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藏公路全程记录:在空气稀薄处,你感受到的不只是风景
时间:2019-11-09 15:57: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289 篇 原 创 主 文-
手绘地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新藏公路,位于中国的最西部,北起新疆叶城县的零公里石碑,南至西藏拉孜县的2140公里石碑,国道编号G219,始建于建国后的1956年-1958年,在新疆段的高山地区修建这条路十分艰难,当时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只能靠人海战术,在高原用简单的人工铲出一条便道。
2005年的新藏线,摄影@VIP会员·李观云
许多年来,有无数的人走过新藏公路。2013年以前,新藏公路大多为砂石路面,比较难走,又因处于高海拔地区,所以被称之为“死亡公路”。
如今,尽管路已经很好走,但走向世界屋脊的路上,海拔依旧超高,空气依旧稀薄。
去年秋天,害怕高反的老前辈大树终于下决心亲自探视传说中的新藏公路,开一台老车桑塔纳,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
我们不妨从他的视角看看在空气稀薄处,有怎样的收获?
一、新藏公路的战略意义
自古以来,新疆和西藏是隔离的两个地区,没有什么商业贸易往来,也没有民族间的交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昆仑山脉的高原地区,人类几乎无法在此生存,没有自然资源可以利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氧含量极低,直至目前,很多地方仍然是无人区。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西域突厥,历史上多次强悍地西进内地,抢占地盘、骚扰商贸,但却从未越过昆仑山脉,进入西藏地区,他们也知道,那个地方只适合已经适应了高原低氧的藏人,突厥人进去也活不下来。
而中国历代王朝包括民国政府,对这个地区都很放纵,毕竟天高皇帝远,只象征性地派一些地方官员,其实还是当地的自治管理。也正因此,造成了18-19世纪原属于中国领土的新疆西部大片土地丢失。(比如现在属于乌兹别克的浩罕王国,以前归属于中国领土的自治王国)
浩罕汗皇宫遗迹,摄影@维基百科·Doron
二次大战结束以后,中国仍处于战争状态,已经定国的印度趁机四处大捞好处,他们派出军队,爬上喜马拉雅山山脉,抢占了大片的西藏控制的土地。
很多原属于西藏管理的地盘,目前仍在印度的控制之下,比如克什米尔地区,但我们政府并没有承认已经被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属于印度。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解放以后,随着新疆和西藏的实际控制权回归中央,为了加强两地的交流联系,修建连接两地的公路也提上了日程...同时,也极大地遏制了印度的扩张。
这就是新藏公路的战略意义。
长距离的下山盘旋段
而有了这条公路,中国可以迅速地投放军队,从喜马拉雅山自上而下,一马平川,对印度首都形成极大的威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藏公路的修建,极大地导致了印度对中国的敌视,遏制了印度对青藏高原的窥视以及贪婪,这也是1962年中印战争的一个主要原因。
好了,这么一条重要、十分有战略意义、世界上海拔最高、人烟稀少的公路,是不是对一个旅行者而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疆叶城,新藏公里零公里处
二、库地达坂
和独库公路相似的是,从叶城出发进入新藏公路段,海拔急剧上升,180公里后,抵达第一个山口库地达坂时,海拔为3150米,库地达坂也称为“阿卡孜达坂”,维语的意思是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可见其险恶。
@会员·渔歌子
在翻越库地达坂前的库地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站,从这里开始检查边境通行证,也要把车里的东西粗略看一下,毕竟,从这里开始进入边境地区了。
达坂山口遇到一个骑行者,估计他不久后就要怀疑人生,选择搭车走了吧。
需要说明的是,从库地检查站开始,路面已经不是平整的柏油路面,大多是翻浆路、砂石路和被塌方砸坏的路面(作者于2018年秋季走)...
