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现代叙事散文有哪些?(优秀叙事散文作品摘抄大全精选3篇)
时间:2023-06-25 16:17: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现代经典叙事散文:心灵的震撼
前些日子,我参与市里组织编写的《手印:咱们的抗战老兵》付梓出版了。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因我直接参与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始终被一种精神感动着,被一种精神震撼着,这种精神就是抗战精神,就是民族精神。
好久没写这方面的题材了,起初,感到有些手生,可采写的感人现场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的笔触灵动自然起来,记录着、回忆着他们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感人至深的故事。70多年过去,经历过抗战,为那场战争做出巨大牺牲,而今仍然在世的人,平均年龄超过90岁。年轻的时候,他们与日寇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现在老了,却依然忘不了那段峥嵘的岁月,那些泣血的故事,都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
整个采访过程都在充满着感动进行到:有的抗战老兵躺在病床上,听说要采写抗战的故事,马上来了精神,执意坐起来接受采访;有的抗战老兵病倒了,一直在家休养,躺在床上强打起精神,接受采访;有的腿不能走路了,让儿女搀扶着,坚持接受采访;有的年龄大了,抗战故事记不清了,语言表达不清了,让老伴、子女、儿媳当“翻译”,也要力争慢慢回忆那段抗战的岁月;还有的老人耳朵聋了,听不清采访的意图,索性自己讲述完参加抗战的经历。当我们让这些抗战老兵按下手印时,他们伸出的一双双皲裂的、斑驳的、留下战争创伤的手,有的手上仅剩下三两个指头,有的被子弹打得粘连到了一起,还有的用这伤残的手表演着当年怎样射击的动作,我们都不忍心看,还有的用伤残的右手庄严地向我们敬礼,我们都为此动容。后来我想,他们就是用这样一双手同日寇拼刺刀;就是用这样一双手向敌人扔手榴弹;就是用这样一双手爬上了敌人的碉堡,举起了炸药包;就是这样一双手向敌人扣响了板机;就是这一双双粗大、有力的手,就是这一双双弯曲、变形的手,捍卫着祖国的疆土,托起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从手印入手,去探求这些世纪老人独特的经历、独特的人生,一幅手印,既是个体生命密码的形象解读,也是独特人生经历的恰当注脚。每一幅手印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悲壮的经历。这些故事和经历都感人至深。
我们所采访的205位抗战人物中,有74位抗战时期的干部,有42位抗战时期的老党员,有89位抗战老兵。他们中:有党的地下小交通员高传玺;有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张景理;有喊着“打仗就得不怕死”的郭蔚华;有参加抗战的孤儿王林芝;有大辫子里藏情报的白慧敏;有身经百战的姜修良;有地下少先队员李进石;有不怕死的机枪手李焕香;有血雨腥风中的女战士季秀云;有用斗顽敌的女兵荆翠芝;有三摸“阎王爷鼻子”的史书吉;有“石雷大王”张书杰;有与军号永不分离的綦光先;有“九死一生”的王学泰;有善炸碉堡的“专业户”李言桢;有用铁锨劈死小鬼子的李修山;有头颅留下弹片70载的孙洪训;有号称胶东军区“千里眼”、“顺风耳”的张世京;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神枪手林学美……还有很多很多,一则又一则故事,一段又一段历史,一位又一位英雄的抗战老兵!
我手中的笔“唰唰唰”飞快地记录……
文友的相机“喀喀喀”不停地拍照……
我的心“砰砰砰”激动地记忆着抗战老兵经历的每个瞬间、每个细节……
记者的摄像机全程记录着一段段激动人心的采访过程……
王林芝,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招贤村人。他11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两年后,劳累了半生的父亲也撒手人寰。从此,王林芝和四个弟弟妹妹都成了孤儿。在那动荡的年代,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抚养五个孤儿,就忍痛将王林芝的两个妹妹卖掉了。1940年,为了养家糊口,年仅13岁的王林芝就跟着大人到天津铁厂当童工,到码头出苦力。这期间,王林芝亲眼目睹了日寇欺压百姓的残酷暴行,就萌发了参加八路军打鬼子的念头。1945年8月,王林芝光荣地参加了八路军。
参军后,王林芝英勇善战,在攻打山东潍县固堤据点的战斗中,他冒着敌人的疯狂射击,踏着云梯突破敌人的防线,攻入敌人的指挥所,确保了战斗胜利。在解放平度城的战斗中,他作为突击队员,抱起炸药包,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炸毁了防御设施完善的东南碉堡群,确保部队顺利解放了平度城。一次,在解放昌邑城的战斗中,我方连续派出爆破组都未爆破成功,紧要关头,王林芝冲上去,他把炸药包绑在竹竿上,在火力掩护下,匍匐爬到碉堡的射击死角,举起竹竿硬把炸药包顶进射击孔里,碉堡内的敌人拼死往外推,王林芝用两脚死死蹬着竹竿的下端,就在即将爆炸的瞬间,他猛的翻身滚开。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碉堡炸塌了一半。残存的敌人继续向外扫射。王林芝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第二次爆破,终于扫清了前进的障碍,夺取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孙洪训,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孙家汇村人。1938年,日军入侵平度后,在他村子附近的刘家庄、古岘都设了据点,在当地强掳民工,抢夺财物,激起了少年孙洪训的刻骨仇恨,他立志参军,保家卫国。为了能去当兵,孙洪训从小就跟大人学着打土枪,小小年纪就练就一手好枪法,正是凭借这手好枪法。1943年,刚刚15岁的孙洪训,就成为一名“小八路”,在中共南海司令部三营,先是给营长当警卫员,不久又担任了通信班长。
一次,部队首长命令孙洪训所在的三营支援胶县抗日武装,天亮前必须赶到胶县境内埋伏一个大坝后面,阻击日伪军进攻,全营及时赶到待命。到了清晨,发现敌情。等日、伪军走近了,营长“叭、叭”两抢,接着喊:“同志们,打!”齐向日、伪军开火,双方打得十分激烈。孙洪训凭借精准的枪法,打死了4名日本鬼子。正打得难解难分,从东南方向又涌来了日伪军的增援部队,架起了三挺机枪开始扫射,敌强我弱,寡不敌众。营长立即命令:九连掩护,七、八连撤退。这次战役,九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只有一人生存。这次战役之后,损兵折将的三营在大泽山南部再度遭遇了日军的尖兵袭击,八连又损失惨重,只有一名副连长和通讯员得以幸存。孙洪训十分沉痛地说:“眼睁睁地看着三个连的人就剩一个连了,真惨啊!”
