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解题!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参赛指南来了
时间:2019-11-10 12:56: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19年10月29日起,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正式面向全社会招募,十天以来,主办方陆续收到来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青年创作者的电话咨询。
据悉,截止目前,通过全国保利院线、社会媒体以及部分专业院校的广泛传播,关于活动的话题阅读量已达上千万人次。面对青年创作者的热情,近日活动组委会成员也写下孵化工程的目标,并针对比赛规则答疑解惑,希望以此给与首届参赛者鼓励和更多的帮助。
孵化工程的目标:寻找好故事,引领和帮助青年戏剧人才
剧院经营不是保利院线最终目的,内容建设才是“硬指标”。近年来“精品剧目+全国院线巡演”的演出模式让我们将更多本土精品引领到国际院线,将更多国外经典引进到中国舞台。打造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是保利院线对于内容建设的“不忘初心”。我们衷心地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更多的青年戏剧人才提供更权威的展示平台甚至引导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戏剧创作之中。我们将发挥好全球最大剧院院线的渠道、内容、营销产业链优势,引领和帮助青年戏剧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戏剧的全球认同感与感召力。
——郭文鹏
郭文鹏,孵化工程总制作人;北京保利剧院有限管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曾经有人采访,问我:哪些东西、什么样的事儿让你想写?我一时回答不出,后来脑子里冒出两个字:困惑。令我感觉困惑、想寻找答案的感觉吸引我写戏。人,生活,人生,从来不是清清楚楚的,困惑、歧义、不可知、失控随处可见。写剧本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寻找、发现的过程,一个对自己不断发问,不断质疑的过程。写作是在向答案靠近,一刻不停地靠近。这正是写戏的魅力。
——万方
万方,孵化工程文学顾问,著名剧作家。
我们需要的剧本就是一个故事,故事的题材不是散文、不是小说,而是用剧本的方式把你心中想告诉大家的故事写出来。它可以关乎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是你的真情实感,是你自己对生活最诚挚的判断和态度。不需要过分关注写作的技巧和技术,只要你有着真实的故事,相信就能在评选中脱颖而出。
——王可然
王可然,孵化工程制作人、监制;著名戏剧制作人、央华戏剧首席制作人。
创刊16年来,新京报一直以记录并推动戏剧行业发展为己任。戏剧市场蓬勃发展,作品类型单一、人才青黄不接等现象却日趋严重,戏剧界急需新力量破局。我们参与“孵化工程”,就是为了向专注戏剧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全新全面的平台,打通创作、研发、制作、演出、宣传、政府扶持等环节,寻找能够为当下社会发声的现实主义创作者,并通过专业运营打造出市场口碑双赢的当代经典作品。新京报愿意为优秀青年戏剧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宣传空间与资源整合模式,向影视文化界推介未来的曹禺、焦菊隐。
所以关于这次的征集,我想对年轻朋友们说:好演技不在综艺里,在舞台上;好作品不在屏幕前,在生活中。戏剧与新闻一样,都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不表现这个时代,那么未来的历史必将模糊不堪、真假难辨。我们提倡的“现实主义”不是美学风格,而是原创的出发点,来自你来自我来自他,来自对当下真实生活的反映。期待孵化计划能制作出戏剧版的《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
——金秋
金秋,孵化工程监制、终审评委;新京报编委。
我希望读到和导演的作品首先是“真实的”,这个真实并不一定是指真人真事,而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诚实”;其次是“有趣的”,不但有有趣的时空,有趣的故事,更要有有趣的灵魂;再则就是“有味道的”,要么“甜蜜”,要么“苦涩”,要么“辛辣”,要么“酸楚”,要么“五味杂陈”。最后,我希望还能闻到作品的“气味”,只要不是“酸腐”和“恶臭”,我大概都愿意尝试和接受。
孵化活动的意义,我个人以为是鼓励那些对这个世界有感受,有观察,有表达欲望的人通过戏剧的方式坦诚地,隐晦地、犀利地或者慈悲地讲述人与自我,人与环境,人与他人以及人与世界的故事。只要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爱讲故事,会讲故事,有人爱听你讲故事的人,就请大胆地写出你的“故事”。我会端好小板凳,坐等你的“好故事”。
——周可
周可,孵化剧目总导演、终审评委;知名话剧、音乐剧、影视导演。
解题:真情实感的故事,不过分关注技巧
从组委会成员写下的本次孵化工程的目标可以看出,此次孵化工程将为戏剧创作人才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展示机会。组委会将全力整合保利剧院的院线功能、央华戏剧的制作功能、新京报的推广功能,还有行业大咖的专业加持,给予入选作品在戏剧编、导、演、市场运营、衍生等戏剧产业链全域化的扶持。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作品才会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创作者在创作阶段又要规避哪些毙稿风险?未来孵化阶段又会如何呈现入选作品?请各位拿好小板凳,以下组委会提供的解题干货请认真阅读!
