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原自测能取代做核酸?确诊金标准没变
时间:2022-04-06 13:32: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国内多地疫情出现反复,关于新冠的各种谣言卷土重来。比如,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后,有些人认为抗原检测可以直接代替核酸检测;再比如,由于感染新的变异毒株后症状较轻,有人认为新冠就是“大号流感”没什么大不了;根据国外一些科学家的研究,甚至有人觉得疫苗对奥密克戎以及新出现的病毒感染无效……事实真是这样吗?最新出炉的“科学”流言榜就上述关于新冠的流言进行了集中辟谣。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抗原检测=核酸检测
真相: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来检测病毒是否入侵人体: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前两者都属于直接检测病毒的方法。
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可以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较低,一般用于感染早期。疫情发生后,多国在公认核酸检测为新冠病毒检测“金标准”的同时,也推广了抗原检测,将之作为一项有效补充。
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选用的抗原检测试剂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说明,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换言之,是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根据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应当首选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可以进行抗原检测。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抗原检测,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规范操作。疑似人群抗原阳性及阴性结果均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核酸检测。抗原阳性结果不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流言:疫苗对奥密克戎无效
真相:从各国大量的跟踪数据看,疫苗对奥密克戎仍然有作用,即便原始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下降,对重症仍然有不错的保护。而接种增强针后,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也有大幅提升。
接种疫苗在奥密克戎疫情中的重要性从最近香港的情况中就可以看出。根据香港最新的死亡病例分析,截至3月18日,这波奥密克戎疫情中的5186例死亡病例,88%未完成两针疫苗接种。80岁以上未接种两针疫苗的人群,感染死亡率高达9.97%。
由此可见,认为奥密克戎病情轻微如同感冒,而疫苗接种不再重要是非常荒唐的。
流言: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大号流感”
真相:有研究对有关国家在去年8月至10月,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作了比较分析,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是,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却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数。可以说,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严重的,并不能因其症状较轻就误以为它是“大号流感”。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普通流感要高。并且由于其轻症比例较高,传播隐匿性较强,给传染源的发现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或许对某些个体来说,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肺炎出现重症等情况的概率在下降。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短时间内感染率高,这使得受感染人群的绝对数更大,继而导致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绝对数就会高。
流言:常喝“硬水”容易患肾结石
真相:有人认为自来水的水垢较多,常喝这些钙、镁含量很高的“硬水”更容易患肾结石。不过,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喝硬水会导致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相反,如果水喝得少了,人体泌尿系统出现结石的可能性会更高。
水的软硬是根据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来确定的,这两种离子含量越高,水的硬度越高。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mg/L,相当于1L中含有180mg钙元素。但是,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通常不超过2L(360mg钙元素),这样的饮水量对其体内的钙离子浓度并没有太大影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18岁以上人群钙元素的每日参考摄入量800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
可见,按推荐摄入量的最高标准以及生活饮用水的最大硬度计算,成年人每日的钙摄入量也不会达到钙超标,更不会导致结石。
流言:“过午不食”有助于减肥
真相:目前,确实有些研究认为“间歇性禁食”对健康有益处,如“8:16间歇性禁食”,即一天8个小时内可以吃东西,其余16小时不吃。但这些方法本质上不同于“过午不食”,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不可盲目自行实施。
胃部食物4-6小时左右排空一次,正常三餐的间隔一般是4-5小时左右,这样既不易产生饥饿感,又能保证营养物质对身体各器官的供应。“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会使胃部至少18个小时处于空虚状态,而胃酸却在持续分泌并在夜间分泌量达到高峰。胃内没有食物中和胃酸,就有可能刺激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出现烧心、胃部疼痛等症状。
此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盲目采用“过午不食”,将造成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长期下去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头晕、抵抗力下降、肌肉减少、情绪问题等,严重影响健康。糖尿病患者、胃肠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群尤其不适合“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
想要健康,科学的做法应该是“过午少食”,即将一天的大部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放在早餐和午餐,晚餐少吃、早吃,且保持清淡饮食。
流言:植物奶油毒性堪比杀虫剂
真相:植物奶油中可能部分包含着反式脂肪酸,但植物奶油并不等同于反式脂肪酸。植物奶油又叫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奶油等,常常被作为动物奶油的替代品。植物奶油多是植物油氢化后,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制成的。
若是仔细留意一些植物奶油的成分标签,会发现里面没有丝毫乳脂和胆固醇,但是却有反式脂肪酸。有许多研究证据表明: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但植物奶油不能和反式脂肪画等号,一些植物奶油在制造过程中,通过采用新的工艺例如低温高压、新的催化剂,以及完全氢化的工艺,可以大幅度减少反式脂肪酸的产生,甚至可以少于动物奶油。
当然,不管是人造植物奶油还是天然动物奶油,还是要少吃为宜。毕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摄入过多,一是会导致肥胖,二是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无论是植物奶油还是动物奶油,都是无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