1946年农历正月初三,孙洪训随部队参加在即墨普东作战,许世友发给部队两门野炮,野炮朝着敌人的两个碉堡开火,一炮一个,就把碉堡打倒了。孙洪训和战友们在附近隐蔽着,看敌人往哪跑,就往哪追着打。孙洪训回忆说:“大约到了半夜,突然,敌人一发炮弹打来,就什么看不见了,我就摸索着,那时指头已被打掉了两个,也没感到疼,已经疼得麻木了。指头只连着一张皮了,我一下子就把那连着的皮挣下来,接着就昏过去了,醒来后,发现被从战场上抬下来了。”采访中,孙洪训还用伤残的右手比划着当年射击的动作,坐在一旁的老伴补充说:“他的枪法挺好!即使现在,周围的老人还常夸他的枪法。”
孙洪训的头部右侧和前额也都受过伤,一块弹片还留在头颅内。我用手试了一下,觉得很硬。我便问他:“也没到医院取出来?”老人无奈地说:“我曾到解放军八九分院和其他大医院请专家检查过,因涉及生命危险没敢取。”就这样,这块弹片就一直留在了孙洪训头颅内整整70年。
老人参加过抗战,负过伤,流过血,可曾没立过功,受过奖,他说:“那时只想着打日本鬼子,就没打谱立功,就没打算活着回来。”他直到后来仍是这样,回村当了7年支部书记,抗战精神在他身上继续延续着,保持抗战精神。一生无怨无悔,甘当无名英雄,永葆老兵本色。
姜修良,山东省平度市北姜家庄村人。1948年2月,刚满18岁的姜修良就参加了八路军,刚参军就遇到了一场恶战。这年3月的一天,他所在的2营接到上级命令,奔赴招远县的塔山打伏击战。
这天拂晓前,队伍埋伏在半山坡上,天刚一亮,就发现200多鬼子乘坐4辆汽车耀武扬威地驶来。当地人进入伏击圈,只听团长一声令下:“打!”激烈的伏击战打响了。200多鬼子全部跳下车抢占地形,有些利用汽车做掩护,负隅顽抗。双方处在胶着的状况下,随着冲锋号响起,姜修良和战友们一起挺着刺刀冲向敌群,与敌人展开了厮杀。只见一个凶神恶煞的鬼子突然刺来一枪,眼疾手快的姜修良先用刺刀一拨,然后顺势向敌人捅去,刺刀狠狠地刺进了鬼子的胸膛。也就这一霎那间,另一个鬼子冲过来向他刺来一枪,他躲闪不及,前额被鬼子划了一刀,鲜血直淌。他忍着疼痛,挺枪向鬼子的心口窝刺去。那鬼子见他像疯了似地又凶又猛,吓得掉头就跑。姜修良趁机举枪叩响扳机,一枪把鬼子消灭了。此时他的脸上布满鲜血,一人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又捅死了一个鬼子。伏击战胜利了,日伪军尸横遍野。在全团庆功大会上,17岁的姜修良因一个人消灭三个鬼子而荣立三等功。由于作战勇敢,姜修良很快担任了班长。
抗战老兵的故事不胜枚举,这只是平度抗战的一个缩影,就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许许多多的抗战故事一直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抗战老兵们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震撼着我的心灵。
乡村的夏夜蛙鸣、萤舞、虫飞,是记忆里永远抹不掉的场景。儿时陪伴着家人和小伙伴在大街上乘凉,听到东河里、房前屋后、田野边不时地传来悦耳的蛙鸣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我便好奇地问身旁的奶奶:“奶奶,青蛙为什么叫起来这种声音?”奶奶先是笑了笑,接着便若有所思地给我讲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河里、田野上是没有青蛙的。有一次,一个老汉和老伴过河,突遇上游来了大水,河水上涨,把老汉的棍儿和老太太的褂儿冲走了,老汉不停地喊叫着他的“棍儿”、老太太不停地喊着她的“褂儿”顺河水追去,结果,老两口都被河水冲走淹死了,最后,变成了一雄一雌两个青蛙,不停地叫着“棍儿、褂儿”,繁衍生息,青蛙越繁殖越多,叫声越来越大,才有了如今这么动听的蛙鸣。
儿时听着奶奶讲了蛙鸣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再细听分辩着青蛙叫出“棍儿、褂儿”声,还真像呢,感到更好听了,屏息静气地听一会儿,时而东河里的青蛙叫,时而附近的田野里的青蛙叫,像是蛙鸣打擂台,看谁叫得好听,叫得响;时而四周的蛙鸣声汇成一片,又仿佛是一场蛙鸣音乐会。都像,又都不是。几十年来,我一直分不清这美妙的蛙鸣声。离开乡村,离开田野,来到小城,居住在钢筋、水泥组合的空间里,也远离了蛙鸣,心中顿感怅然。回老家时,偶尔想起那久违的蛙鸣,走近记忆中的小河、田野,遍寻记忆中的蛙鸣,可小河几近干涸,田野农药味很足,哪还有青蛙的空间?哪还能听到蛙鸣?青蛙寂寥,蛙声寂寥,夏夜寂寥。乡村往日里那蛙鸣萤舞的夏夜黯然沉寂了。
