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高分纪录片 让我们深思疫情和未来
时间:2021-05-20 19:00: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国抗击疫情的斗争也处于关键阶段,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我们曾经历过多起肆虐的流行病,这些疫情串联起来的不仅仅是人类历史上悲痛的过往,还有无数医护工作者抗击病毒的无声史诗。 1月22日,Netflix最新上线了一部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暴发》(以下简称《流行病》),这部豆瓣8分的纪录片可谓播出得“适逢其时”。《流行病》并不是在宣扬流感可怕的致命性,而是在记录各方人士与病毒作战的勇敢,从公共健康防御体系、医疗救治、病毒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解析流感,试图让人类学会重视流行病,并采取措施规避下一次的危险。就像纪录片中所警示的:“当提及又一次流感大流行时,问题不在于它是否会发生,而在于它何时发生。” 阿尔贝·加缪在其经典之作《鼠疫》中说,“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如果缺乏理解,好心能造成和恶意同样大的危害。” 所以,在我们攻克难关之际,不妨看看这部纪录片,深思疫情和未来。 疫情最大的挑战是轻慢 《流行病》一共六集,由五位不同的导演分组制作拍摄。他们选取了全球不同地区和领域的人物视角,将他们平行串联在一起,试图说明人类与流感病毒的作战,是一场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不懈的历程。 纪录片中的“主角”有致力于建立全球防御系统的流行病预防专家、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内科医生、在全世界追踪病毒源头的“病毒猎手”、俄克拉荷马州乡镇医院唯一的医生、希望研究出“全能流感疫苗”的研究员、医疗救援队负责人以及流感病患等,他们基于自己的角度而与流感进行顽强对抗,有成功、有希望,但也有失败、焦虑和死亡。 《流行病》致敬了各个国家抗击流感的无名英雄们,了解他们为阻止下一场全球疫情的爆发所做出的努力,也在警醒所有人,当流感发生时,不要再以为这“只是一场流感而已”。片尾的字幕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流感会杀死数亿人,但大多数国家对此依然缺乏准备,对抗此项威胁的措施也缺乏投资 。 《流行病》中讲述的一个令人无奈的事实是,面对疫情,太多人却抱有“无知的乐观”。 纪录片一开始,便介绍了1918年的一场全球流感——“西班牙流感”。1918年一战结束,西班牙的流感病毒就尾随着这些一战的返乡人流传遍了世界各地。短短18个月,近10亿人被感染,而当时世界人口也仅有18亿,最终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数约5000万到1亿人,这一数字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总数。在专家看来,“西班牙流感”的阴影并未退却,非典、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症、印度猪流感、禽流感在攻击着人类的薄弱环节。 事实上,除了天花,人类从未真正消灭过任何致病病毒。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病毒或细菌就会席卷全球,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从鼠疫、霍乱、上世纪初的流感,到今天的非典、猪流感、禽流感……与病毒作斗争是人类的常态。 可是至今,大众依然低估流感的可怕,一般人都觉得只要吃点柠檬、姜黄、蜂蜜,多喝热水就可以康复。正如2018年捐出1200万美元研制“万能流感疫苗”的比尔·盖茨说:“很多医务人员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了流行病控制和预防的事业中,但最大的风险是,面对流行病,普通人从来都没有准备好。”而《流行病》希望告诉大家,面对流感时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要麻痹大意,流感病毒的变种几乎无穷无尽。 医护人员更需要呵护 《流行病》中有一段医院演习的情节,从如何穿防护服,如何应对重症病人,到整个医院如何调动人员、物资,整个流程都要熟悉、准确,这样疫情爆发时,才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 在演习中,有护士看到推门而入的急诊病患,第一反应是先帮其插入导管,然后再穿防护服,她们说:“在我需要换上防护服的外袍时,病人急需插管怎么办?”对于医护人员的献身精神,演习组织者赛拉告诉她:“面对重症呼吸道疾病,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好,你怎么去保护别人?” 对于医院来说,抢救流感病人时,还要涉及如何调配人员、物资,如何安置重症病人,这一切的流程需要形成条件反射的迅疾反应,才能够应对看不见的病毒凶手。 无论是在相对富裕的美国或是人口密度稠密的印度,医疗准备永远是不够充足的。全球医务人员都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努力救助每一位病人,医者的伟大是共同的。 《流行病》中,医生们在面对高传染性的流感病人,没有任何的逃避。在劳累几天之后,病情终于得到控制,疲惫的医生对着镜头说:“消除他人的病痛,让我非常快乐。” 《流行病》也指出了美国基层医疗机构的缺失,全美已经有超过100家乡村医院关闭,另外还有700家有关闭的风险。片中某位美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官员说,“我们在生物防御领域投入的钱,只能建造半艘航母;但因为生物防御问题死掉的人,却比上世纪所有战争加在一起杀死的人都多。” 