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国维遗言“只欠一死”,也不讲理由,他投湖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时间:2019-11-13 09:53: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927年6月2日,端午节前夕,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大儒,清华国学院教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的昆明湖,亲手结束了自己年仅50岁的生命,举世为之震惊。
(王国维画像)
王国维的死,异常的平静,就像赶赴一个老友的约会般稀松平常。他甚至毫无征兆地独自走出了清华校门,雇车来到了颐和园门前,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点燃了一只香烟“临流独立”。待烟尽人稀之时,终身一跃,投入了鱼藻轩中。
恰逢一位园丁在此打理花草树木,听闻落水声,吆喝几个人前来施救。但还是没能挽留住王国维的生命。短短几分钟,一代学者,就用这种极端而残忍的方式,殒身湖底,留给人们太多的疑虑和惊叹。
王国维投湖自尽前,曾留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关于王国维的死因,近百年来一直纷纷扰扰,主要集中在“殉清说”“逼债说”“惊惧说”“文化殉节说”等等。这些说法中,最靠谱的是以下两点。
(辛亥革命)
其一,殉清之说。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王国维是典型的清朝遗老,他对清朝有着深厚的感情。
王国维15岁时就参加了海宁州的岁试,以第二十一名的成绩,成为一名“秀才”,后屡次参加府试不第。
1907年,经好友罗振玉引荐,王国维受到清朝军机大臣荣庆的赏识,被任命为图书编译局编译,受命在学部总务司行走。这是王国维第一次与清廷发生直接的联系。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王国维和罗振玉一道,欲“效死清室”,留起了长辫,随后东渡日本并定居四年。1916年回国后寓居上海,曾做过编辑和大学教授,期间和在沪清朝遗老过从甚密。他在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时说:“辛亥以来,侨居沪上,冰霜之节,岁寒弥厉。”
1923年,王国维接受清逊帝溥仪的征召,充任“南书房行走”,恩准“在紫禁城骑马”,王国维对此深感“异遇”。
由此可知,王国维在思想深处是对清王朝有感情的,是一个标准的清朝遗老。就连他的女儿对此也承认:“他与宣统帝既有君臣之名,复有师生之谊,故对清室怀念,自在情理之中。”
1924年11月,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作为溥仪的臣子,王国维无能为力,只好对溥仪不离不弃,追随左右,随车驾出宫。
其后,王国维欲行“主辱臣死”之义,曾数度“欲自沉神武门御河”,因家人严密监视而作罢。在溥仪迁居天津后,王国维还屡次赴津觐见溥仪。
1927年,当北伐军在和奉军的战斗中节节胜利,兵指天津时,王国维更是对溥仪的安危牵肠挂肚,也对自身的命运甚为担忧。
再加上清朝遗老叶德辉被杀,梁启超避走日本的传闻等因素叠加,对王国维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阴影,使他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就此成为了他自沉的导火索。
(溥仪画像)
其二,和好友罗振玉关系破裂。
王国维和罗振宇不但是志同道合的好友,罗振玉还是王国维经济上的唯一支柱。
由于王国维幼时丧母,父亲又常年不在身边,直到11岁时父子才团聚。这样的处境,养成了王国维忧郁内向,沉默寡言的性格。王国维曾自我评价“性复忧郁”,罗振玉也说他“简默不露圭角”。
这样的性格,虽然让王国维在学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让他在生活中不善经营,经济上常常需要罗振玉的扶持和帮助。尤其是在两家人侨居日本后,罗振玉不但在学术研究上给予了王国维鼎力支持,还在经济上对他倾囊相助,这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于是,王国维的长子娶了罗振玉的女儿,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
后来,王国维的长子王潜明不幸染病去世,王国维承受了中年丧子的巨大悲痛。但打击接踵而来,就在王国维刚刚为儿子料理完丧事后,罗振玉居然差人接走了女儿,回到天津娘家居住。这对王国维来说,无异于颜面扫地。
后来,王国维干脆把儿子的抚养费悉数寄给了罗振玉,但罗振玉就是不收。发展到后来,王国维在气愤难平之下,把罗振玉写给他的信件悉数焚毁了,以示断交。
正是失去了罗振玉这位挚友,当王国维在1927年,再次打算东渡日本时,他发现身边居然已经没有一个可以真正依靠的人,这让他心灰意冷,甚至走投无路。加上不久前的丧子之痛,王国维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悲观。
终于,内外交困、不堪重负、从小就“性复忧郁”而又不苟言笑的王国维选择了自行了断,将自己沉入了颐和园的昆明湖底。
由是,他临终时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参考资料:《追忆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