在童年记忆的碎片里,乡村夏夜还常见到一种虫叫萤火虫。那可是一种精灵,就像夜空中的一道道流星,在夏天的夜空中飞舞,给寂寥的夏夜带来灿然和灵动,给闷热的夏夜带来一阵阵清风,给乘凉的大人们带来欢乐,给我和小伙伴们带来玩兴,给乡村的夏夜带来了诗情画意。寂寥的夏夜里,闷坐在大人们身边的我们,每当看一盏盏小灯笼似的萤火虫翩然飞来的时候,就会一跃而起,朝着萤火虫飞来飞去的方向,奔跑着、追逐着,身后留下的是大人们的一片欢笑声。这时的萤火虫就像故意逗人似的,一会儿高飞,一会儿低飞,我和小伙伴们就会穷追不舍,一会儿高高跃起,一会儿弯腰捕捉,直到把它捉到为止,大多时候都成功了,也有一无所获的时候,追着追着,萤火虫就远走高飞了,留下的是无奈。
捉到的萤火虫就放在手里把玩,大多小伙伴出入好奇,围上来看个热闹,起初我也不明白,萤火虫为什么跟别的虫子不一样还能发光,而且为什么在尾巴处发光?直到长大以后才明白,当年我和小伙伴很好地利用了萤火虫发光的功能。后来,捉到萤火虫后,我和小伙伴们就找来白色玻璃瓶子,放到里面,盖好盖子,等捉到两、三个后,就可以照明了。这时,我和小伙伴们一商量,咱们到长岭坡那里捉虫吧,小伙伴们总会齐声说:好!于是乎,小伙伴们一起提着盛着萤火虫的白瓶子,小跑似的走三、四里坑坑洼洼的田间路,来到长岭坡脚下的麦田里,刚站到麦田里不久,一种叫“瞎哄哄”的虫子就会朝着有萤火虫的瓶子飞,因为这种虫子只会朝着光亮的地方飞,到处瞎碰乱撞,所以叫“瞎哄哄”,也有的叫“瞎撞”,我和小伙伴们见“瞎哄哄”飞来了,伸手捉就行,有时还能飞到人身上,很好捉,一晚上能捉几十个。那时只是孩子们的一种乐趣,大人们几乎没有捉瞎哄哄的,也没有很好的照明工具,没有舍得带着手电捉“瞎哄哄”的,萤火虫就成了最好的照明工具,捉了“瞎哄哄”就可美餐一顿,萤火虫功不可没。
后来,家乡的瞎哄哄吃出名堂来了,从村里传到乡里,又从乡里传到县城里,一步步也传播出去了,这可能是家乡水土好的缘故,产生的瞎哄哄与别处不同,个头偏小,翅膀呈微红色,吃起来很香,这是别处不可比的。家乡的瞎哄哄出了名,村子里捉瞎哄哄的越来越多,太阳落山之前,男女老少提着手电成群结队地到长岭坡附近捉瞎哄哄,也成了山村黄昏一道靓丽的风景。有的捉了瞎哄哄还高价卖到城乡里的饭店、酒楼,成了“天上飞的”野味,还有专门在家乡设点收购的,每斤卖到几十元,有时出高价还买不到。在城里的上班族也打听着家乡有这种虫,下班后就开着车或骑上摩托车去捉瞎哄哄,总是满载而归,老家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年都会给我送上几斤品尝,我把它放到油锅里一炸,油锅里飘香,再一品尝,味道鲜美,好极了,嘴里品砸着美味,我在思忖着,这些都是当年夏夜里那飘舞的萤火虫引的路,这么说,萤火虫的作用还真不小呢。不止这些,萤火虫还有照明看小人书的作用,还能照亮夜行人的路。
儿时蛙鸣萤舞的夏夜是浪漫的,灵动的,美丽的,总是给我带来向往、思索和美好的回味。如今,那富有浪漫色彩的夏夜不见了,思维深处滞留的是动听的蛙鸣,眼前飘舞的是夏夜流萤。
现代经典叙事散文:彼时此时
五分钱的豆花回味无穷
我七八岁时,一碗豆花五分钱,在每个下午放学后,母亲会分发给我们姊妹三个每人五分钱去村西头喝豆花。村西头接近邻村,邻村住着卖豆花的伯伯,每天下午,卖豆花的伯伯便挑着担儿首先来到这里。因为这位伯伯待人和善,喜爱跟小孩子说笑逗乐,孩子们又最爱吃他的豆花,所以,我们亲切地称他为“豆花伯伯”。
由于村西头是最先等到豆花伯伯的地方,所以,每到下午,那里会不约而同地聚集了许许多多的男女老少。等豆花的这会儿,也往往成了人们互相打趣说笑的开心时刻。此时,老大爷们常常会找个避风向阳的墙根,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打牌、下棋;老太婆们则带着小孙儿拉着家常话,时不时彼此夸赞着对方的孩子是多么的聪明和可爱;稍大一些的女孩子们会跳皮筋、踢毽子,男孩子们则会端起一条腿玩斗鸡的游戏,还有一些俊俏的新媳妇们也羞答答地来了,等待着给婆婆端一碗热腾腾的豆花儿……大伙儿在一片愉快的活动中期盼着香喷喷的豆花。这时,常常会有些急不可待的孩子跑出村头为大伙儿“打探消息”,及至他们眺望到豆花伯伯那熟悉的身影时,便兴奋地叫个不停:“豆花伯伯来了!豆花伯伯来了!”
