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时间:2021-11-11 09:02: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已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更有效地降低因心血管原因导致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但一直缺乏比较这些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试验。
近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将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肺充血或两者兼有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97mg沙库巴曲和103mg缬沙坦,每天两次)或雷米普利(5mg,每天两次)加入到推荐疗法中。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或突发性心力衰竭(门诊症状性心力衰竭或导致住院的心力衰竭),以先发生者为准。
该研究共有5661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化分组;2830人被分配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831人被分配接受雷米普利治疗。在中位22个月内,沙库巴曲-缬沙坦组338名患者(11.9%)和雷米普利组373名患者(13.2%)发生主要结局事件(风险比为0.90;95%置信区间[CI]]为0.78到1.04;P=0.17)。
沙库巴曲-缬沙坦组308名患者(10.9%)和雷米普利组335名患者(11.8%)因心血管原因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比为0.91;95%CI为0.78至1.07);分别有168人(5.9%)和191人(6.7%)死于心血管原因(风险比为0.87;95%CI为0.71至1.08);分别为213人(7.5%)和242人(8.5%)死于任何原因(风险比为0.88;95%CI为0.73至1.05)。由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357名患者(12.6%)和雷米普利组379名患者(13.4%)出现不良事件,而终止治疗。
由此可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沙库巴曲-缬沙坦与雷米普利相比,心血管原因死亡或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原始出处:
Marc A. Pfeffer,et al.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EJM.2021.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0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