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世纪初的东北大鼠疫,如果不是他,就会有死人百万的惨剧发生
时间:2020-02-02 17:53: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鼠疫,另一个叫人闻之变色的名称叫“黑死病”,因为死者周身犯黑,故名。
这种流行病对当年的欧洲人来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因为从1347至1353年短短的6年时间内,这场大鼠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这个比例数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当年大鼠疫在欧洲蔓延时,由于人类当时的医学知识不很发达,对于致病机理还搞不清楚,所以,当疾病肆虐蔓延的时候,人们面对死亡,除了恐惧之外,是束手无策的。
当时的威尼斯水城商业非常发达,进出的人员很多。为了阻断疫情,他们曾想出用隔离的办法来实现——就是不准有疫情船只的船员登陆,船员须在船上隔离40天。
这项措施实施的很严格,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何?
因为限制了水手上岸,阻断了人这个传播因素,可船上的老鼠却通行无阻地爬上了威尼斯的土地,因为当时的人并不清楚,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老鼠!
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才被发现,这距离欧洲大鼠疫500年过去了。
1910年12月,满清统治下的东北,肺鼠疫开始流行。疫情蔓延很迅速,时间不长,吉林、黑龙江两省已有39679人死亡,占当时两省人口1.7%的比例。
当时的满清政府也非常的焦急,赶快物色人到疫区去开展工作,可是找到许多人,他们一听是到“黑死病”的疫区去开展工作,顿时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此时,一个英国留学回来的中国人毅然的站了出来,主动到疫区去工作,这个人就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防疫、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他当时被清政府任命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广东台山市,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当时那里是英国的殖民地。
伍连德家里是开金铺的,家境还算过得去。所以,重视教育的家长,很早就送他入校学习了,伍连德自己也很争气,从小就学业出众,读书时拿第一名拿到手软。
1896年,在当地英国女皇奖学金选拔考试中,伍连德脱颖而出,获得惟一一个留学名额,于是伍连德就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学习医学,校期间,他不光完成了医学学业,还连续拿到五个学位:文学学士、医学学士、外科学士、文学硕士、医学博士。
毕业后考入圣玛丽医院实习。
1904年,学成归来的伍连德,在马来亚槟榔屿开设私人诊所。
担任全权总医官的伍连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疫区,领导抗疫工作。
他虽然有朝廷的任命,但一开始开展工作时,也是很不顺利的。
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很落后,有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伍连德的许多科学实践受到传统伦理的挑战。
一开始,疫病爆发时,大批的死人,但致病的原因是什么?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对病人进行解剖。但是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逝者为大,死人的遗体是不能动的。伍连德只好偷偷的在暗中进行解剖研究。
到后来终于搞清楚的致病原因,对这些尸体要进行焚烧处理才能阻断传染源。这又受到传统伦理的挑战,几经周折,最后才如愿以偿。
当时的在疫情非常严重,但伍连德用他的医者仁心,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创造了奇迹。
为了表彰其不世功勋,清政府特授予他陆军蓝翎军衔,以及医科进士的荣誉称号。
1911年1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
1911年4月,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奉天(今沈阳)召开。参加的国家有日本、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墨西哥和中国,共11个国家的医学专家。
在这次大会上,积贫积弱的清政府代表伍连德当选为会议主席,由此可以看出,他当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这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会上,伍连德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这次防治鼠疫的经验,和与会的各国专家,共同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后来的梁启超,在晚年回顾晚清这段历史时,对伍连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科学输入垂50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伍连德因他的科学抗疫实践,以及对疫病的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于1927年获得日内瓦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今W.H.O前身)授予“鼠疫专家”称号,这说明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在伍连德的身上,充分体现了那时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