲、兽骨上。商代之后,殷墟废弃,甲骨文沉睡千年。
直到1899年。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带着一批有字甲骨来到北京,请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鉴定。这些甲骨来自河南安阳小屯村,被当地人称作“龙骨”,磨粉涂抹有止血消肿的功效。多年来,村民向药材贩子大量低价出售龙骨。药贩子不喜欢带字的骨片,村民们就把文字刮掉,刮不净的骨片都扔到了枯井里。
然而,王懿荣发现这些字符并非信笔涂鸦,而是一种比金文更古老的书体,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此后,甲骨文在京津地区的收藏界逐渐走俏,价格也水涨船高,直至“每字酬以价银二两五钱”。
可惜,收藏界的追捧反而给甲骨文带来更大厄运。在古董商的怂恿下,村民们争先恐后挖掘贩卖甲骨。1928年,考古学者董作宾率领考古团队在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甲骨文,并终止了大规模的私挖滥掘。
如今,国内共收藏甲骨文13万片左右,还有约2.67万片流落海外,其中绝大多数都流失于战乱时期。
2019年10月22日,“证古泽今——甲骨文专题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近190件展品亮相。展览现场,一片片甲骨躺在黑色的丝绒垫上,毫不起眼,不懂行的观众走马观花,很难想象自己正在对视几千年前的古老中国。
作为文化符号,甲骨文能连起文献与考古史料。王懿荣发现甲骨之后,经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甲骨四堂”辨辞考史,胡厚宣等人的整理编集,中华文明的密码得以释读。王国维曾对照《史记》,从甲骨卜辞所刻的200多个地名中,找到了亳、雍、曹、杞等8个地名,还纠正了司马迁对“三报”世系的排列次序。
透过甲骨文,我们复原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运转情况、人吃的食物、房屋建筑结构、社会生产力、经济水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作为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百年解读,只认得1300个字,还有3000个存疑待考
甲骨文是汉字的童年时代,有些象形特征很明显的字非常好认。在展览现场,一群小孩子围着多媒体屏幕,看着一匹马的骨骼浮现成一个甲骨文“马”字,然后又一点点演化成现代汉字的“马”,笑得前仰后合。因为太过明显,展览方干脆用甲骨文的“马”字和“人”字做成了立体的人马队列,不需要说明,看一眼就明白。
小观众在观看甲骨文的汉字演变。
人骑马甲骨文展示
但是,除了这些容易的字,甲骨文研究大部分时候是在破译天书。目前学者编纂的甲骨文字典,收字已达4300多个,但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300个左右,其它大部分未识或未定字只能放在字典的附录中存疑待考。
“甲骨文好认的字相对认得差不多了。”在 10月18日召开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表示,突破目前甲骨学研究上的瓶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安阳师范学院推出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是遵循了这个思路。据介绍,平台收集4000个甲骨字、29749部文献、246部著录。第一期发布了46部著录,另外200部将逐步上线。大数据平台面向全球的甲骨学研究者、爱好者免费开放。打开网站后会发现,搜索引擎的输入法支持部首输入和手写输入。由部首组字或画出甲骨字都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便于查询和使用。
更多社会力量也被征召进入研究队伍。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贴出一则“重金悬赏”:如果有人能释读出一个甲骨文字,就可以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首次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至今,仅有一人获得10万元最高奖金——当时就职于南开大学的蒋玉斌获得了一等奖,其获奖论文题为《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
目前,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征集已经开始。博物馆再次收到了几十篇论证报告,这些报告将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和科学鉴定,选出新的获奖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研究院教授王宇信表示,重奖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不仅使献身学术的才俊之士受到提携和鼓励,而且还雄辩地说明,甲骨文字还有破译的可能和余地,也证明了甲骨学者们还有着破译文字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
卖萌上网,甲骨文越活越年轻
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只有甲骨文还“活”着,在它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汉字沿用至今。
甲骨文是绘画和意象的结合,这让它更容易被图形化表达和理解,天生就是表情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自1999年开始研究如何让最古老甲骨文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甲骨文其实有一部分简单的象形,很适合传达图像型的信息,对甲骨文的含义进行适当的延伸,用现代技术让它动起来,可以制作出丰富有趣的表情包。”陈楠说,比如说“见鬼”,一个大眼睛,就是“见”,转过头来看见代表甲骨文的“鬼”,还有“大家好”,“大”字就像一个人伸着手,“家”就是宝盖底下有一头猪,“好”就是女子为好,让它们动起来之后就是一个问候的表情。
不过,最可爱的表情包要数那个跳动的“心”字,在甲骨文里心本身就是一个桃心形状,让它跳动起来就是一颗网络最流行的爱心。
展览现场,观众只体验甲骨文表情包,这是一个爱心。
陈楠还在考虑把法文融进甲骨文表情包,比如“皿”字,特别适合做成红酒杯,代表干杯。
到目前为止,陈楠一共制作了五套甲骨文表情包,有萌系的,有生肖的,发送量最多的单套已经突破了70多万。还有流量明星主动跟他合作,共同举办活动,单条微博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3000多万。这让陈楠觉得,甲骨文要做的就是用新鲜方式,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
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上,甲骨文表情包也是观众们最喜欢的体验项目之一。观众们扫码下载,玩得不亦乐乎,“吃土”、“头秃了”、“加班”、“开会”,现代人的日常和吐槽,被古老的甲骨文表述出来,有种莫名的喜感。甲骨文就这样,在年轻人的生活里继续活下去了。
展览现场,观众可以自己制作甲骨文祝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