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创业板十周年再出发

时间:2019-10-30 13:27: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董登新:创业板十周年再出发

十年前的今天,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爱尔眼科等28家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交易,这标志着创业板正式开板。十年之后的今天,创业板共有775家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超过20%;总市值为5.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超过10%。十年间,创业板IPO累计融资4000多亿元,再融资(含重组配套融资)累计3418亿元,二者合计约7500亿元;实施完成409单资产重组,涉及交易金额3783亿元。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创业板已形成了鲜明的板块特色与聚集效应。在775家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549家,占比达7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9家,占比接近60%。创业板公司过去十年的平均研发强度维持在5%左右,创业板高成长特征表现明显,2009年至2016年营收及净利润两项年均增速分别高达23%和15%,远高于同期其他A股板块公司的平均增速。目前,创业板已培育出了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强的企业,如迈瑞医疗、爱尔眼科、宁德时代、乐普医疗、智飞生物、东方财富、温氏股份等。

十周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创业板的十年,既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最快的十年,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对外开放最关键的十年。如果说,这十年是创业板生逢其时、“打基础”的十年,那么,下一个十年,将是创业板迎得更大发展机遇的“腾飞十年”。

创业板十年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以及NASDAQ财富效应的显现,世界各主要股市开始争先恐后地设立创业板。1999年11月,港交所正式推出创业板。2000年,以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陆续赴美在NASDAQ上市。2000年9月中联重科在深交所主板发行结束后,深交所暂停主板业务,打算全力筹建创业板,然而,由于受到NASDAQ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内地创业板一直没能推出,直至2004年6月,深交所变相推出了“中小企业板”(简称“中小板”)。阴差阳错,它竟然搭建了我国内地民营企业IPO的第一个专属舞台。尽管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的用友软件是我国首家A股IPO的民营企业,但真正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第一个IPO专属通道的是深交所中小板,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制度进步与创新。

十分可惜的是,总部设在深圳的腾讯,等不及深交所迟来的创业板。早在2004年6月,洽逢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的同时,腾讯控股选择在港交所主板IPO,当时发行价仅3.7港元,IPO募资只有区区15.55亿港元。2014年4月腾讯控股拆分股份:每1股分拆为5股,今天它已成为港交所第一高股价,最新收盘价300多港元,总市值超过3万亿港元,与上市首日市值69.75亿港元相比,15年间腾讯控股市值增长了400多倍!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只股票之一。只可惜,内地投资者无法与其一同成长并分享其成果。

在港交所创业板推出整整10年后,2009年10月深交所也推出创业板,从名称来看,其初衷应该是打算对标NASDAQ的。然而,由于A股市场的历史原因,深交所创业板在IPO标准设计及IPO审核模式上,却十分保守,它仍采用了主板的全套做法,尤其是在盈利及规模指标上设置了过高的门槛,再加上IPO实质性审核模式(核准制)周期长、排队成本高,使得大量创新企业被拒之门外,并有不少好公司被迫选择境外IPO。

2009~2010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共有37只,后因多家中概股遭到浑水等做空机构质疑,中概股赴美上市陷入低谷,股价普遍下跌。2011~2013年赴美上市中概股总计只有14只。

2014年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中概股境外IPO再次升温,2014年共有15只中概股在美国挂牌上市。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代码为BABA,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IPO募资约250亿美元,创下世界规模最大IPO募资记录。阿里巴巴上市首日开盘价为92.7美元,收盘报93.89美元,上涨38.07%,总市值2314亿美元。阿里巴巴上市首日就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已接近百度与腾讯之和,而在全球IT企业中,当天市值排名仅次于苹果、谷歌、微软。

截至2019年10月29日,阿里巴巴收盘价为178.68美元,市值为4538亿美元,排列美股第7位,仅次于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伯克希尔·哈撒韦。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正式公布,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企业赴港上市。新规则一改香港金融界奉为“圭臬”的“同股同权”,被市场人士视为25年来港交所意义最为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4月30日,港交所新的《上市规则》正式开始执行。