问题:为什么设置了这样三个命题?
解题:作品是否寄托和反映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本次孵化工程征集剧本的重要参考标准。几位专家表示,正是基于对创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希望,设置了本次孵化工程剧本征集的三个命题。“我好吗?”“在温暖的日子里”“来一盘时光,免辣”都能够激发创作者,尤其是新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同时具有思想和情感的广度。这样的三个命题也从不同角度给创作者启发,让创作者更清楚自己的创作方向。然而归根结底,三个命题都希望激发出创作者对生活最诚挚的判断和态度,并不过分强调创作的技术和技巧。同时,因为三个命题最终会分别成为三个孵化剧目的剧名,在剧目最终被搬上舞台后,也更容易使观众获得情感的共鸣。
问题:如何解读这三个命题?
解题:
/我好吗?
这三个字,不管抛向别人还是留给自己,都带着几分心虚。这也许不是一个问题,更像是一种状态。一生之中,我们问过很多次“你好吗”,偶尔也会问“Ta好吗”,但,“我好吗”这三个字,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说出口,却又在心里问了千遍万遍。到底是世界不好还是我不好?是别人不好还是我不好?好的标准是什么?这标准是谁制订的?如果由我说了算,坏的会不会变成好的?这件事不能细想,想多了,就成了“我是谁”这种终极大问。大多数时候,我们被生活裹挟,不好不坏地活着,隐隐渴望着别人的认可。你敢不敢停下来,深吸一口气,认真地问一声:“我好吗?”
/在温暖的日子里
本命题的出发点是希望给年轻的创作者一个清晰的创作思路,希望他们写出拥抱灵魂温度的作品,这也与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有关。鼓励有温暖感的创作,也是孵化工程从主流价值观出发,对青年创作者进行的引导。因为戏剧主流的创作方向和核心,就是要温暖当下观众的灵魂,创作感人至深、真情实感的作品。
/来一盘时光,免辣
这是给年轻的创作者一个“思想飞扬”的机会,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创作能力和才华,但也提醒年轻的创作者,要时刻关注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
问题:为什么要求创作现实主义作品?
解题:创作现实主义作品,是本次孵化工程对于参赛者的重要要求。因为现实主义的戏剧作品有着更广大的市场性,也是广大观众可以接受的。同时,现实主义作品是创作的基础,对于现实主义作品创作能力的考察也最容易发现和培养人才。
问题:20分钟的短剧有机会成为独立作品吗?
解题:20分钟的短剧作品同样有着被孵化成完整的大剧场戏剧作品的机会,但并非是本次孵化工程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20分钟的作品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本次孵化工程希望在平稳的戏剧机制环境下,给予新参与创作人群更大的机会。孵化工程制作人、监制王可然强调:“评委主要通过参赛者提交的短剧剧本判断创作者的创作能力,但如果作品足够好,当然有机会被孵化成完整的戏剧作品。如果你是一个很成熟的编剧,这样的考察方式可能略有不公,请你海涵。”
问题:如果我的朋友或团队希望执导,可以报名吗?
解题:我们非常欢迎剧本创作者导演本人作品,或由创作者邀请自己有导演才华的小伙伴组成团队参加本次孵化工程的征集。你可以在邮件中注明有导演投递作品的意向,或你团队的某一位成员希望导演本作品。在11月27日我们公布入围作品时,会和各位参赛选手进行确认入围作品编剧和导演的人选情况。有导演意愿的选手需准备500字以内的导演阐述,在2019年12月5日的终评环节进行阐述。但需要注意的是,组委会只承担团队中一位成员12月3日-6日在北京的住宿费用。
以上经过组委会专家的说明和解释,相信各位创作者都更加了解本次孵化工程的各项情况。距离11月22日的截稿日期还有十多天,希望各位创作者继续加油,也祝愿你的作品会在不久的将来登上梦寐以求的舞台!
如果你仍有疑问,可拨打本次孵化工程两位联系人的电话:张伯伦 18530830317、马宏晗15313203516,我们将为你进一步解惑答疑。
由保利、央华戏剧、新京报、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优秀传统话剧艺术传承基地、朗昆文化、北京文艺广播联合主办的首届“戏剧未来力量——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从2019年10月29日起面向全社会招募。该孵化工程旨在为中国未来的文化戏剧行业、文化戏剧市场发掘人才和注入新能量,寻找并扶植优秀的青年戏剧人,为其提供戏剧创作机会和作品推广平台。
从2019年10月29日起至11月22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接受15-45周岁之间(含45岁)的戏剧人或团体报名,招募方向为青年编、导型人才,届时将以命题创作的方式结合由业内戏剧界、艺术高校等专家组成的评委团评选,发掘和培育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并在制作、推广和舞台呈现上实现对青年戏剧创作人才作品的孵化。此次甄选出的优秀编、导作品,将在2020年制作成成熟的舞台剧,并在全国60家以上的剧院进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