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的“浙江模式”:社区慢病药扩充到将近700种
时间:2021-03-17 10:01: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健康时报记者徐婷婷 实习记者谭琪欣)“如果在社区拿药看病又便宜又方便,怎么还会想要到大医院去排队,”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的陈女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她患有高血压,老伴则脑梗缠身,但从去年签约家庭医生开始,俩人都不再到市医院复诊拿药,因为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复诊,在家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配药。
占地不足3亩的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以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冷清不同,候诊室人头攒动,拿药窗口井然有序。11月2日,健康时报记者从杭州市卫健委获悉,在杭州,194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有184家达到了国家基本标准,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其中之一。
资料图片,谭琪欣摄。
社区可用的药更多了
“三年前,我老伴在杭州市一医院确诊了脑梗,刚确诊的时候,我们每隔一星期就得跑老远到医院去复诊拿药,到大医院去人挤人真是不方便,儿女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老麻烦孩子也不好,后来稳定了一点,我们就直接在这里复诊拿药,”陈女士说。
随后,陈女士和老伴签约了社区家庭医生,俩人的健康档案全市联网,社区的医生从系统里可以直接查询到基础疾病、就诊情况和之前开具的处方记录,都一清二楚。
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斌锋告诉记者,该服务中心下辖15个社区,常住居民56880人,其中像陈女士和老伴这样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9286人。老年群体占比高,慢病的需求高,如何方便患者和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是社区医疗机构运行难以回避的问题。
“2016年以前,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大概只有280多种药,现在慢慢扩充到了将近700种,同时,根据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选择社区首诊的签约参保人员门诊医保起付门槛下降300元,” 周斌锋说。
2018年,杭州基层社区进一步推出慢性病连续处方,社区医生可为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16种慢性病患者提供最长不超过12周的长复方服务,同时还可提供第三方配送上门服务。今年截至目前为止,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具连续处方数46138张,陈女士及其老伴就是长处方受益者之一。
“我自己是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没有太大波动,都蛮稳定,现在只需要1-2个月到中心来一次复诊,医生一次性就能给开足1个月的药,不用老往医院跑,特别方便。”陈女士说。
“慢病长处方”安全性如何保证?
慢性患者拿药更方便了,但长处方的安全性如何保证?周斌锋告诉记者:“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长处方只针对16种慢性病签约患者,16种慢性病长处方分三级管理:家庭签约医生可以独立评估开展病种、依托慢性病联合门诊可以开展的病种以及受限业务能力无法开展的病种”。
此外,周斌锋透露,“疾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持续用药,社区慢病管理依从性好,也是能否开具长处方的主要评估要素。开具长处方后,续方期间,家庭医生会通过电话或微信定期回访患者了解病情变化以及进行健康指导。从患者提出需求,到用药,我们都全程监测。”
今年一月份,陈女士的老伴再次脑梗发作,康复之后腿脚不再利索,陈女士和老伴反而越感受到了家门口有个社区门诊的利好。“老伴做完手术之后至今的康复期间,不方便下楼,我们签约的家庭医生每个月上门来两三次,给他量血压,做简单的复诊,如果病情维持稳定,家里的药又没了,就给我们按照之前的处方下单,要不了两天,快递就送药上门了。”陈女士感叹,现在看病拿药跟收快递一样方便。
分级诊疗机制如何疏通?
“分级诊疗体系,是使医疗资源发挥最佳的效能的必经之路,但分级诊疗不是画饼充饥,要推动和落实分级诊疗,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分级诊疗的本质是什么?”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谢道溥告诉健康记者。
谢道溥认为,分级诊疗的本质是各级医疗机构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三甲医院已经变成超级医院,那么社区医院还能做什么?社区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网络的毛细血管,最大的优势应该是与患者的地理距离优势,地理上的接近一定能带来天然的心理上的接近,像慢性病管理,基层医疗机构不仅能做,而且能够做得比大医院更好。”
杭州卫健委官网数据显示,2019年市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215.88万人,人大代表票决2018年杭州市民生实事最满意项目,慢性病门诊医疗保障位列第二。
“机制的铺设只是第一步,从大医院大专家大药房,回流到社区,患者的诊疗习惯也要逐步培养,这是一个信任再造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即使是杭州,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么多年的观察看来,有更多的人正在慢慢地回到我们基层来。”杭州市余杭区卫健局局长陆永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