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疫区恶性伤医,双方的困境何时休?
时间:2020-01-31 22:52: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主战场,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纷纷背起行囊,驰援,共克时艰。现在的人心需要暖暖和和,却让人们震惊。
疫区的普通人
过度焦虑,如何缓解?
恶性伤医,“乱世”重典,惩罚在心理学上有三个原则,一是快,越快越好;二是重;三是要众所周知,立体轰炸。
此次疫情之下的恶意伤医事件也暴露出,大众对于新型传染病正日渐成为人类生命越加频繁的一部分缺乏一定的认知。在我们呼吁重罚的同时,也再次敲醒我们正确认知生命、死亡以及逼近的心理危机。
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也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即使当今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对死亡讳莫如深,唯恐避之不及。面对亲人离世,人们会经历种种反应,比如震惊、愤怒,或是一种深刻、拉心扯肺的伤痛。尤其是在疫情中面临情绪高压,被隔离的疑似患者、患者家属等,体验到极端的抑郁、焦虑、恐惧,又不断地面临现实中的被隔离,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
抑郁、焦虑、愤怒,是危险三部曲。
那么,在疫情恐慌中,大众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如何正确认知生命?亟待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明确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点,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果身在疫区、或是正在隔离,建议给自己做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比如,有工作时段、休息时段、娱乐时段、运动时段、进餐时段等),以及尽可能维持生活品质。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
疫区一线医护
如何驱赶逼近的心理危机?
在梨视频报道中,被打者高医生称,患者走了以后,患者家属情绪会很不稳定,行径会受影响,可以理解。而提及医疗救援物资匮乏已泣不成声。我们揪心、心疼、感动,医护人员常把工作放在首位,应激反应会更隐蔽,情绪也更难被觉察。
抗击疫情,他们大勇逆行、使命前进,但也拥有自己的局限。生理安全防护可以通过多层防护服、护目镜,但高强度的压力与突然改变的环境等躯体、精神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刺激对人心理的影响难以估量,往往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生理问题。同时,病人离世、医护人员被感染、缺乏与人的交流等,也都会对医护人员生理和心理带来压力。比如,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耗竭,焦虑不安、失眠、抑郁、悲伤、委屈、无助、压抑、面对患者死亡挫败或自责;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家人担心自己;过度亢奋,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健康等。
研究显示,我国临床医生的共情水平整体都较高,其共情疲劳主要表现为身心疲劳和耗竭状态等倦怠症状。比如,听闻疫区恶性伤医事件时,寒心或痛心的读者纷纷留言:
那么,在疫情狙击战中,医护人员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在高强度工作之下,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的压力?在规范、科学诊治确诊病人时如何安慰、帮助遭到隔离的疑似病人?
请多注意休息、饮食、支持、表达。
待续·最后
新冠,或不经意间将你我改变,在我们期待公共卫生建设及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在每次疫情、抢救生命之后大大提升时,请记住同样需要提高的,还有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心理和行为。惟愿,疫区恶性伤医事件不再现,世间恶性伤医事件不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