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萱落水受寒,加之心头痛郁,生了一场大病,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张家夫妇听闻施家姨娘被抢,未来媳妇儿溺水生病,常遣人来送药送汤,张圆还偷偷来看她,宽慰她:;甜姐儿放心,姨娘定能找的回来。;
她病弱畏寒,初春里还穿着月白的毛绒小褂,雪白的兔儿毛绕着领口和袖口,看着分外的娇弱,斜斜的倚着月洞门和他说话,脸色苍白,怯怯问他:;圆哥哥会不会因此嫌我?;
;怎么会呢。;他柔声道,;我打心眼里心疼妹妹,恨不得亲自替妹妹生这场病。;
再一个多月后,暖春三月,檐下燕子啄泥筑巢,施家的大哥哥施之问从两广回家来。
堂上坐了个极清俊斯文的少年郎君,小郎君尚未及冠,才十九岁的年纪,春柳一般青翠挺拔,瞧着极有担当志气。
他将手中茶碗搁下,笑吟吟抬头看她,一双偏冷的狭长丹凤眼却丝毫不见寒意,温煦的眼神比暖春更熨帖。
※※※※※※※※※※※※※※※※※※※※
下周一开始更啦~
市井生活,家长里短,重点全在男女主的对手戏上,口味会比较重,新尝试,不敢说会好看。。。
and男主是个大渣男,洗不白的那种,洁党打住~
江都城南哨子桥下有施家宅,黑瓦粉墙,朱门绿柳,占地颇阔,主家经营着两间生意兴旺的生药铺和绒线铺,每日里有三四百银子的进账,虽称不上大富大贵,却也是衣食无忧,穿金戴银。
三年前施存善因病故去,留下了两房妾室,四个孩儿,长子施之问是已逝正妻吴大娘子所生,两房妾室里,王妙娘生了温萱、喜哥两个孩儿,李桂娘只有云绮一女,因主母早逝,三个孩子现都养在施老夫人膝下。
父亲亡的那年,施之问只有十六岁,正是个读书郎,不精世事,闻得父亲噩耗,从书院归家来,见家里挂起白幡,施家没有本家帮衬,家中俱是妇孺弱小,里外都要他出面打点,整个家里忙哄哄乱糟糟,正做水陆道场时,家中铺子又生枝节,原来铺面里伙计见主家亡故,多少起了些歪心思,趁乱做乱,绒线铺里的伙计挟着购生丝的千两银票逃的无影无踪。
这时家中又有客来,施老夫人姓蓝,娘家有个壮年侄子名唤蓝可俊的,在瓜洲开了个香火铺,因经营不善,日子过的颇为拮据,听闻表哥病逝,施家满堂妇孺幼小,缺个顶梁的男子,故带着一家妻小,言语上只说帮衬丧事,往江都来投奔施老夫人。
施老夫人丧子之痛未解,见侄儿一家来慰问,蓝家夫妇两人惯能哄老夫人说笑解忧,蓝家又有三个孩子,成日家里头热闹极了,施老夫人便招揽侄儿一家住下。
于是施家三进院落里,后罩房俱挪出来,住了蓝家几口人,施老妇人带着喜哥儿,搬进了正房,两个姨娘住了东西偏厢,温萱和云绮占了园子西侧的小绣阁,园子东侧有个单独的阔绰小院子,指给了施之问,以后娶妻住家,亦是相宜。
蓝可俊在施家落了脚,往后再帮着照顾施家的铺子,常和铺子里的伙计管事打的火热,施老夫人原想着施之问聪颖机敏,热孝之后,仍要送他去书院念书,以后好挣个功名,谁想他脱了孝服后,弃了学问,钻进了账房,管起了自家两间铺子,自此走了经济之道,养起了阖家上下几十口人。
去岁秋,施之问和蓝可俊往两广去贩药材,回程又在闽地吴越采买茶叶锦缎,因着国丧耽误了不少时日,施老夫人早已是心急如焚,翘首以盼。
守门的老苍头半夜被喊醒,开了家中大门,数人静悄悄入了府,没有惊醒家眷,施之问回自己房中歇了两个时辰,晨起就来主屋拜见祖母,施老夫人见到大孙儿突然归来,喜不胜喜。
正堂地上摆了不少漆木箱笼,正是施之问和蓝表叔从南方带回来的一些土仪,干果蜜脯、根雕泥塑,俱是些新鲜有趣的小玩意,细眉细眼的桂姨娘和云绮正坐在椅子上把玩一套竹雕八仙过海摆件,施老夫人搂着喜哥砰砰敲着个牛皮绷的小手鼓。
温萱见家中诸人都在,都一一问了好,又见堂上的年轻人对她暖意微笑,袅袅上前给施之问敛衽:;少连哥哥。;
相关Tags: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