等不及豆花伯伯放稳担子,大伙儿便一窝蜂地围了上去,这时,豆花伯伯会笑吟吟地说:“别急!别急!都就下,都就下(都蹲下的意思)”。于是,大伙儿便会很有秩序地蹲在地上,等着豆花伯伯逐个儿送上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豆花。接到豆花碗的孩子们会一面轻轻地翻搅着,一面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送到嘴边。此时,大伙儿吃着润滑香嫩的豆花,犹如品尝着极其珍贵的尤物,生怕狼吞虎咽会叫人浅尝辄止,又无法感受到吞咽时的那种舒心与畅快。
虽说豆花吃完了,可是意犹未尽,仍然令人回味无穷,眼看着豆花伯伯做完了这拨生意又赶往下一条街道,小孩子们还恋恋不舍,非得跟着豆花担子再跑几条街,大伙儿边跑边跟着豆花伯伯喊:“煎豆花……煎豆花……”,好像香喷喷的豆花永远是他们最美好、最幸福、最快乐的期盼。这种香味飘逸至今,似乎再没有什么味道可以与之媲美了……
舍不得花六角钱吃碗臊子面
上了初中,我寄宿在县城学校。那时学生灶上一碗二两的素面是四角钱,臊子面是六角钱。
我是最喜欢吃臊子面的。然而,八十年代的乡村人家依然很贫困,生活也相当拮据。虽然我的父母很勤劳,除了种庄稼外,还养些猪和鸡。但这些仅仅能满足我们的衣食温饱,除非逢年过节,母亲才破例做顿臊子面慰劳慰劳全家,平时呢,吃臊子面几乎成了一种奢望。况且,一直在这样一个省吃俭用的家庭里长大的我,怎么会不顾父母的辛劳而大吃大喝呢?因此,每到学校开午饭的铃声响起后,我常常会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不吃吧,臊子面太香、太诱人;吃吧,一想起我那老实巴交的父亲还得拼命养活我们姊妹三个,自己来县城上学已经给父母额外增加了负担,这样想想,真是于心不忍。多少次的挣扎之后,我还是决定克制自己,拒绝诱惑,不乱花父母一分钱。于是,我只好买一碗二两的素面凑乎一顿。如果肚子还有些饿的话,就再买二角钱的半个馍填饱肚子。
下铺的室友满脸是柴草渣儿
我十五岁那年考上了县高中,我们那个班二十几个寄宿生(男生)住在一个集体宿舍里。宿舍是上下两层的通铺,统一的木板床。夏天热了,我们打开南北通透的两扇窗户,倒也不觉得太热,可一到冬天,凛冽的西北风吹得玻璃窗呼呼地响,寒流似乎无孔不入地注入室内,真叫人难以忍受。即使给两个玻璃窗都糊上厚厚的一层报纸,也抵不住寒气侵饥。那时,宿舍内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电源插座,我们没法使用电褥子。有些学生就使用热水袋暖被窝,将就着睡下,可我却偏偏特怕冷,每晚一触及冰冷的被窝,就冻得浑身直打颤,手脚也冰凉,以至于无法安睡。
一周回家后,我将自己的苦衷告诉父亲,父亲说:“我给你扎个草垫子准御寒!”还好,周末那天天气晴朗,父亲晾晒了一院的麦秸秆,每过一会儿就翻动一次。等到下午,麦秸秆基本上晾干了,父亲先拣出长些的秸秆一束一束地捋平,再拿出四五根铁丝上下穿梭,齐头并进地编制起来。在父亲的手下,一束一束的麦秸秆聚少成多,连成一片,眨眼间,一条两米长、一米宽、四公分厚的草垫子就编成了。初步编成的草垫子外围有点不齐整,麦秸秆有长有短。父亲便从厨房拿来菜刀,三下五除二就把外围切得整整齐齐,这样,一片橙黄色的长方形草垫子便大功告成了。随后,父亲用自行车带上草垫子和一条厚褥子,我则骑一辆轻便自行车紧跟其后,我们父子二人一边说话,一边驶向学校。
约莫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学校宿舍。父亲把原先的褥子揭开,先把草垫子铺在床板上,再往草垫子上铺了厚厚的两层褥子,之后,又铺上床单,加盖上一条棉绒绒的被子,如此这般,一个绵软、舒适而温暖的窝便形成了。自此,我晚上睡觉再也不觉得有多冷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逢起床后,我便发现睡在我下铺的室友满头满脸都是柴草渣儿,连他的被子上也不例外。大伙看着满头满脸是柴草渣儿的室友,不禁哈哈笑了起来。而此时,一两个室友打抱不平似的,“一本正经”地朝我喊:“小吴,你难道晚上不睡觉,一直蹲在上铺撒麦草了吗?你呀,以后晚上睡觉安分些,嘻嘻……”闻听此言,大家又是一阵哄笑。我则不好意地走到那位同学面前,一边说“对不起”,一边帮他捡起那些草渣儿。而我的那位同学则很大度地笑笑说:“没事,没事。”
如今,家家户户都变得富有了,每每看到正上小学的女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时常不忘向爸妈索要零花钱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成长的情景,也不由得想抓住时机对女儿进行一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我们小时候哪有你们现在这般幸福,吃都吃不饱……”我的话才刚起头,女儿便立马打断我,似乎很腻烦地回应我一句:“时代不同了,难道你要我生活到以前去吗?”我哑然,如鲠在喉……
前些日子,我参与市里组织编写的《手印:咱们的抗战老兵》付梓出版了。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因我直接参与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始终被一种精神感动着,被一种精神震撼着,这种精神就是抗战精神,就是民族精神。
好久没写这方面的题材了,起初,感到有些手生,可采写的感人现场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的笔触灵动自然起来,记录着、回忆着他们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感人至深的故事。70多年过去,经历过抗战,为那场战争做出巨大牺牲,而今仍然在世的人,平均年龄超过90岁。年轻的时候,他们与日寇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现在老了,却依然忘不了那段峥嵘的岁月,那些泣血的故事,都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