可见尽管大多数人都说新藏公路好走了,但其实依然受季节影响,此外,山陡路急,有大量的急弯、陡坡。
在这路段,经常遇到军车车队,必须躲到路边让行,仍然有大路段的维修,被堵了大概2个小时...
按照从叶城到西藏拉萨全程2500公里计算,我的初步计划是用4天抵达。(第一天到三十里营房或大红柳滩,第二天到阿里,第三天到西藏萨嘎县,第四天到拉萨,按平均每天600公里计算)
但实际情况是,行驶速度根本无法保证,新疆段限速严重,在库地县检查站,给我车上贴了个告示,说不能丢——如果在后面检查发现不见了,还要回头重新贴,这可够吓人的,如果这张纸在高原低氧的地方被风吹走了,那还不得再跑回库地?
就是这张告示上面说新藏线全段车速不能超过20公里/每小时。
达坂一个接着一个翻越,海拔越来越高,本想着头也会越来越疼,可几乎没有什么反应,除了在每个达坂口,下车拍照步行时喘气重一些外,没有任何的高原反应!(后来一想,也许是多年的跑步,扩大了肺活量,身体储存了大量的含氧?)
原计划第一天到大红柳滩住宿,结果沿途检查站太多,还被堵了2个小时,到三十里营房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三、三十里营房
早上从叶城出发,走到三十里营房366公里,我用海拔仪测了一下大概是3700米。
三十里营房位于昆仑山脉的西侧,清朝时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就在此位置设立了边防哨所,那个时候没有公路,全靠牲畜的驼拉才能把给养物资运到此处,条件异常艰苦,后来因为西段太难走,就把哨所东移了30里,以此得名。
三十里营房,图@豹哥
解放后,解放军接管三十里营房哨所,当时守军的还是国民党的部队,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换防,也没有物资补给,全靠意志力守了下来,当看到解放军部队的时候,众人涌出,大叫:你们怎么才来,还换了新装?
当然,这是一个段子,因为解放初期,在新疆边境的很多地方,都陆续地被解放军接管,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哨所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走过的伊尔克什坦,当地人也有这样的说法。
三十里营房边检不许带刀具,图@豹哥
现在的三十里营房,仍然有部队把守,而且是重兵把守,具体多少配置就不能说了。因为从这里往西,印度人也爬上了昆仑山脉,占据了一些地盘。
四、死人沟
在到达三十里营房前,要经过麻扎达坂,这是新藏公路上令人生畏的地方,俗称“死人沟”。
麻扎达坂,也叫赛力克达坂,海拔4969米,是新藏线最长的达坂,当地人有句话说“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意思是这一段路直上直下,异常险峻。
在新藏公路修缮之前,很多人走到这里,因为高海拔缺氧的原因,直接就“挂”在这个地方,同伴或路人也没能力把尸体运送下去,直接从山顶扔下山沟,所以后人称麻扎达坂叫死人沟了。
麻扎达坂下来后,看到不少事故车,这个地方车一旦出了故障或事故,基本都扔路边不要了,司机们摘下车牌回去报备一下就完了。因为这个地方要想修车或救援出去,成本恐怕比车价还高了。
从麻扎达坂往下走的路。急弯多,坡陡
PS.三十里营房沿公路两侧,有不少住的地方,也可以吃饭,有加油站,要注意的是,必须在这里把油加满,因为再往前走,大红柳滩不一定有油,下一个能加到油的地方,就是西藏阿里地区了。
可口可乐是个好东西,平时不怎么喝,但只要出去旅行,车里一定备上,这玩意提神,在高原上特别有用,因为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速度,降低高原反应带来的痛苦。
五、阿克赛钦
从三十里营房北部开始,一直到西藏北部阿里地区,有一块非常重要的位置,就是阿克赛钦地区,新藏公路正好是从阿克赛钦地区的核心地区通过,所以我们不得不仔细了解一下阿克赛钦。
阿克赛钦地区从新疆和田东南部开始,到西藏北部阿里地区结束,位于昆仑山脉高原地带,总面积大约4万3千平方公里。
这个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多数地方没有人居住,但历史上基本是藏人游荡于此,按中国惯用的说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土地。
