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雷军梦破,2020小米还有啥希望
时间:2020-02-03 07:55: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18年小米年会上,雷军放话——未来10个季度内,国内市场重回第一。
现在,已经进入第九个季度,而小米手机距离国内市场第一的位置却越来越远。
据IDC数据显示,2019全年,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为1.256亿部,相比2018年仅增长690万部。而据Canalys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仅3880万部,相比18年4910万的出货量跌幅高达21%。
性价比是小米在群雄逐鹿时代崛起的核心武器,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利用性价比和互联网的优势,快速占据目标用户的心智,让小米得以快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这也成为阻碍小米向上发展的藩篱。尤其国内市场,当价格优势不再明显的时候,缺乏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小米手机举步维艰,市场表现不见抬头。
当然,欧洲尤其印度市场的成绩仍在苦苦支撑小米手机的出货量排名,但低价策略不是长久之计,小米手机依旧太难了。
1.中国市场小米持续走低
在过去的8个季度里,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相当稳定——持续走低。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出,自雷军提出十个季度的小目标之后,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销量的走势整体呈降低之势,市场占比也在减少。2018年,小米手机国内出货量为5200万部(IDC数据),而2019年仅3880万部(Canalys数据),同比降低25.38%(根据上图为23.08%)。尤其2019年Q3、Q4两个季度,国内销量竟不足千万。
而与此同时,华为、OPPO、vivo三个主要竞争对手在国内的出货量则逐步拉开与小米之间的距离。尤其华为,国内出货量已经从2018年Q1时候的1.6个小米,扩大到如今的4个小米还多。
2.印度撑起小米的国际市场
当然,相比走低的国内市场,小米手机在国外的业务似乎顺水顺风。尤其印度市场,IDC数据表明小米已经连续9个季度出货量第一。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共出货4900万部,小米以26%的市场份额,约1270万台继续领跑。
不可否认,创新的商业模式、实惠的价格和产品优势在小米进军国际市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印度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当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进入低速发展的时候,中国以及欧美市场很难找到增量空间,小米看到了机会。在小米的财报中,海外市场收入占小米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多,印度功不可没。
不过,在印度,小米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价格优势和人口红利。比如在印度畅销的Redmi 7A、Redmi Note 7 Pro和Redmi Note 7S,均为千元机、百元机系列。在中高端产品上,小米成绩近乎为零。而印度的人口数量巨大,即将超过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红利,意味着庞大的市场机遇,小米则踏上了风口。
3.欧洲,小米后劲不足
在西欧市场,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也快速增长,2019年 Q3西欧手机销量排名第四,出货量为550万部,同比增长超73%。
然而,在西欧手机市场已经更加成熟,除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市场还在增长外,其他国家已经正在向下一个阶段发展,小米作为新进入的品牌必须去挑战三星、苹果甚至诺基亚等老品牌。华为这几年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事实上它经过了多年的市场考验,前期投入巨大。
现在,小米手机虽然以550万部的销量赢得了10%的市场份额,但它吃掉的并不是三星、华为和苹果等盘踞的中高端市场,而是从诺基亚等品牌的中低端市场中抢到了蛋糕。
另外的问题是,华为、OPPO等来自中国的手机品牌都熟知小米的套路,相比而言,小米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华为,正借助5G的优势不断给自己建造快速进入欧洲国家的快车道。
4.全球市场,小米力不从心
关于小米手机全球市场的表现,我们来看一下最近两年8个季度的数据吧。
数据上,据小米年报数据,2018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1.187亿台。2019年,综合多家调研机构数据,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1.256亿台,仅比18年多690万台,同比增长5.8%。
从8个季度的全球出货量和市场占比来看,小米表现稳定。
然而,与三星、华为、苹果等品牌的表现相比会发现,小米的稳定更多的是从排在它后面的品牌抢座次,在与三星、华为、苹果的竞争中,小米仍显得力不从心。
据IDC统计数据,2018年,华为出货量为2.06亿台,市场占比14.7%;小米1.187亿台,占比8.7%。2019年华为超过苹果,全球出货量达2.406亿台,全球市场占比17.6%。小米1.256亿台,占比9.2%。小米与华为之间,距离逐步扩大,最大时华为是小米的两倍还多。
2019年Q3财报,手机业务营收323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7.7%。Q4,手机业务也未能发力,作为主业务的小米手机毫无疑问的拖后腿了。
2020年,角逐5G。而接下来,小米手机的打法仍然是性价比,5G市场抢夺战中,雷军已经给小米定下了基调:低价进攻。用低价去拖其他厂商,换来用户芳心。只不过,小米的惯用招数,依然炼不出硬气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