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李松谈新药开发瓶颈: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严重脱节
时间:2019-11-03 17:33: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0月3日,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简称“大会”)在成都开幕。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谈及新药创制和产业发展。
在李松看来,新药研发是创新发展的趋势,“医药领域的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新药创制正成为新一轮革命的核心。
↑大会现场
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医药市场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中国只占到全球药品市场的20%,医药创制将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心。”
李松结合自己的研究分析,目前中国新药开发瓶颈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研究和新药创制脱节,“基础研究注重的是为全人类创造积累知识,驱动是科学家的兴趣,成果表达的方式是第一时间发表研究论文。而新药创制注重的是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重大需求,成果表达方式主要是有专利权的新药和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近年来,我们基础研究进展很快,特别高质量论文发文量增长很快,但基础研究和新药创制之间的桥梁没有架起来。”
李松解析,这主要体现在药物先导物发现效率低、先导物没有进行充分结构优化等方面,“充分选择结构最好的、最适合成药的化合物,可以少走弯路。”
瓶颈的另一个方面,在李松看来,是技术,特别是Me-only的关键技术,“大家都面临很大的考核压力,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做底层的关键核心技术,其实我们可以抓住现有技术的缺陷,来做这种底层的核心技术。”
“我们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是脱节的,缺乏拥有Me-only底层核心技术的平台实验室,新药研发的核心驱动力是进行有价值的创新,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重大需求。”李松总结,目前我国新药创新的现状仍以Me-too、Me-better为主,且新药制约因素多,药物研究过程中核心缺陷是Linker不稳定,是脱靶产生毒性的主因,因此要设计新型me-only含稳定结构的创新linker,“所以我们需要产学研结合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