整个采访过程都在充满着感动进行到:有的抗战老兵躺在病床上,听说要采写抗战的故事,马上来了精神,执意坐起来接受采访;有的抗战老兵病倒了,一直在家休养,躺在床上强打起精神,接受采访;有的腿不能走路了,让儿女搀扶着,坚持接受采访;有的年龄大了,抗战故事记不清了,语言表达不清了,让老伴、子女、儿媳当“翻译”,也要力争慢慢回忆那段抗战的岁月;还有的老人耳朵聋了,听不清采访的意图,索性自己讲述完参加抗战的经历。当我们让这些抗战老兵按下手印时,他们伸出的一双双皲裂的、斑驳的、留下战争创伤的手,有的手上仅剩下三两个指头,有的被子弹打得粘连到了一起,还有的用这伤残的手表演着当年怎样射击的动作,我们都不忍心看,还有的用伤残的右手庄严地向我们敬礼,我们都为此动容。后来我想,他们就是用这样一双手同日寇拼刺刀;就是用这样一双手向敌人扔手榴弹;就是用这样一双手爬上了敌人的碉堡,举起了炸药包;就是这样一双手向敌人扣响了板机;就是这一双双粗大、有力的手,就是这一双双弯曲、变形的手,捍卫着祖国的疆土,托起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从手印入手,去探求这些世纪老人独特的经历、独特的人生,一幅手印,既是个体生命密码的形象解读,也是独特人生经历的恰当注脚。每一幅手印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悲壮的经历。这些故事和经历都感人至深。
我们所采访的205位抗战人物中,有74位抗战时期的干部,有42位抗战时期的老党员,有89位抗战老兵。他们中:有党的地下小交通员高传玺;有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张景理;有喊着“打仗就得不怕死”的郭蔚华;有参加抗战的孤儿王林芝;有大辫子里藏情报的白慧敏;有身经百战的姜修良;有地下少先队员李进石;有不怕死的机枪手李焕香;有血雨腥风中的女战士季秀云;有用斗顽敌的女兵荆翠芝;有三摸“阎王爷鼻子”的史书吉;有“石雷大王”张书杰;有与军号永不分离的綦光先;有“九死一生”的王学泰;有善炸碉堡的“专业户”李言桢;有用铁锨劈死小鬼子的李修山;有头颅留下弹片70载的孙洪训;有号称胶东军区“千里眼”、“顺风耳”的张世京;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神枪手林学美……还有很多很多,一则又一则故事,一段又一段历史,一位又一位英雄的抗战老兵!
我手中的笔“唰唰唰”飞快地记录……
文友的相机“喀喀喀”不停地拍照……
我的心“砰砰砰”激动地记忆着抗战老兵经历的每个瞬间、每个细节……
记者的摄像机全程记录着一段段激动人心的采访过程……
王林芝,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招贤村人。他11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两年后,劳累了半生的父亲也撒手人寰。从此,王林芝和四个弟弟妹妹都成了孤儿。在那动荡的年代,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抚养五个孤儿,就忍痛将王林芝的两个妹妹卖掉了。1940年,为了养家糊口,年仅13岁的王林芝就跟着大人到天津铁厂当童工,到码头出苦力。这期间,王林芝亲眼目睹了日寇欺压百姓的残酷暴行,就萌发了参加八路军打鬼子的念头。1945年8月,王林芝光荣地参加了八路军。
参军后,王林芝英勇善战,在攻打山东潍县固堤据点的战斗中,他冒着敌人的疯狂射击,踏着云梯突破敌人的防线,攻入敌人的指挥所,确保了战斗胜利。在解放平度城的战斗中,他作为突击队员,抱起炸药包,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炸毁了防御设施完善的东南碉堡群,确保部队顺利解放了平度城。一次,在解放昌邑城的战斗中,我方连续派出爆破组都未爆破成功,紧要关头,王林芝冲上去,他把炸药包绑在竹竿上,在火力掩护下,匍匐爬到碉堡的射击死角,举起竹竿硬把炸药包顶进射击孔里,碉堡内的敌人拼死往外推,王林芝用两脚死死蹬着竹竿的下端,就在即将爆炸的瞬间,他猛的翻身滚开。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碉堡炸塌了一半。残存的敌人继续向外扫射。王林芝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第二次爆破,终于扫清了前进的障碍,夺取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孙洪训,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孙家汇村人。1938年,日军入侵平度后,在他村子附近的刘家庄、古岘都设了据点,在当地强掳民工,抢夺财物,激起了少年孙洪训的刻骨仇恨,他立志参军,保家卫国。为了能去当兵,孙洪训从小就跟大人学着打土枪,小小年纪就练就一手好枪法,正是凭借这手好枪法。1943年,刚刚15岁的孙洪训,就成为一名“小八路”,在中共南海司令部三营,先是给营长当警卫员,不久又担任了通信班长。
一次,部队首长命令孙洪训所在的三营支援胶县抗日武装,天亮前必须赶到胶县境内埋伏一个大坝后面,阻击日伪军进攻,全营及时赶到待命。到了清晨,发现敌情。等日、伪军走近了,营长“叭、叭”两抢,接着喊:“同志们,打!”齐向日、伪军开火,双方打得十分激烈。孙洪训凭借精准的枪法,打死了4名日本鬼子。正打得难解难分,从东南方向又涌来了日伪军的增援部队,架起了三挺机枪开始扫射,敌强我弱,寡不敌众。营长立即命令:九连掩护,七、八连撤退。这次战役,九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只有一人生存。这次战役之后,损兵折将的三营在大泽山南部再度遭遇了日军的尖兵袭击,八连又损失惨重,只有一名副连长和通讯员得以幸存。孙洪训十分沉痛地说:“眼睁睁地看着三个连的人就剩一个连了,真惨啊!”
