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皇帝屡屡夸奖并赏赐丞相,后者兴奋不已,门客却说:您有灭族之忧
时间:2019-11-02 15:44: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汉朝头号开国元勋,萧何跟汉高帝刘邦是老乡,年轻时喜欢钻研法律,对历代律令制度颇有研究,由此得到沛县县令的赏识,被提拔为主吏掾。作为县令的高级属官,主吏掾主管群吏进退、人事任免等工作,端的是位高权重。当时,刘邦还在做泗水亭长,无论是级别还是名望都远不及萧何。然而萧何并没有因此看不起刘邦,反而跟他结为好友,并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使其免于刑罚。
萧何与刘邦在微贱时关系要好
萧何之所以刻意结交刘邦,大概是觉得他脑子活、交际广、讲义气,做事多有过人之处,一旦让他尽情施展自己的能力,必将会干出一番大事业。正因如此,等到陈胜、吴广起事后不久,萧何便联合同僚曹参(时任沛县狱掾,亦是刘邦好友),共同推举刘邦为首领,在沛县起兵反秦,时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
刘邦起兵之初,依附于楚军统帅项梁,并尊奉楚怀王为名义上的主公。等到项梁兵败被杀后,刘邦又与其侄项羽有过一段并肩作战的日子。楚怀王为尽快完成灭秦大业,于是命刘邦、项羽兵分两路伐秦,并约定先入关灭秦者封王,结果刘邦率先进入咸阳,并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时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
在萧何的倾力辅佐下,刘邦成就帝业
按照约定,刘邦灭秦后本应在关中称王,但项羽却出于对他的警惕和厌恶,蛮横地将其赶往汉中、巴蜀之地,封他做汉王。刘邦对此虽然很不满,但慑于项羽的淫威,却又不敢不听命,只能乖乖地前往南郑就封。刘邦当上汉王后,任命萧何为丞相,时在汉元年(前206年)四月。然而,仅过了4个月时间,刘邦便趁着项羽率主力回归彭城的机会,率军重新攻占关中,历时4年的楚汉战争就此爆发。
早在刘邦“蜗居”南郑期间,萧何便向他推荐名将韩信,而正是凭借后者的军事才能,刘邦才得以战胜无比强大的项羽。除此之外,在整个战争期间,萧何辅佐太子刘盈镇守关中,除了肩负着稳定大后方的重任,还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兵力、粮草,为汉军战胜楚军,立下难以估量的大功劳。正因如此,等到刘邦封赏功臣时,便把萧何的功劳排在首位,册封他为酂侯,食邑多达万户。
韩信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最终却被灭族
汉朝创建后,国内局势依然不稳,刘邦为了消灭各支反叛势力、抵御匈奴的入侵,不得不多次领兵出征,而留守大后方的重任,自然又落到萧何头上。跟先前一样,萧何忠于职守,除了照旧为刘邦输送兵力、粮草外,还与吕后联手,及时逮捕了意图谋反的淮阴侯韩信,并将其灭族,由此为汉朝消除心腹大患,时在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
韩信被杀的消息传至前线后(此时刘邦正在讨伐叛将陈豨),刘邦欣慰不已,立刻下诏褒奖萧何,进拜他为相国,加封他的食邑,并给他派了一名都尉、五百名士兵做护卫。不仅如此,每当萧何派来的使者面见刘邦时,后者都会详细地询问相国在长安的表现,显示出异常的关心。但有一点很是蹊跷,那便是每当使者盛赞萧何爱民如子、广施善政时,刘邦都是默默地点头,却并不说一句话。
刘邦晚年对萧何颇为猜忌
皇帝的褒奖、赏赐,让萧何兴奋不已,为此经常在家中大宴宾朋以示庆祝,却丝毫没有体会到使者在皇帝面前盛赞他时,刘邦默不作声的深意。然而就在萧何沾沾自喜之际,一位门客却猜到了皇帝默不作声的深意,于是赶紧对相国说道:“大事不妙,君侯恐有灭族之忧!”萧何听后大惊失色,便赶紧向门客询问原因。
门客见萧何蒙在鼓里,便用“功高震主”的道理来点拨他,称在皇帝的眼中,相国越是在关中得民心,越是代表他包藏祸心,意在谋朝篡位。为今之计,萧何只能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通过贱价强买民间田宅等方式,自我污损名声,让关中百姓怨恨、控告自己,才能让皇帝改变对他的看法。而皇帝一旦相信萧何失去民心,便再不会把他视作威胁,萧氏家族自然可以保全(详情见《史记·卷五十三》)。
萧何通过自污的方式,躲过灭族之祸
听完门客的解释后,萧何如梦方醒,赶紧依计行事。果然,刘邦在获知相国桩桩“劣迹”,收到如雪片一般的控告信后,果然心中大喜,并就此消除对萧何的猜疑之心(“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引文同上)。数年后,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为帝,而萧何依旧担任相国职务。萧何辅佐汉惠帝2年时间,直到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才薨逝,终年65岁。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