纪录片中,女医生霍莉是美国一个小县城的唯一医生,这个医院为附近村庄的9000人提供医疗服务,她基本24小时都要在医院里工作。霍莉在治疗流感时被传染,作为这家乡村医院唯一的医生,在刚刚好转时,她又要连续值班72个小时,霍莉与丈夫的婚姻也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因为她的超负荷工作让她对家庭完全忽视了。她在诊所醒来,在诊所吃饭、睡去,健康也在不断消耗。最终,她还是放弃了年轻时就存于心底的乡村医生的梦想,辞掉了这个工作,搬回了城市之中。 印度医生维杰的故事也很感人,他每日深入到危重病房中,会用“你要勇敢”“我要让你从这里走回家”“你还要参加婚礼呢”来鼓励病人。当患者因为流感综合症而去世时,他会流下泪水。维杰说:“治愈十位病人的欢乐也抵不上失去一位病人的忧伤。”为此,他每天都要在神龛前祷告,希望神明帮他治好病人。 病毒大多寄生于禽类身上 《流行病》第一集中,纽约市卫生与医院特殊病原体项目的高级主任、赛拉·慕达德医生那句“下一次疾病流行,只会是时间问题;我们不知道会在哪里如何发生,但肯定会发生”有着警醒人类的启示,而这,其实也是纪录片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专家们强调,大众不要误以为流感只是季节性的,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能够威胁到人类物种生存的新流感变种。 纪录片中的专家表示,在1918年,超过5000万人死于流感,但那时候连飞机都没有,也没有人每天都从一个国家赶往另一个国家,没有养着数以千计的猪和鸡的工厂化农场,但现在都有了。可能下次疫情爆发,会有数亿人死亡。每天有超过3000个商业航班经过纽约各机场,如果一名带着新型疾病的乘客到了纽约市,疾病就能够开始扩散并不被察觉。这种病毒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咳嗽、打喷嚏,甚至是呼吸,由于没有事先免疫,疫情爆发会非常凶猛,只需要几周时间,一种新型的强毒流感毒株就能让一个城市无力抵抗。不到一个月病毒就能传播全国,再过一个月,就能传遍全世界,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引起这一切。 《流行病》中,有人在追寻病毒的源头,比如美国国际开发署新兴威胁部门总监丹尼斯·卡罗尔,为了排查可能潜藏的禽流感病毒,他去了很多养殖禽类的地方,从越南的养鸡场到印度养猪场;野生动物研究者黛布·卡特和团队一起,追踪美国东南部携带流感病毒的鸭子;盖兹·卡亚利博士走遍中东,在野生和家养动物中追踪病毒,尤其关注近几年和重大传染病密切相关的蝙蝠。 专家们给出的结论是,猪流感、禽流感、埃博拉、非典的爆发源头都和野生动物脱不了干系。他们发现蝙蝠可以成为流感的存储器,近些年很多恐怖的病毒都和蝙蝠有关联。可怕的是,当动物带来了全新病毒,人类对其没有天然的抵抗力,人体系统无法抗拒感染,这种传播就会变得很致命,而这种病毒的传播又通常是由于人的不在意。比如一家养鸡场出现了流感疫情,但流感并不是从那里产生的,或许是一位猎人去打了野鸟,然后没有清洁他的靴子,就进入了鸡舍,结果传播了流感,野鸟就是病毒的载体。 大众、医生、政府三者通力合作 才能战胜病毒 《流行病》中的赛拉医生把人比喻成了病毒的人形培植箱。她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承载了很多种病毒,但是这不意味着人类就束手无策。美国国际开发署新兴威胁部门总监丹尼斯·卡罗尔说:“控制致命病毒的关键,你需要变被动为主动。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播给家禽再传播给人的,所以你不能等着疫情感染到人类。你要在病毒感染人之前就找到它,并与其战斗。”纪录片最后,镜头再次扫过一个个奋斗在抗击流行病战场上的医生与专家,告诉大家,有危险,但更有希望。 而如何对抗凶猛的病毒,《流行病》给出的观点是:“大众靠自己不能抵抗流行病,医生也不能,政府也不能。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击败它。”流行病的传播,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战斗,而是关乎全人类生命利益的福祉。 无论是一线奋战的医疗工作者,还是政策的制定者和规划者,抑或是全球的卫生领袖,都应该用严肃的眼光,来思考这个任重道远的问题。 杰克·格兰维尔正致力于打造全球第一支通用流感疫苗。这种疫苗主要通过调校身体免疫系统,使其对不同病毒产生应答机制,来达到长期保护的效果。对全球医学界来说,杰克所从事的研究,在相关领域当中,目前仍属空白。这听起来像是月球登陆一样的高难度,然而,并非没有机会。这个项目已经得到了盖茨基金会的拨款支持,比尔·盖茨先期投入了1200万美元,并将其命名为“伟大的挑战”,可见疫苗开发之难之重要。 有些令人无奈的是,普通民众对预防病毒的认知依然缺乏。《流行病》中有一段情节,是美国俄勒冈州在试图推行强制疫苗接种的3063法案时,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反疫苗运动的支持者声称,自己比医生更了解疫苗,并认为,强制注射疫苗侵犯了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是在强制给孩子的身体注射毒药。 可见,相较于病毒本身的杀伤力,忽视、无知和听信谣言,是更可怕的二次杀手。华盛顿的一位公共卫生领域官员在片中承认,他最担心的是建立了一套预警体系,却没能起作用:“我们有这方面的历史,遇到过这样的事件,为此投入了重金。然后,我们松懈了。” 《流行病》告诉我们,在病毒面前,保持警惕,积极应对,为了避免改变带来的最坏结果,就必须改变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生活方式,否则我们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流行病已经不止是医学问题,而成为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文/本报记者 张嘉 供图/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