喀拉喀什河(墨玉河)自阿克赛钦河源流经昆仑山脉,图@维基百科
在19世纪前,阿克赛钦地区确实没什么实际边境线存在,那个时候,印度国还不知道在哪里,巴基斯坦根本就不存在,大中国地区虽然几经兴衰,但国界变化不大,西藏自治管理小日子过得也不错,没人去关心阿克赛钦的归属,只是藏人游荡在此生活,当然就认为是属于西藏管理的地盘了。
但是时间发展到19世纪,有一个国家从南亚次大陆介入到了中亚地区,而且伸手到了中国,其势力之大,在整个18-20世纪初,世界都深受他们的影响——你猜到了吗,这个国家就是英国。
虎门销烟
英国人经过工业革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舰队,立于世界之巅,大批的英国人走向世界各地,这些人富有探险精神,思维进步。
在后清时期,大中国实力逐渐衰败,有一个叫约翰逊的英国人,带着勘测队,从印度北上,走到了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自主地勘测画出了一条边境,把原属于西藏管理的大片土地,划归了当时的英属殖民地印度,这片土地,就包括阿克赛钦,以及喜马拉雅山南侧的拉达克地区,这就是所谓的“约翰逊线”。
拉达克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而另一个英国人麦克马洪,在印度的东北部,也率领了一只勘测队伍,在喜马拉雅山东部西藏山南地区画出了一条边境线,这就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所以,印度人总傻傻地认为“约翰逊线”和“麦克马洪线”是中国和印度的边境,而不认同“自古以来”的说法。
清朝政府虽然衰败,但丢领土的事是绝对不会干的,从没承认过英国人画的“约翰逊线”和“麦克马洪线”。
六、康西瓦达坂
茫茫雪山、戈壁高原,没有任何生机可言,空气稀薄,三十里营房过后,海拔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早上很冷,路上车也很少,只有零星的货车,沿途更是没有人家居住,可见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之恶劣。
出三十里营房大概80公里,来到一个著名的达坂。
康西瓦,是阿克赛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这地方有个烈士陵园,埋葬着1962年中印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将士,但很可惜,我没有找到,据说要下公路拐进去2公里,遗憾!
康西瓦,维语是有矿的地方,上图这个位置距离西边的中印边境只有100公里的样子,康西瓦的重要性在于,从这里往东北有一条便道,可以通到和田的皮山县,那么如果从叶城过来的新藏公路中断的话,可以从皮山插进康西瓦,无论是军队还是民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七、奇台达坂
过了著名的康西瓦达坂,下一个就是非常漫长的奇台达坂。
奇台达坂海拔5170米,这个地方的险恶是海拔高,而且有野兽,我在三十里营房听客栈的老板说,2017年有个骑行者在奇台达坂被狼吃了...所以我拍完照片后赶紧上车下山。
八、阿克赛钦盆地
从奇台达坂下来,也就是阿克赛钦的核心地区:阿克赛钦盆地了,我的左侧大概20公里的地方,就是著名的阿克赛钦湖,据说非常美丽,可惜没有路能进去。
阿克赛钦盆地,真的就像悬挂在半空中一样,远方的雪山,湛蓝的天空和坐在飞机上看天一样。
因为空气含量极低,所以四周异常安静,只能听见发动机轻盈的呼叫声,阳光刺裂,时间仿佛停止,一个人一辆车,在这悬挂在半空中的高原上,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高原上的阿克赛钦盆地,亮丽看左侧,那一道白色的痕迹就是我要走过去的路。
这个地区属于典型的无人区,高原植被都是经过几千年形成的,雪山和天空映照在不大的湖面上,倍受诱惑的我停下车,拍下这难得一见的景象。
茫茫几百公里,都是这样的路,也没人查限速了,想怎么跑就怎么跑吧~这就是著名的阿克赛钦,这就是最经典的新藏公路,这就是挂在半空中、连续海拔5000米以上的新藏公路,这就是最令人心醉的旅行,自由、毫无拘束!
