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唯美散文随笔(有深度的散文随笔300字精选3篇)

时间:2023-07-22 15:29: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夜读散文随笔1
夜,悄然而至,太阳收起了它撒向大地的最后一缕光。虽说是夜晚,却不乏生气,夜空中的星星就像小精灵一样在不停地跳跃着。

我对窗而坐,打开窗户,让清凉的柔风吹进我房,吹尽我心中的闷热。再泡一杯香气四溢的茶,在柔和的灯光下“品读”。

读夜。读到的是它的美:华灯同时熄灭的瞬间,令人惊叹;夜里飘来的一丝丝雨丝,令人感到有种朦胧的美。读到的是感动:记得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曾写道“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这悄然绽放的海棠,不知感动了多少心灵。

读武则天。你从一个宫女,一步一步地走向皇位,其中的悲凉与痛楚也许只有你一人知晓,多少个夜晚你独自一人坐在庭院中,归来时,泪已沾湿了你的衣裳。你的泪水解不了心中的结,但我很欣赏你坚持不懈地努力,是因为你,唐朝才出现另一番繁华的气象。我想,只有在这静谧的夜晚读你,才能感知你内心深处的寂寞。

读你,只为了走近你,感知你所承受的痛楚,更好地了解你。

读苏轼。你借着月光,带着一壶清酒,伴着两行泪,走向短松岗,你的步伐是那么地急啊,只为了能快点看到那个令你魂牵梦绕的女子。她永远的走了,曾经的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他一人。他将满心的哀伤化作一首千古流传的词: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读你。只为了走进你,走进你内心去感受那欲罢不能休的柔情,领悟到我们应将哀伤化为前进的动力。

读夜,读到的是美与感动;读武则天,读到的是你坚持不懈的努力;读苏轼,读到的是将一缕缕的哀伤化为前进的动力。

在这静谧的夜里读“你”,只为了抓住那缕缕思绪。
夜读散文随笔2
秋雨潇潇的黄昏,又遇上停电,顿时觉得安静下来,仿佛整个城市进入沉默。燃起一直红烛,悠然地看会儿书。不觉上次挑灯夜读已有二十多年,真有些恍如隔世的意思。

那时刚读中学,农村的夏天停电是常事。我住在祖父祖母堂屋的西间,老人习惯早睡,我却时常习作到很晚。作业倒也不多,大部分时间是看闲书。四大名著看过,论语、聊斋、金瓶梅也看,当时没少留恋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琼瑶、汪国真、席慕容的大作也拜读过。文学杂志、周刊挺多,故事会、笑林也有,唯独作文锦集类的缺乏。

正如某位老师所说,“正经不足,邪力有余”。自己也觉得正常功课没有达到家人的期望,阅读爱好却是养成了,只当自娱,因为写作的能力并不突出。有阵时间,同学间曾流传一种袖珍型掌上小说,册子尚不及手掌大,其文字价值也不敢恭维。大概图的就是时尚,或握在手里的感觉。记忆深刻的是一本《小狐仙》的册子,被老师发现后当不良读物没收了,直到中学毕业才退还,后来不知道撂哪了。但那种阅读的兴趣,在同学见流传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夜阑人静的时候,最适合阅读。烛光下夜读的氛围也好。温和的灯光洒在字上,眼睛和思想都是充实的。没有外界打扰,感觉心思能钻到书本里,就像里面真能找到颜如玉似的。读散文或者诗歌心情会随着文字跳跃,想象着人家描写出的意境,忍不住就想抄写一遍,仔细体会那美妙字句在自己笔尖的淋漓感。读小说相当于在听故事,要一起合成,若是断断续续看或是书不全,故事不完整,就太没劲了。因为我喜欢看完后躺下身仔细连贯,快的时候一晚上可以看一本二十万字左右的书。

时间过去很多年了,那段秉烛夜读的日子确在印象里非常清晰。单是那从容悠然的小情调,已然在我脑海根深蒂固。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电还没来。举目望去,城市的上空一片灰蒙蒙的。眼前高矮胖瘦的黑影,仿佛身处寂静的森林。远处微黄的街灯,像是为守护寂静专设的亮光,又像是提醒我仍身处于都市。夜色的后面仍旧是藏着喧闹和繁华,而我此时享受的静逸,不过是占了停电的光,充其量算是捡来的小趣。

夜读散文随笔3
苏轼曾在诗中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读书,也是一种清欢。而这种清欢,在这静好的冬夜,赋予平淡的时光以充实,赋予平庸的日子以光彩。

三国时的董遇对如何利用时间来读书有一番精辟的见解,他的学生问其读书“苦无时日”,董遇回答“当以三余”,并解释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小雪节气已过,随着逐渐黯淡的天色,近楼远屋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接下来的时光恰好是岁之余和日之余,坐在静夜里,将心灵之舟泊在书海一隅,灯前静读也好,拥被而读也罢,总是愿意被书香包围,读书时渐入佳境,心绪在行行文字的浸润下变得柔软,变得恬静。

翻开了书,便进入了一个丰实的世界,从淳美的文字中获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阅读时的自我,不能如萍浮于水面,而要以树的姿势,沉潜、安静地体味,方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根扎得深,才能有枝的繁茂和叶的青葱。因此,将以往由量的摄取转为质的感悟,书也给我无言的回报,拥有会意时的欣喜,拥有表达时的快慰。

冬夜静,新茶淡,随着书里的叙述思接千载,神骛八极。夜读,或有细雨扣窗来访,或有清风明月做伴,或有薄霜白雪覆屋。此时远离喧嚣,内心的沉静如同苍穹之月,很自然地就进入了诗人戴望舒所描述的“你问我的欢乐何在——窗头明月枕边书”的意境。书原本就是一种成于耐心的'结晶。在书的世界里,有棉布般的贴心贴肺,也有雪霜般的清冽凌厉,或是溪流般曲折有致,正如有人所说,鲁迅的文字如青铜器,张爱玲的文字如珠玉盆景,川端康成的文字如青花素瓷,亨利·米勒的文字如香槟开瓶。我喜欢这些比喻,贴切又美好。常常像董桥所说的,与书抵死缠绵,读着,读着,夜已阑珊。

闲暇之时,足不出户,在网上寻书,轻轻点击后便购下所需。在庸常的日子里,给生活做减法,谢绝觥筹交错的饭局,减却商场超市的流连,避免网上毫无意义的闲看,不是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学会舍弃,只心甘情愿栖居在书的世界里。与爱书的朋友在一起,也总是互相询问最近阅读上的收获,知己相交,也因书的存在溢着墨香。

好书不厌多遍读,未购新书时,从书柜中任抽一本,温习曾经熟悉的文字,唐诗宋词一直是我的最爱,这些在千百年写下的诗,与我们隔了漫漫的岁月,在凉如水的冬夜,面对发黄的纸页,一遍遍地企图接近那些隐于诗句之中的思绪,去理解那些独坐,那些野望,那些离别,那些对生命的真切感悟。

“不招摇,也不刻意,含而不露,贵在知心”,读得平心静气,读到怡然自得,在荏苒光阴里,执书于手,与书偕老。

上一篇: 秦伯岩任万桥(任万桥秦伯岩)全文免费阅读

下一篇: 很小众却很惊艳的散文(文笔超惊艳的高质量...


 最新资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