与此相反,2018年以来,内地A股IPO审核趋严,IPO过会率大幅下滑的影响下,大量内地企业再次掀起赴港、赴美上市热潮。2018年香港 218 家新上市企业中,来自于中国内地的共有 111 家,占当年香港新上市数量的 50.9%,其中,中国铁塔、美团点评和小米集团IPO募资分别为588亿港元、331亿港元和278亿港元。中国铁塔也成为了过往所有在香港上市的非银中资股中募资金额最高的公司。与此同时,2018年共有42家中国内地公司成功登陆美股市场,超过了2016年及2017年赴美上市公司总和。2019年前9个月已有23家内地中资企业赴美上市。

下一个十年,如何走得更好更快?

2019年,上交所“科创板+注册制”横空出世,改变了中国内地创新企业IPO生态。2019年6月13日,在第11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板仪式。7月22日上午9点半,伴随开市锣声的响起,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开始在上交所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这意味着中国版NASDAQ正式起航,也标志着中国版注册制正式开始落地实施。“科创板+注册制”创造了中国股市的多个第一,它是A股市场包容性改革与市场化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与跨越。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创新”一词在全文出现了139次。“纲要”明确指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文仅4000多字,“创新”一词就出现了28次。“意见”特别强调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

2019年8月,港交所发布2019~2021年三年战略规划,明确提出港交所定位:“立足中国、拥抱科技、连接全球”。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深交所创业板今天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过去的十年已经走过,下一个十年,如何走得更好更快?

深交所创业板应该抓住奥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契机,大胆改革,先行先试。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深交所创业板的重新定位。首先,创业板必须回归本源,坚定对标NASDAQ,这是创业板设立的初衷或初心。与此同时,还要与上交所科创板及港交所的创业板、创新板形成错位发展、差异化经营的格局。

目前,上交所科创板将估值10亿元作为创新企业IPO门槛,而港交所创业板则打算将IPO最低市值标准从1亿港元提高至1.5亿港元,同时将港交所主板IPO最低市值标准从2亿港元提高至5亿港元,在此基础上,港交所还打算增设创新板并分层为创新主板与创新初板。

那么,深交所创业板将自己置于何种地位?我建议,不妨将深交所创业板IPO重心放在估值2~10亿元之间,以中小创新企业为主体。因为真正的创新企业大多来自初创或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这应该成为深交所创业板的竞争优势与特色,因此,在IPO标准设定上,它应该比上交所科创板更包容、更加市场化。

其次,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及交易规则上,深交所可以借助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吸取港交所成功经验,完全可以大胆改革、大胆突破,其市场包容性可以超越科创板,不必完全模仿或复制科创板注册制的全套做法,比方,可以考虑取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取消新股申购的市值配售,进一步扩大创业板个股涨跌幅限制乃至取消涨跌停板制,实行创业板T+0回转交易等机制。此外,在退市制度上,创业板应该学习科创板的做法,废除“暂停上市”“恢复上市”“重新上市”的通道,让投资者学会主动“用脚投票”,让“一元退市法则”大放异彩,震慑垃圾股的赌壳、炒壳行为。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市场越包容,监管必须越严苛。在注册制条件下,信息披露监管是全部监管的关键和核心。证监会与证交所必须将全部的精力投放在信息披露监管上,一方面严查严打证券违法犯罪,维护市场三公原则;另一方面,通过创设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要让投资者学会依法违权索赔。

总之,创业板下一个十年发展的大门已经打开,而且是天时、地利、人和。深交所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很显然,创业板新一轮改革是深交所改革的重头戏,这也是新时代赋予创业板的重大历史使命。

(作者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养老与金融”微信

责编:任绍敏

上一篇: 冯绍峰最喜欢赵丽颖“洒脱”,经常会问她为...

下一篇: 浓眉40+20詹皇23分燃爆!浓眉带伤仍...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