这种感觉很特别,茫茫四周,你看不到一点生机,仿佛世界只你一个人,置身于此,不会心存一点杂念,人间的一切美好都油然而生,你会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在脑后,只想着,我要尽情地享受这独有的一切。
阿克赛钦,曾经在书籍和资料中无数次相遇的地方,如今,我用车辙,奔跑在你的怀里,仿佛在梦中...
“天上阿里”,西藏到了,这是我近20年来的第二次进藏。
九、界山达坂
过了新疆-西藏界线不远,再翻一座山就是界山达坂。海拔5347米,曾经说是新藏线最高的达坂,后来被下一座达坂超过了。
出个镜,是真的冷!
十、红土达坂
红土达坂到了,这才是新藏公路的最高点,海拔5380米,好像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点,没仔细去考证过。
仍然没什么高原反应,只是下走路的时候要大口喘气,这个地方的氧气含量大概只有内地的30%左右,空气稀薄,没有什么动物能长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这就是著名的悬在半空中的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侧。
重重叠叠的山峦,能见度极高,远处的山都在几十公里开外,他们的高度都在海拔6500米以上。
在新藏公路两侧你能看到很多竖着的铁管子,知道是干嘛用的吗?
这是一种抽成真空的特制传热导金属管,俗称“热管”。在低温高原地带,修建公路十分困难,因为温度变化较大,路基都是修筑在冻土层之上。
这些热管的作用就是可以利用热的传导作用,均衡地基的温度,气温高的时候,通过热管把热量散发出去,冻土不至于化解,而气温低的时候,又可以吸附热量进入地面。这样,始终保持地基的温度平衡,不至于大面塌陷。
在青藏铁路的高原地带,也利用了此类技术。
十一、坑爹的限速
在进入西藏境内后,有一个著名的哨卡,名字忘记叫什么了,检查比较严格,翻了我的后备箱,收走了我一个气罐...
在这海拔接近5000的地方,人家也不容易,不要和他们较真,一个每天都在这么恶劣条件下工作的人,尊重他们是最大的支持。
检查站对面的废弃老检查站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淹了。
进入西藏后,也开始限速了,在上面的检查站领了限速条,一直到阿里的狮泉河,都要限速行驶,算了一下好像是每小时40公里,这么高的海拔,也没车,还不让开快,真是要了人命!
所以,当我走到班公错的时候,就停在班公错某个平台上,煮面条,吃饱喝足,才继续往狮泉河走。
十二、狮泉河,阿里
从三十里营房到狮泉河,一共700公里,从早上9点的样子开到晚上10点。
阿里很有意思,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行政区域,虽然千百年来都是藏人活动在这个地方,可是你现在去阿里的话,出现的几乎都是四川人,开饭店、做生意、开出租车、修车、加油站...
