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杯”倒计时4天!平凡的梦想,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时间:2019-11-12 00:30: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振兴杯”倒计时4天!
王赟:无私传授一技之长
为你们插上成长翅膀
黑色T恤、蓝色牛仔裤、
清爽的发型、一副黑框眼镜,
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中心,
一个面容清秀的小伙子正在数控机床前操作,
旁边有两个人正站在身旁操作电脑,
你一定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学生。
其实,
这个1985年出生的小伙子已经是高级技师,
拿过省内多项技能大奖,
并且还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
他正在给两位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杭汽轮)
员工当“指导教练”,
参加接下来的浙江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他的名字叫王赟。
数控铣床,
王赟可以说是“专家”,
从2005年就开始跟数控打交道,
算一算有14个年头了。
“当时大学报名,
也不知道数控是什么,
只知道专业比较靠前就报了。”
他大学是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
大学第一年,
他对专业还很模糊,
到了第二年,
有了画图、编程、制作模具等课程,
逐渐有了兴趣,
“有点像小时候拆卸玩具的感觉,觉得挺好玩的。”
他说,在大学期间,
考出了数控机床的高级工职称。
他为了挑战自己,
大学实习期去人才市场试水,
没想到面试进了兆华机械,
后来这家企业也成了校企合作的成员之一。
“学校里的图纸比较单一,
企业里可以学习到更多东西,
我想锻炼一下自己。”
他在师傅的带领下,
接触了很多之前没碰到过的材质,
比如塑料、生铁、钢铁,
这让他对机械操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对材料的运用更成熟。
2008年7月一毕业,
他进了杭汽轮,一待就是11年。
在企业里,大家都叫他“点子王”,
“企业每个月要开展精益生产推广活动,
每个小组要交2个创意‘功夫’,
也就是点子。”
他第一次一下子交了6个点子,
全都获奖了,
之后每次点子也都会获奖,
并且被企业采纳运用。
这些点子,跟他平时下的苦功分不开。
他说,工作的时候每天记笔记,
记下某个工序需要调整、某个设备可以改进。
他举了个例子,
数控铣床需要使用到很多刀具,
频繁使用之后刀具的规格标号都会有磨损,
每次找相应刀具要耽误很多时间,
他想了个办法,
设计了一张标准刀具尺寸的表,
标明了直径、规格,
只要跟表格一比对,就能快速找到刀具。
生产产品过程中,
他坚守的是0.02毫米,
“做流水线产品,对精度要求高,
我们的误差要在0.02毫米之内,
这个数据说得通俗点,
就是三分之一的头发丝。”
他说,这样的误差,
用肉眼根本看不出,
全靠一次次生产制作过程中积累经验,
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差距。
为了拼这0.02毫米,
他从2008年进企业至今,
一直为之奋斗。
他花了11年时间,
从一名普通车床的工人到高级技师,
参加大小比赛,2012年获得浙江省技术能手;
2016年取得数控铣工高级技师证书;
2017年获得浙江省首席技师、
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金蓝领、
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同时,还利用双休日时间进行本科学习。
2017年,他还与临平职业高级中学合作
成立了浙江省王赟数控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今年4月,他来到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下定决心做一名教师,
“我学了那么多年,
想把一技之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一点红不算红,一片红才算红,
希望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能够对社会和国家做出一点点贡献。”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他坦言做老师跟企业不一样,
“在课堂上传授经验,
既要与时俱进,又要通俗易懂。”
这几天,他自己在学习实训课程,
等开学了,打算给学生们上一堂干货满满的课。
薛城:站更高的台阶
看更远的远方
个人名片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获2019年浙江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比赛电工(维修电工)赛项一等奖。
10月30日早上7点,
薛城已经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友嘉机电学院,
开始了电工项目的训练。
当天是他在浙江省集训队训练的第三天。
时间安排依旧是早上7点到晚上九十点。
“训练强度跟在杭州市集训队的差不多。”
薛城揉了下眼睛,云淡风轻地说道。
“中午会眯上20来分钟。”他补充道。
平头、方形黑框眼镜,
这位来自嘉兴的男孩,
初见时就给人一种内向严肃的感觉,
但是说到刚刚过去的省赛
和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振兴杯”学生组决赛,
他立马眉头一挑,兴奋了起来:
“当天晚上我本来睡着了,
半夜两三点醒来一看手机,
知道自己获奖了,
特别惊喜,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希望国赛也能拿到好成绩。”
多练习,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为何选择电工?知道电工这个专业很辛苦吗?”
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
这位1999年出生的男孩,脱口而出一句感慨:
“知道很辛苦,没想到这么辛苦!”
薛城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他告诉记者,
当初选择大学专业时,
就是觉得这个专业今后好就业,
工作比较稳定。
“比想象中难,要学的东西很多。”
不过辛苦归辛苦,
薛城还是挺喜欢现在的专业,
特别是这次能有机会参加国赛,
让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参加比赛,就是一次一次地挑战自己
听薛城介绍,
电工比赛分3个模块进行,要用到4套设备,
其中PLC编程考试时长90分钟,
机器人考试120分钟,排故50分钟。
“比赛的时候就是,
老师告诉你要完成什么任务,
然后你要写程序,
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它。”
他说,“比如让这个机器人搬盒子,
你得先输入程序,
然后它就会根据这个程序自己‘跑’。”
回忆起省赛的经历,
薛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刚开始觉得,1个小时根本接不完!”
薛城说的接线,就是50分钟的排故。
省赛开赛前约一个月,
他刚接到样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懵”:
“这么短的时间要接完80根线,
比市赛多了很多,要求严格了不少。”
不过这原来想着“不可能”的事,
最后还是被薛城变“可能”了。
“当然是想办法,多练习。”
经过杭州市集训队一天天从早到晚的练习,
薛城把接线图背得滚瓜烂熟,
在老师的指导下和自己一次次的探索中,
他也找到了加快接线速度的小窍门,
最终,在省赛中完美地完成了排故任务。
站更高的台阶,看更远的远方
对于即将到来的“振兴杯”全国学生组决赛,
薛城自称压力挺大。
“不过只要尽自己所能付出努力了,
比赛时正常发挥,应该会有好的收获。”
当聊到自己的职业规划、梦想时,
薛城摸了下自己的头,停顿了下,
“最近一心扑在国赛上,好久没想了。
不过以前考虑过,想当工程师。”
薛城说,大三毕业后,
他应该会选择继续学习深造,
让自己在技术方面更上一层楼。
“杭州城市挺不错,也有考虑留在杭州。”
薛城说,平时老师在讲课的时候,
也会经常说起杭州的一些人才政策,
说明杭州对职业技能人才这块非常重视,
在这里上学、工作都会很幸福。
来源 | 青春杭州、青春江干
编辑 |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