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Psychiatry:记忆再巩固干预对恐惧症长期疗效的关键作用
时间:2025-01-13 19:52: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恐惧症的治疗传统上依赖于认知行为疗法(CBT)中的暴露疗法,这一方法被认为是治疗焦虑障碍的“金标准”。然而,尽管暴露疗法的初始治疗效果良好,但许多患者在离开治疗环境或面对高度压力时仍然容易复发。这种复发可能是由于暴露疗法仅通过创建新的抑制性记忆与原有的恐惧记忆竞争,而未能改变恐惧记忆本身的性质。近年来,记忆再巩固干预作为一种直接改变恐惧记忆的新方法受到关注,然而其在临床恐惧症中的效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聚焦于记忆再巩固干预后重新接触恐惧刺激的作用,探讨这一环节是否必不可少以及最佳的时间窗口。
本研究招募了69名符合DSM-5蜘蛛恐惧症诊断标准的成人参与者,随机分为三个组。所有参与者在实验中接受了“记忆再激活”程序,即短时间暴露于蜘蛛(如观察一只狼蛛的移动)以触发恐惧记忆的非稳定状态。其中两组参与者在再激活后分别接受了普萘洛尔(β受体阻滞剂,用于干预记忆再巩固过程)或安慰剂,另一组则在延迟四周后才进行行为接触任务(BAT)。研究主要通过行为接近任务和蜘蛛恐惧自我报告问卷追踪参与者的恐惧减轻情况,并在干预后持续观测一年。
图1:研究假设的示意图
在短期内,无论是干预组还是安慰剂组,参与者在暴露后两天内均表现出显著的恐惧缓解,表明短时间内恐惧行为的改善可能受益于实验本身的心理期待效应或单纯的暴露效应。然而,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仅在干预后两天内重新接触蜘蛛的参与者才能维持显著的恐惧缓解效果。这组参与者不仅在行为上更愿意接近蜘蛛(如触碰狼蛛),其自我报告的恐惧水平也明显降低,且这一效果在一年后依然存在。相比之下,未及时进行行为接触的干预组(四周后接触)并未表现出同样的长效改善,显示重新接触恐惧刺激的时间窗口可能具有关键作用。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重新接触恐惧刺激对于改变参与者对蜘蛛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至关重要。这一过程可能提供了重新评估自身能力和恐惧刺激安全性的机会,从而巩固记忆再巩固干预的初步效果。相较于仅依赖药物干预或单纯的再激活程序,这种行为接触似乎是促成认知转变和长期效果的重要环节。
研究还发现,安慰剂组同样在短期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恐惧缓解,这可能归因于心理期待效应或暴露效应的作用。然而,在长期随访中,安慰剂组的改善效果逐渐减弱,表明单纯依靠心理因素无法实现持久的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挑战了一些关于记忆再巩固干预的传统假设,即单次药物干预足以改变恐惧记忆的观点。结果显示,实际的行为接触在干预后可能是触发认知转变和巩固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
图2: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临床恐惧症治疗中的多层面机制。恐惧记忆的削弱不仅需要干预期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还需要在干预后的实际体验中通过行为接触来完成认知和情感上的转变。这一发现为改进现有的记忆再巩固干预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即结合行为测试与药物干预可能是实现长期效果的最佳策略。同时,这也提醒临床实践需要更关注恐惧记忆的多维度更新,而非仅依赖于单一的干预手段。
原始出处:
Jacqueline Peters et al. (2025). "Re-encountering the phobic cue within days after a reconsolidation intervention is crucial to observe a lasting fear reduction in spider phobia." Molecular Psychiatry.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4-02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