1946年农历正月初三,孙洪训随部队参加在即墨普东作战,许世友发给部队两门野炮,野炮朝着敌人的两个碉堡开火,一炮一个,就把碉堡打倒了。孙洪训和战友们在附近隐蔽着,看敌人往哪跑,就往哪追着打。孙洪训回忆说:“大约到了半夜,突然,敌人一发炮弹打来,就什么看不见了,我就摸索着,那时指头已被打掉了两个,也没感到疼,已经疼得麻木了。指头只连着一张皮了,我一下子就把那连着的皮挣下来,接着就昏过去了,醒来后,发现被从战场上抬下来了。”采访中,孙洪训还用伤残的右手比划着当年射击的动作,坐在一旁的老伴补充说:“他的枪法挺好!即使现在,周围的老人还常夸他的枪法。”
孙洪训的头部右侧和前额也都受过伤,一块弹片还留在头颅内。我用手试了一下,觉得很硬。我便问他:“也没到医院取出来?”老人无奈地说:“我曾到解放军八九分院和其他大医院请专家检查过,因涉及生命危险没敢取。”就这样,这块弹片就一直留在了孙洪训头颅内整整70年。
老人参加过抗战,负过伤,流过血,可曾没立过功,受过奖,他说:“那时只想着打日本鬼子,就没打谱立功,就没打算活着回来。”他直到后来仍是这样,回村当了7年支部书记,抗战精神在他身上继续延续着,保持抗战精神。一生无怨无悔,甘当无名英雄,永葆老兵本色。
姜修良,山东省平度市北姜家庄村人。1948年2月,刚满18岁的姜修良就参加了八路军,刚参军就遇到了一场恶战。这年3月的一天,他所在的2营接到上级命令,奔赴招远县的塔山打伏击战。
这天拂晓前,队伍埋伏在半山坡上,天刚一亮,就发现200多鬼子乘坐4辆汽车耀武扬威地驶来。当地人进入伏击圈,只听团长一声令下:“打!”激烈的伏击战打响了。200多鬼子全部跳下车抢占地形,有些利用汽车做掩护,负隅顽抗。双方处在胶着的状况下,随着冲锋号响起,姜修良和战友们一起挺着刺刀冲向敌群,与敌人展开了厮杀。只见一个凶神恶煞的鬼子突然刺来一枪,眼疾手快的姜修良先用刺刀一拨,然后顺势向敌人捅去,刺刀狠狠地刺进了鬼子的胸膛。也就这一霎那间,另一个鬼子冲过来向他刺来一枪,他躲闪不及,前额被鬼子划了一刀,鲜血直淌。他忍着疼痛,挺枪向鬼子的心口窝刺去。那鬼子见他像疯了似地又凶又猛,吓得掉头就跑。姜修良趁机举枪叩响扳机,一枪把鬼子消灭了。此时他的脸上布满鲜血,一人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又捅死了一个鬼子。伏击战胜利了,日伪军尸横遍野。在全团庆功大会上,17岁的姜修良因一个人消灭三个鬼子而荣立三等功。由于作战勇敢,姜修良很快担任了班长。
抗战老兵的故事不胜枚举,这只是平度抗战的一个缩影,就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许许多多的抗战故事一直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抗战老兵们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震撼着我的心灵。
现代经典叙事散文:夏夜蛙鸣萤舞
前几日,我和妻子到植物园里散步,徜徉在霓虹灯映照的现河河岸时,忽然听到了绵长的小河里的蛙鸣声,还听到了不知什么名字的虫鸣声,不禁驻足静听,蛙鼓阵阵,百虫声声。此时的妻许是不以为然,而我却打趣地说:“这虫声伴蛙鸣,仿佛是植物园里的大合唱。”这久违的蛙鸣鸣声已敲开了我的心扉,勾起了我的屡屡情思,把我带到了乡村那蛙鸣萤舞的夏夜。乡村的夏夜蛙鸣、萤舞、虫飞,是记忆里永远抹不掉的场景。儿时陪伴着家人和小伙伴在大街上乘凉,听到东河里、房前屋后、田野边不时地传来悦耳的蛙鸣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我便好奇地问身旁的奶奶:“奶奶,青蛙为什么叫起来这种声音?”奶奶先是笑了笑,接着便若有所思地给我讲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河里、田野上是没有青蛙的。有一次,一个老汉和老伴过河,突遇上游来了大水,河水上涨,把老汉的棍儿和老太太的褂儿冲走了,老汉不停地喊叫着他的“棍儿”、老太太不停地喊着她的“褂儿”顺河水追去,结果,老两口都被河水冲走淹死了,最后,变成了一雄一雌两个青蛙,不停地叫着“棍儿、褂儿”,繁衍生息,青蛙越繁殖越多,叫声越来越大,才有了如今这么动听的蛙鸣。
