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肌内效贴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一文get要点!

时间:2021-05-25 11:01: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肌内效贴技术采用特殊弹性贴布ꎬ以特定方法贴于体表,产生力学及神经生理学效应,从而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或其他治疗目的,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及运动医学领域。本共识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临床实际应用现状,由 30余名专家参与历经多次讨论制 订而成,该专家共识旨在规范肌内效贴技术的中文专用术语及治疗程序ꎬ便于国内学者和国际间进行学术交 流ꎬ并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肌内效贴贴布材料的物理特性

一、材质与结构

贴布主要由不含药物的防水弹力布、医用亚克力胶(丙烯酸胶) 、衬纸(离型材料、背亲纸)3 个部分组成,贴布有适当的弹性,单面带黏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胶面呈“指纹”状或“水波纹”状结构,其特殊材质与结构有利于贴布从不同的方向拉 起皮肤或皮下组织,达到治疗目的,贴布采用低敏性医用亚克力胶ꎬ而非乳胶ꎬ以便皮肤敏感人群(如儿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耐受。

二、颜色

传统肌内效贴采用的颜色主要有4种:黑色、品红 色、青色及淡棕色(肤色) 。近年来出现了更多个性化 色彩和图案。虽然不同颜色的贴布在材质上无本质区别,但可能存在色彩学原理效应,基于心理作用或安慰剂效应,治疗者不能忽视颜色对患者的影响。

三、张力与弹力

与传统贴布(白贴)相比,肌内效贴的最大特点是 受到拉力后,有一定的延展性而具有张力,当拉力撤除,贴布产生回缩力,即弹力。在一定范围内,对贴布施加的拉力越大,张力也越大,在贴到身体对应位置后,对组织的稳定和支持力也越大。相对于张力,贴布的弹力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重要因素,肌内效贴多是利用材质的弹性回缩力与体表皮肤间的交互作用,进而发挥其治疗效应。

四、透气性

贴布弹性材质、亚克力胶面类似于皮肤的纹理、厚度,增加了贴布的透气性,同时又具有排水性能。

五、粘着力

粘着力是指贴布粘胶附着在皮肤上的力量,也是 贴布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保障。贴布过粘虽稳定性提高,但导致皮肤过敏的可能性也增加,在撕脱贴布过程中还可能对皮肤造成损伤。贴布不粘则不易拉起皮肤,稳定性也较差。优质贴布的粘着力能有效抓起皮肤,且易于从皮肤上撕脱而不伤及皮肤,无过多残胶附着。

肌内效贴技术要素

一、治疗人员知识结构

肌内效贴技术治疗人员应具备运动解剖学相关基 础ꎬ熟知相关临床疾病病因、病理、诊断与治疗ꎬ重视疾 患的治疗前评估与分析ꎬ针对临床问题及处理策略制 订合适的贴扎方案。

二、操作要素

主要是指贴布与皮肤间交互作用的相关因素ꎬ包 括拉力与弹力、摆位与贴扎后贴布所产生的褶皱等。

1,拉力与弹力:对贴布施加拉力,通常可拉伸到其 原始长度的140% ~ 160%,并维持有效弹性3 ~ 5d。

2,摆位与褶皱:除材质本身的特性外,通过摆位使体表皮肤被贴布抓起、产生褶皱也是肌内效贴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策略。

3,贴布的“作用力” :如前已述,贴扎时所产生的垂 直应力与剪切力是贴布两个不同方向(向下及水平) 的“作用力” 。

4,关于锚、尾和方向:创始人加濑建造博士的早期 专著里,并未强调“锚” 、“尾” 与贴扎方向的概念。

5,剪裁形状:除上述基本特点操作要素外,可根据相应区域肌肉关节形状的不同ꎬ将贴布裁剪出不同形 状和大小,贴附于目标区域。原则上,贴布尽量覆盖要干预部位的软组织。

6,贴扎次序:同一部位有多种贴扎时,原则上裁剪越细的贴布越靠近皮肤。

肌内效贴的作用机制

肌内效贴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迄今为止,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仍待深入,且各假说之间存在部分矛盾之处[。技术的合理应用及多水平的量、时、效析因分析尚需进一步探讨。

一、感觉输入

肌内效贴可通过皮肤作为“载体” 发挥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拥有丰富的感受器。根据感知觉理论,合适的感觉输入可缓解疼痛等不适、改善运动能力,而深层本体感觉也可受到皮肤表层机械感受器的影响。

二、增加皮下间隙

肌内效贴产生的皱褶能提起局部皮肤,增加皮下间隙,促进局部血液与淋巴循环,减少导致疼痛的刺激物质。

三、筋膜链理论

筋膜是包裹在机体内各组织器官外的致密结缔组织,人体的筋膜网络构成了人体功能的整体性,所有的骨骼与肌肉都要通过连续的筋膜连接在一起,形成筋膜链。

四、力学效应

肌肉骨骼系统贴扎的起效机制多数基于力学效应。力学的相关临床研究表明ꎬ肌内效贴技术可用于预防损伤和再损伤,尤其在关节负载增加的运动状态下。肌内效贴可通过发挥其自身弹力特性,在给予肌肉骨骼外部力学支持的同时,不 影响正常关节活动。

五、神经递质、心理作用及安慰剂效应等

现有文献认为,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神经递质可能是肌内效贴缓解疼痛的机制之一,但仍不能确定该机制的具体影响程度 。

肌内效贴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肌内效贴的绝对禁忌证,其相对禁忌证归纳如下 :①不能避开的开放性伤口 (此类情况仅可使用无菌型贴布) ;②贴扎部位毛发过 多(可能改变胶面性质,影响力学特征ꎬ撕除时伤及皮 肤等) ;③没有愈合的疤痕;④皮肤相应疾患,如急性 神经性皮肤炎或银屑病等;⑤贴扎前已有张力性水泡 发生趋势;⑥孕3月以内孕妇的骶部及会阴部结缔组 织区(生殖器区域) ;⑦对贴布材质(丙烯酸等)过敏。

此外,在使用之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正在使用抗凝剂或有无其它凝血功能障碍,肌内效贴拉起皮肤的作用可能会引起小出血点,若凝血功能不足,可造成局部 瘀斑或皮肤破损等。

肌内效贴治疗前的准备及治疗程序

既往评估标准常以肌肉关节为重点,现有更多研 究结果表明ꎬ最佳的评估应该以不同类型的功能障碍 为标准ꎬ注重整体分析,主要包括肌动学、运动生物力 学分析及姿势评估等,可结合既往敏感性、特异性已得 到验证的骨科、神经科经典诊查方法。还可了解诸如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价、肌筋膜链等系统诊断思路,力争从整体考虑灵活性(关节软组织延展性与关节活动 性) 、稳定性与运动控制等问题,而非单纯的以传统解 剖学肌肉起止点或走向作为标准。

肌内效贴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方兴未艾,临床疗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其贴扎后无需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耗材相对便宜,有助于该技术的普及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肌内效贴技术与其他康复方法联合使用对疗效的提高更有益处,可用作辅助治疗以获得良好的叠加效应。

原始出处

中国肌内效贴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中国肌内效贴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0 版).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 年 2 月第 43 卷第 2 期

上一篇: JNCI:近20年来肝癌的死亡率变化趋势

下一篇: 如何快速判断大血管栓塞?后续如何抗凝?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