四川老板开的汽车修理店
太多的四川人,他们适应能力极强,在这个海拔4千多米的地方,居住多年,有的是全家老少都定居在这个地方了,我看要不了多少年,阿里要成四川的一个飞地县了。
藏民呢?他们还大多在野外的营地里,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野外自由啊,无拘无束,怎么都行,有一种传说是藏人为什么穿那么大的袍子,是因为他们方便的时候很方便,这次我还真见识到了,在荒郊野外,他们的自由程度,是你无法想象的~
阿里(狮泉河镇)的物价奇高,汽油10块钱1升,1碗普通的杂酱面18,我也见识了他们做饭的方式,面条要在高压锅里开锅后再煮10分钟,捞出来仍然不是十分地熟,这个地方,也别太讲究,吃饱就行了。
但阿里的市政建设真的不错,虽然没什么高楼大厦,但规划整齐,几乎看不到破房子,路面也相当不错,这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口援助的支援,西藏的大多数地区市县,都有内地对口援助,也有专项资金支持,所以,不愁楼盖不起来。
但终究这是个特殊的地方。
十三、狮泉河:印度河的发源地
出了狮泉河,又是一个检查站,发了一张限速路条,爬上狮泉河达坂,海拔4785米。
从地理上说,狮泉河这个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印度河的发源地。
狮泉河湿地,摄影@VIP会员·红柳树
我之前从巴基斯坦北部开始穿越喀喇昆仑公路,其实就是一直沿着印度河的轨迹南下,而这条延绵3千多公里的河流发源地,就是在狮泉河。
狮泉河镇距离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似乎不到100公里,这个印度河的名字很有意思,是Indus而不是用India,印度河从狮泉河发源,首先流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然后进入巴控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河汇合后,一路南下,流经整个巴基斯坦境内,一直到阿拉伯海结束,全长3000多公里。
(在巴基斯坦境内,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这就是印度河和吉尔吉特河的汇集点,你看我的车已经脏成什么样子了,你们都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印度河是印控克什米尔和整个巴基斯坦的生命线,只要把这条河流掐断,他们就没水喝了。
翻越狮泉河达坂后,仍然在阿里高原地区,但气候变得温和,没什么风了,好像自然环境改善了不少,也有零星的村庄存在,能看到一些藏人在劳作或放牧。
十四、冈仁波齐
约莫下午3点半的样子,有一座很特别的山映入到我的视线中。
渐渐地,这座山越来越近,我觉得不对了,它太特殊了,形状、轮廓都非常特别,停下车,翻看纸质地图,原来这就是神山冈仁波齐。
摄影@VIP会员·e工兵
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656米,这在西藏众多的山峰中不算高,但冈仁波齐却被认为是亚洲的中心乃至世界的中心。
无论是印度教,藏传佛教,还是西藏本地的苯教,都将冈仁波齐奉为他们的神山,每年有大批的信教者来此转山,传说每转一圈就可以解脱一层在人世间的罪恶。
此图有亮点,看你能不能找到?
据说冈仁波齐很少露出真容,看来,上天仍在眷恋我,让我无意中和它面面相对。所以我很虔诚地在冈仁波齐神山脚下停车,仔细地看了一会,才继续上路,嗯,似乎心里轻松了一些。
十五、仲巴县
过了神山冈仁波齐,继续往前赶路,进仲巴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
小县城只有一条街,两旁都是不高的平房或2层楼,从街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只见到2家能住的宾馆(条件不好),进去一问全满了,路上还有不少外地来的车,在饭店里吃饭的游客都说没住的了。
最后只能跑到街对面有一家洗浴中心(很正规的洗澡地方),花35块钱在一个隔离的空间里洗很热的热水澡,然后在隔壁的小饭店点2个菜,从车里拿出2罐大乌苏,干完了,回到车里,铺开睡袋会周公...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海拔4772米的地方,居然睡得很舒服!
仲巴县当时正在盖几座不错的酒店,据说今年或明年再去的话,不会找不到驻地了。希望西藏人民越过越幸福!
仲巴风光,摄影@VIP会员·卢比肯
最后,奔往拉萨的路程,就不说了,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只要安全地不被抓到超速,就大吉大利了!
那么,新藏公路到底值不值走一次?
我想还是值得的,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从叶城出来的库地达坂开始,一直到进入西藏的泉水湖检查站(就是老检查站被水淹的地方),这段1000公里的路程里,翻越大山、急弯、坡,有不少烂路,作为喜欢开车旅行的人来说还是挺刺激的,特别是高原,空气稀薄,会让你有不同的感觉。
互动话题:你眼中的新藏线,又是怎样的?
图文丨大树
编辑丨婉莹
来源:中国自驾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