儿时听着奶奶讲了蛙鸣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再细听分辩着青蛙叫出“棍儿、褂儿”声,还真像呢,感到更好听了,屏息静气地听一会儿,时而东河里的青蛙叫,时而附近的田野里的青蛙叫,像是蛙鸣打擂台,看谁叫得好听,叫得响;时而四周的蛙鸣声汇成一片,又仿佛是一场蛙鸣音乐会。都像,又都不是。几十年来,我一直分不清这美妙的蛙鸣声。离开乡村,离开田野,来到小城,居住在钢筋、水泥组合的空间里,也远离了蛙鸣,心中顿感怅然。回老家时,偶尔想起那久违的蛙鸣,走近记忆中的小河、田野,遍寻记忆中的蛙鸣,可小河几近干涸,田野农药味很足,哪还有青蛙的空间?哪还能听到蛙鸣?青蛙寂寥,蛙声寂寥,夏夜寂寥。乡村往日里那蛙鸣萤舞的夏夜黯然沉寂了。
在童年记忆的碎片里,乡村夏夜还常见到一种虫叫萤火虫。那可是一种精灵,就像夜空中的一道道流星,在夏天的夜空中飞舞,给寂寥的夏夜带来灿然和灵动,给闷热的夏夜带来一阵阵清风,给乘凉的大人们带来欢乐,给我和小伙伴们带来玩兴,给乡村的夏夜带来了诗情画意。寂寥的夏夜里,闷坐在大人们身边的我们,每当看一盏盏小灯笼似的萤火虫翩然飞来的时候,就会一跃而起,朝着萤火虫飞来飞去的方向,奔跑着、追逐着,身后留下的是大人们的一片欢笑声。这时的萤火虫就像故意逗人似的,一会儿高飞,一会儿低飞,我和小伙伴们就会穷追不舍,一会儿高高跃起,一会儿弯腰捕捉,直到把它捉到为止,大多时候都成功了,也有一无所获的时候,追着追着,萤火虫就远走高飞了,留下的是无奈。
捉到的萤火虫就放在手里把玩,大多小伙伴出入好奇,围上来看个热闹,起初我也不明白,萤火虫为什么跟别的虫子不一样还能发光,而且为什么在尾巴处发光?直到长大以后才明白,当年我和小伙伴很好地利用了萤火虫发光的功能。后来,捉到萤火虫后,我和小伙伴们就找来白色玻璃瓶子,放到里面,盖好盖子,等捉到两、三个后,就可以照明了。这时,我和小伙伴们一商量,咱们到长岭坡那里捉虫吧,小伙伴们总会齐声说:好!于是乎,小伙伴们一起提着盛着萤火虫的白瓶子,小跑似的走三、四里坑坑洼洼的田间路,来到长岭坡脚下的麦田里,刚站到麦田里不久,一种叫“瞎哄哄”的虫子就会朝着有萤火虫的瓶子飞,因为这种虫子只会朝着光亮的地方飞,到处瞎碰乱撞,所以叫“瞎哄哄”,也有的叫“瞎撞”,我和小伙伴们见“瞎哄哄”飞来了,伸手捉就行,有时还能飞到人身上,很好捉,一晚上能捉几十个。那时只是孩子们的一种乐趣,大人们几乎没有捉瞎哄哄的,也没有很好的照明工具,没有舍得带着手电捉“瞎哄哄”的,萤火虫就成了最好的照明工具,捉了“瞎哄哄”就可美餐一顿,萤火虫功不可没。
后来,家乡的瞎哄哄吃出名堂来了,从村里传到乡里,又从乡里传到县城里,一步步也传播出去了,这可能是家乡水土好的缘故,产生的瞎哄哄与别处不同,个头偏小,翅膀呈微红色,吃起来很香,这是别处不可比的。家乡的瞎哄哄出了名,村子里捉瞎哄哄的越来越多,太阳落山之前,男女老少提着手电成群结队地到长岭坡附近捉瞎哄哄,也成了山村黄昏一道靓丽的风景。有的捉了瞎哄哄还高价卖到城乡里的饭店、酒楼,成了“天上飞的”野味,还有专门在家乡设点收购的,每斤卖到几十元,有时出高价还买不到。在城里的上班族也打听着家乡有这种虫,下班后就开着车或骑上摩托车去捉瞎哄哄,总是满载而归,老家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年都会给我送上几斤品尝,我把它放到油锅里一炸,油锅里飘香,再一品尝,味道鲜美,好极了,嘴里品砸着美味,我在思忖着,这些都是当年夏夜里那飘舞的萤火虫引的路,这么说,萤火虫的作用还真不小呢。不止这些,萤火虫还有照明看小人书的作用,还能照亮夜行人的路。
儿时蛙鸣萤舞的夏夜是浪漫的,灵动的,美丽的,总是给我带来向往、思索和美好的回味。如今,那富有浪漫色彩的夏夜不见了,思维深处滞留的是动听的蛙鸣,眼前飘舞的是夏夜流萤。
现代经典叙事散文:彼时此时
五分钱的豆花回味无穷
我七八岁时,一碗豆花五分钱,在每个下午放学后,母亲会分发给我们姊妹三个每人五分钱去村西头喝豆花。村西头接近邻村,邻村住着卖豆花的伯伯,每天下午,卖豆花的伯伯便挑着担儿首先来到这里。因为这位伯伯待人和善,喜爱跟小孩子说笑逗乐,孩子们又最爱吃他的豆花,所以,我们亲切地称他为“豆花伯伯”。
由于村西头是最先等到豆花伯伯的地方,所以,每到下午,那里会不约而同地聚集了许许多多的男女老少。等豆花的这会儿,也往往成了人们互相打趣说笑的开心时刻。此时,老大爷们常常会找个避风向阳的墙根,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打牌、下棋;老太婆们则带着小孙儿拉着家常话,时不时彼此夸赞着对方的孩子是多么的聪明和可爱;稍大一些的女孩子们会跳皮筋、踢毽子,男孩子们则会端起一条腿玩斗鸡的游戏,还有一些俊俏的新媳妇们也羞答答地来了,等待着给婆婆端一碗热腾腾的豆花儿……大伙儿在一片愉快的活动中期盼着香喷喷的豆花。这时,常常会有些急不可待的孩子跑出村头为大伙儿“打探消息”,及至他们眺望到豆花伯伯那熟悉的身影时,便兴奋地叫个不停:“豆花伯伯来了!豆花伯伯来了!”
