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桃花源记》主角:突破自我现状限制
时间:2021-09-13 14:11: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桃花源记》剧照
舞剧《桃花源记》剧照
舞剧剧照
舞剧剧照图
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桃花源记》,于2016年8月8、9号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画面设计清雅别致,演员动作优美感人,受到了观众们衷心的赞美。近日,舞剧中“渔郎”扮演者潘永超饰,“桃花”扮演者何君,分别接收专访谈从排练初期到汇演一系列感受。
舞剧《桃花源记》以田园诗人陶渊明弹奏无弦琴开篇,将陶渊明对世事烦恼的疏解与渔郎不幸的遭遇及其偶遇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传奇经历进行融合,使人们通过该剧可以体味到当时民生的艰难以及追求自然和谐理想社会的深层表达。区别于传统舞剧的是,该剧肢体语言上大胆求变创新,人物刻画上力求形神兼备。优美的舞姿、绚丽的灯光、唯美的画面……让首都观众如痴如醉。
从灯服道效到编排,《桃花源记》无疑是非常淡雅清新的一部剧,除了结构的创新,编导是从很多细节的处理上花了心思的。每一个剧中的人物都有其特定性格,包括群舞,是一个整体又独具特性。除了对舞蹈专业上的严格要求,对戏和人物情感更是剖析地非常细腻。
男主角“渔郎”潘永超:0失误而不懈努力
舞剧《桃花源记》中男主角“渔郎”扮演者潘永超,从最初接到湖南省歌舞剧院邀请,到孤身一人来到湖南,知道自己将在作品中饰演渔郎这个角色的时候,坦言心里是打鼓的,因为按照自己曾经排演过得作品,是没有一个题材和桃花源记相似或雷同的。在剧中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且演员分别饰演的角色没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之分,无形之中就给作品在编排和表演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误入桃花源后,发现了理想主义和现实生活美好的追求不是空想,是存在的,再走出桃花源后,想要再次寻找桃花源但未能如初寻找到桃花源作为主要线索展开的故事情节,让舞者在对角色的饰演上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潘永超称“舞者最擅长的就是用肢体发声,但在排练中,怎么去设计动作,怎么去刻画人物是非常有讲究的,导演编舞时用到很多舞种的动作语汇,演员如何把导演的想法消化到舞蹈动作和人物塑造上,这个也是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挑战。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一点一滴的努力就慢慢找到人物的感觉,在动作完成的质量上还要提高难度,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感点的爆发都要拿捏的非常到位才可以成功的塑造一个活生生的渔郎,让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才得以用这种肢体艺术呈现的淋漓尽致。到演出前的准备,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每一个人的汗水,泪水的付出,在这个舞台上,才最后得以体现,每一个舞者和工作人员都在为了一个0失误而不懈努力。”
女主角“桃花”何君:突破自我现状和限制
“我所理解的桃花是一个在与世无争、无限美好的环境下成长的姑娘,所以内心是纯净善良的。情窦初开的桃花绮思柔语,织就纺线比嫁衣,直到偶然遇见一见钟情的渔郎,和渔郎坠入爱河,最后不得不无奈地分开。桃花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如其名,它象征着春天、爱情、美颜与理想世界;她不只是一个与渔郎相爱的女子,也是陶渊明一个美好理想的化身。”——女主角何君是这样来诠释这个角色的。
舞者何君谈起了创作过程,“知道自己要跳这个角色时更多的是意外和担心。我个人性格是比较内敛沉静的,并不是活泼开朗或娇柔小巧的类型。一开始根本进入不了角色。所以每天会暗示自己,我就是桃花;晚上躺在床上回忆每一个诠释角色的过程;看影视表演的书籍;虽然这样并不知道会有多大用处。但总会想各种办法去突破自我的现状和限制。
这台剧对于我个人最重要的是成长,无论是在心理抗压上还是专业上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而它对于所有人不只是作品成功这一个结果,在进行的过程中它都在促成各个方面的结果形成,比如我们这个团队因为经历了从创作到瓶颈,最后突破、成熟这个艰难不易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也让演员们可以在一个更好的平台展示自己。就好像一棵树的成长不只是结出丰硕的果实,它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块乘凉的好地方,一个天然供氧的绿色使者。当然,大树的成长背后是所有人付出心血去浇灌和培育的,从领导到后勤、编导、演员,台前幕后的每一个人都为这台剧付出了全部真心和力量!特别是最后呈现出来的两段双人舞中每一个托举都有数十个前身,每一个前身都要不断尝试,在长时间练习一个动作的时候身体的一部分是会反复摩擦,淤青、破皮、流血、结痂、再磨破,要在这样的循环下直到熟练。而熟练后也可能消失在每一次修改排练中。其实这都是每个舞蹈作品创作的必经阶段。导演和演员都是在为最佳的作品而努力。
从剧本定稿,到进入主创研讨,直至排练演出,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据了解,舞剧中有一段纺线舞是由12位女演员全程拉起有弹力的绳子配合跳完的,因为对配合的默契度要求非常高,稍不小心就会缠住,同时还需在每一根绳子拉扯的力量中从容平稳得表现人物情感,对于舞者来说是一个考验。这也需要在所有舞者的配合中反复练习和配合。舞剧《桃花源记》以陶渊明和老年渔郎种下桃核后舞台顿显桃花璀璨的细节,浪漫地掀起了该剧的高潮并完成了勇于追求梦想和劳动创造美好的主题,而后以陶渊明在桃花盛开的树下弹奏无弦琴,完成了听似无声却是磅礴之声的艺术意境为结束。(摄影:刘海栋)
资料:
潘永超:空政文工团演员,曾多次参演军内外重大文艺晚会;执教过国家体操队及国家艺术体操队;曾获得过荷花杯现当代舞蹈比赛金奖,荷花杯舞剧舞蹈诗表演金奖,全军舞蹈比赛二等奖,CCTV电视舞蹈大赛演员季军,代表作舞蹈《古镇情》《喜雨》《瞿秋白》《一起飞》等。舞剧舞蹈诗《红梅赞》《我们的天空》《徽班》《太极传奇》《泥人的事》《金陵十三钗》《以梦为花》《桃花源记》《方圆》《丝路花雨》等曾荣立军队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何君:任舞剧《温暖》“妈妈的天”主演,获2012年第四届中国湖南艺术节个人优秀表演奖,获2015年第五届中国湖南艺术节个人优秀表演奖等。曾参演作品:舞剧《温暖》;舞剧《桃花源记》;舞剧《湘女》《南风》《天山芙蓉》《王昭君》;中国歌剧院歌剧《图兰朵》湖南省歌舞剧院歌剧《茶花女》;舞蹈《荒漠行》《袁隆平的梦》《龙飞凤舞》等。
(责编:羊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