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普会丨美柏资本戴有文:揭秘中国药企License in、License out火爆背后逻辑
时间:2021-09-30 19:21: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中国医药政策的改革,创新成为主旋律。在医改、药改的推进下,近些年来,医药企业License in、License out火热,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目前已有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再鼎医药等一批生物科技企业(Biotech)成长为生物制药企业(BioPharma),其中项目许可引进(License in)功不可没;同时,由于中国Biotech技术企业多,但中国医药市场只占全球市场的10%,在国内支付体系等种种综合原因之下,以海外技术授权(License out)形式为主创新药出海也正在兴起。
当前我国药企License in、License out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是怎样?火爆背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中国创新药License in代表企业再鼎医药,其模式能否复制?License out爆发,本土药企该如何做?其中又有哪些全球商业化的例子比较成功和值得借鉴?在2021年西普会上,美柏资本合伙人戴有文向新浪医药(sinayiyao)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01集采等激发License in潜力,再鼎模式难再复制
截止到今年8月31号,在License in领域,今年官宣的跨境交易已有90笔,加上2020年的137笔,两年加起来占了过去6年的50%。到今年年底,预计可能会有至少超过140笔。
医药跨境License In TOP 10(按公布首付款)
戴有文介绍,License in比较火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传统药企来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集采,尤其是集采中未中标的企业,如华东医药的阿卡波糖、恒瑞的造影剂产品碘克沙醇等,对公司的影响较大,也推动了两家企业近期的频繁项目引进。
由于转型需要,企业对License in从原来的不关注到积极参与,尤其是从2017-2018年开始,企业开始不断强化BD业务,企业也从销售驱动型向产品驱动型转变。当前环境下,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再多的销售团队也做不了。
另外,对于其它的创新药企而言,从2016年、2017年,甚至2018年全面做创新和投资才真正火起来,其中“VIC”模式,即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和合同制研发服务机构三者结合开发新药,充分推动了创新药企的发展。首先是Venture Capital资金到位,另外是CRO(包括药明生物、药明康德还有泰格医药等订单量逐年增加),VIC里面最后就剩下IP,IP其实就是产品,包含外部引进和自主研发,前者时间上更具有优势。
进一步看中国的License in特点可以按照传统药企和创新药企分为两类。传统药企一般都希望寻找中后期产品,最好是海外已经上市的或者三期项目,以科室及销售队伍为中心;对于创新药企来说,一般也都是上临床,临床一期、二期,创新药企更多是偏向于分子层面而非销售队伍层面,也更强调靶点协同,如PD-1联合疗法,而技术平台是两类企业都关注的项目类型。
在这当中,再鼎医药算是先行者。再鼎医药于2014年创立,仅仅三年就实现了上市,从2017年到现在4年,有许多企业都在学习和效仿再鼎模式。其中有两家企业跟它很像,一个是欧康维视,另一个是云顶新耀。
不过,戴有文认为,再鼎的模式也很难再被复制和超越了。“一个是人的原因,像再鼎医药创始人杜莹博士这样背景的人很少;另一个是时间,这个时间再去做同样的事情已经过了那个热点。主要是在这几年License in中,大家都在挑项目,真正好的项目已经不那么容易谈下来了。”他指出,最近海和在科创板被否,也反映出行业的监管在变化,对biotech来说,能否上科创板,主要是在于企业有没有真正的符合临床价值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这个风向已经在发生改变。
同样对于行业对License in模式产生质疑,是否已经不可行了?戴有文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资药企BD(商务拓展,Business Development)是中国BD最早的雏形,目前每家外资药企在中国的BD团队也有一定的规模,可见他不是新兴的一个职业,License in已成为企业获取资产新常态,以辉瑞TOP10药物为例,有6款并购,1款引进,1款共同开发,1款自主研发。中国BD作为新成长的职业,未来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但是随着未来创新药投资趋于理性,BD行业也会有一轮行业洗牌。
02“出海潮”兴起,License out将比License in更火爆
随着一批中国本土创新药企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自主研发创新药被全球其他公司认可。
同时,由于近几年国内研发成本的急剧上升、同靶点候选药物竞争白热化、医保谈判降价压力,一款新药在国内研发上市后的回报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而中国的创新药市场仅占全球约10%市场。中国本土创新企业要在全球药物创新中拥有话语权, 可以预期未来“出海潮”将成为趋势。
据统计,2007-2020年License out一共交易100笔,2020年以来一共交易67笔,超越往年之和,占13年来总和的67%, 其中2021年截至8月31日,交易数量接近2020全年总数。
医药跨境License Out TOP 10(按公布首付款)
在戴有文看来,中国医药国际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0研发国际化。包含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如企业到波士顿、加州、瑞士巴塞尔等成立医药研发中心,诸如恒瑞、复星、石药等。另外则包含人才引进来,产品引进License in等。
2.0产品国际化。产品国际化狭义来讲,其实就是License out,企业把产品卖出去。再细分的话也分为三类,一是工业领域的外部授权,如创新产品卖给像诺华、礼来等MNC,产品可能还没上市,企业把权益给到MNC,MNC再将这个产品在海外上市;二是商业领域的产品授权,企业将获批上市的产品进行商业领域的产品授权给海外经销商,如CVS、沃尔玛等;三是海外设厂,最早出现在原料药或者一些制剂公司,一般往第三世界,东南亚、非洲或者往中亚地区,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方,因为当地有一些国家政策,主要是生产原料药、仿制药等。
3.0销售国际化。简单来说,辉瑞在中国有8000名员工,赛诺菲在中国有6000名员工,或许有一天百济神州在美国有2000人,恒瑞在美国有3000人。在今年恒瑞8月20日半年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孙飘扬提到,恒瑞未来肯定是要做国际化,国际化不一定是卖自己的产品出去,他更倾向于走一条“恒瑞式”的国际化路子,即“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销售”。
在戴有文看来,药企要想License out,第一个核心要素是产品自身一定要足够的硬,靶点最好是全球的TOP,尤其是MNC在做,如罗氏在做,除了罗氏就是这家企业,那这种产品会非常抢手;二是需要有专业的BD能力,当前行业快速发展,大部分中国医药企业不具备完整的BD体系或人力配备,且无第三方机构围绕客户国际化BD需求提供全流程支持服务。这当中需要有专业的BD人才或是团队指导企业项目的License out。
目前工业领域的License out,他认为比较成功和能够借鉴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礼来和信达的交易,去年8月份,信达把自己的PD-1卖向海外,首付款是2个亿美金,8个亿美金的里程碑付费,总的加起来10个亿美金。
另一个是加科思和艾伯维,这笔交易是去年6月份做的,加科思授权的是在研项目SHP2抑制剂。这笔交易的首付款只有4500万美金,看起来不高,不是很吸引人,但是后面有8个亿美金的里程碑,且协议里面提到的销售分成是百分之十几,这也就是说它未来在销售没有投入任何费用,就可以拿到百分之十几的净利润,这个通常叫用净销售额的收益分成。对比艾伯维全球销售额90亿的一款BTK抑制剂,加科思这款药物预计销售比例分成大概能达10个亿左右。
未来中国药企的License out项目会越来越多,中国的biotech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卖向海外,这里面有自己的商业能力不够的原因,也有外部企业有这个需求的原因,未来会成为一种趋势。“License in是一直在买,可是买东西总归会越来越少,但License out只要去做,东西会越来越多”。戴有文表示,未来中国医药企业License out肯定会很繁荣,并且甚至会超过License in。纵观各行业发展趋势,中国医药行业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无论License in还是License out,医药的国际化合作将成为新常态。
来源:新浪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