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并购“后遗症”爆发,光正眼科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4-02-07 17:30: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截至2024年2月6日,光正眼科(002524)股价报收3.97元,动态PE高达148倍,相对于其高企的动态PE,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股价走势就显得尤为讽刺。再观“眼茅”爱尔眼科(300015)动态PE仅32倍,其他眼科同行上市公司的动态PE也都仅仅在25倍左右。
光正眼科何德何能,竟能“享受”如此高的市盈率?
细究就会发现,高企的PE和暴跌的股价背后,是光正眼科野蛮并购后产生的一系列“后遗症”集中爆发的表现。
眼科医疗因其高成长和高壁垒带来的广阔市场,素来都被资本追捧为“黄金赛道”。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逐年攀升,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龄化眼病需求,推动眼科医疗高速发展。据统计,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行业规模从2015年507.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25.7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563亿元,2020-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国内眼科医疗市场持续高速扩容的背景下,爱尔眼科等上市公司都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赚得盆满钵满,光正眼科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据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光正眼科营收8.27亿元,净利润1,043.59万元,同比下滑92.11%,扣非净利润仅仅280.04万元。
如此火爆的市场,光正眼科却交出一份如此差劲的业绩,真是令人唏嘘,而导致光正眼科如此糟糕现状的,是其野蛮并购带来的“恶果”。
2010年12月,以钢材发家的创始人周永麟带领光正钢构成功上市;2013年通过收购和增资方式控股庆源管输,光正钢构更名为光正集团,开始布局天然气市场;2018年及2020年,通过收购新视界眼科,光正集团更名为光正眼科,周永麟带领公司跨界进军眼科市场。
然后,光正眼科野蛮并购之后,“后遗症”逐步爆发。
首先是业绩不及预期,导致新老股东对簿公堂。因新视界眼科未能兑现2019、2020年的业绩承诺,光正眼科要求新视界眼科、林春光等多位原股东支付业绩承诺补偿款合计约3.85亿元;同时,新视界眼科原股东提起反诉,要求光正眼科支付拖欠的股权交易款合计3.13亿元。根据2022年一审判决显示,光正眼科没能如愿拿到业绩补偿款,新视界眼科原股东剩余的股权尾款,也仅有1亿元获得法院支持。这一仗,似乎没有赢家。
其次是巨额商誉带来的持续负面影响。据公告显示,光正眼科收购新视界眼科形成的商誉账面余额高达4.93亿元,也正是巨额商誉,使得这几年光正眼科未能在高速发展的眼科行业如鱼得水,却仍在为扣非净利润转正而努力。2022年,光正眼科计提商誉减值1.29亿元,造成扣非净亏损2.9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正眼科仍有3.79亿元的商誉。
第三是高企的偿债压力。并购后业绩不达预期,光正眼科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都面临重重压力。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正眼科资产负债率高达81.42%,远超同行,其中流动负债占比高达60%以上,抗风险能力尤为脆弱。而控股股东大幅质押股权、光正眼科频繁为旗下公司授信担保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第四是并购后整合不力带来“恶果”。新老股东矛盾爆发后,作为眼科运营的核心资产,新视界创始人林春光在三年业绩承诺期间辞去重要职务、不断减持离场,光正眼科的整合能力可见一斑。作为光正眼科的“预”并购企业孵化平台,截至2024年1月,北京光正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光正”)涉及法律诉讼多达74项,并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如此可见,光正眼科野蛮并购后,只剩一地鸡毛。
或许是急于证明自己,光正眼科董事长周永麟甚至犯下低级错误,在元旦致辞中公开透露,“2023年全集团营收超11亿元”,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如果说光正眼科屡次踩中风口成功转型,是凭借着好运气,那么其并购后运营水平低,则是真实地体现出其管理水平实在太一般。
光正眼科野蛮并购后的种种“后遗症”,正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和能力,从18块多一路暴跌至不足4元,股价的大幅下挫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光正眼科管理层的信心,道阻且长,这一次,光正眼科还会有好运气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