等不及豆花伯伯放稳担子,大伙儿便一窝蜂地围了上去,这时,豆花伯伯会笑吟吟地说:“别急!别急!都就下,都就下(都蹲下的意思)”。于是,大伙儿便会很有秩序地蹲在地上,等着豆花伯伯逐个儿送上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豆花。接到豆花碗的孩子们会一面轻轻地翻搅着,一面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送到嘴边。此时,大伙儿吃着润滑香嫩的豆花,犹如品尝着极其珍贵的尤物,生怕狼吞虎咽会叫人浅尝辄止,又无法感受到吞咽时的那种舒心与畅快。
虽说豆花吃完了,可是意犹未尽,仍然令人回味无穷,眼看着豆花伯伯做完了这拨生意又赶往下一条街道,小孩子们还恋恋不舍,非得跟着豆花担子再跑几条街,大伙儿边跑边跟着豆花伯伯喊:“煎豆花……煎豆花……”,好像香喷喷的豆花永远是他们最美好、最幸福、最快乐的期盼。这种香味飘逸至今,似乎再没有什么味道可以与之媲美了……
舍不得花六角钱吃碗臊子面
上了初中,我寄宿在县城学校。那时学生灶上一碗二两的素面是四角钱,臊子面是六角钱。
我是最喜欢吃臊子面的。然而,八十年代的乡村人家依然很贫困,生活也相当拮据。虽然我的父母很勤劳,除了种庄稼外,还养些猪和鸡。但这些仅仅能满足我们的衣食温饱,除非逢年过节,母亲才破例做顿臊子面慰劳慰劳全家,平时呢,吃臊子面几乎成了一种奢望。况且,一直在这样一个省吃俭用的家庭里长大的我,怎么会不顾父母的辛劳而大吃大喝呢?因此,每到学校开午饭的铃声响起后,我常常会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不吃吧,臊子面太香、太诱人;吃吧,一想起我那老实巴交的父亲还得拼命养活我们姊妹三个,自己来县城上学已经给父母额外增加了负担,这样想想,真是于心不忍。多少次的挣扎之后,我还是决定克制自己,拒绝诱惑,不乱花父母一分钱。于是,我只好买一碗二两的素面凑乎一顿。如果肚子还有些饿的话,就再买二角钱的半个馍填饱肚子。
下铺的室友满脸是柴草渣儿
我十五岁那年考上了县高中,我们那个班二十几个寄宿生(男生)住在一个集体宿舍里。宿舍是上下两层的通铺,统一的木板床。夏天热了,我们打开南北通透的两扇窗户,倒也不觉得太热,可一到冬天,凛冽的西北风吹得玻璃窗呼呼地响,寒流似乎无孔不入地注入室内,真叫人难以忍受。即使给两个玻璃窗都糊上厚厚的一层报纸,也抵不住寒气侵饥。那时,宿舍内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电源插座,我们没法使用电褥子。有些学生就使用热水袋暖被窝,将就着睡下,可我却偏偏特怕冷,每晚一触及冰冷的被窝,就冻得浑身直打颤,手脚也冰凉,以至于无法安睡。
一周回家后,我将自己的苦衷告诉父亲,父亲说:“我给你扎个草垫子准御寒!”还好,周末那天天气晴朗,父亲晾晒了一院的麦秸秆,每过一会儿就翻动一次。等到下午,麦秸秆基本上晾干了,父亲先拣出长些的秸秆一束一束地捋平,再拿出四五根铁丝上下穿梭,齐头并进地编制起来。在父亲的手下,一束一束的麦秸秆聚少成多,连成一片,眨眼间,一条两米长、一米宽、四公分厚的草垫子就编成了。初步编成的草垫子外围有点不齐整,麦秸秆有长有短。父亲便从厨房拿来菜刀,三下五除二就把外围切得整整齐齐,这样,一片橙黄色的长方形草垫子便大功告成了。随后,父亲用自行车带上草垫子和一条厚褥子,我则骑一辆轻便自行车紧跟其后,我们父子二人一边说话,一边驶向学校。
约莫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学校宿舍。父亲把原先的褥子揭开,先把草垫子铺在床板上,再往草垫子上铺了厚厚的两层褥子,之后,又铺上床单,加盖上一条棉绒绒的被子,如此这般,一个绵软、舒适而温暖的窝便形成了。自此,我晚上睡觉再也不觉得有多冷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逢起床后,我便发现睡在我下铺的室友满头满脸都是柴草渣儿,连他的被子上也不例外。大伙看着满头满脸是柴草渣儿的室友,不禁哈哈笑了起来。而此时,一两个室友打抱不平似的,“一本正经”地朝我喊:“小吴,你难道晚上不睡觉,一直蹲在上铺撒麦草了吗?你呀,以后晚上睡觉安分些,嘻嘻……”闻听此言,大家又是一阵哄笑。我则不好意地走到那位同学面前,一边说“对不起”,一边帮他捡起那些草渣儿。而我的那位同学则很大度地笑笑说:“没事,没事。”
如今,家家户户都变得富有了,每每看到正上小学的女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时常不忘向爸妈索要零花钱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成长的情景,也不由得想抓住时机对女儿进行一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我们小时候哪有你们现在这般幸福,吃都吃不饱……”我的话才刚起头,女儿便立马打断我,似乎很腻烦地回应我一句:“时代不同了,难道你要我生活到以前去吗?”我哑然,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