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抗战山东有多牛?两位元帅领导,8个师11个旅,兵力我军第一
时间:2020-01-30 09:54: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抗战时期,山东涌现了很多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活动。此外,山东还有国军武装,数不清的地方武装。山东发展成第一大根据地,两位元帅功不可没。
1938年4月底,徐向前率129师部分部队到河北南部发展。据徐帅个人回忆录记载,冀南八路军”解放临清、高唐、临漳、内黄、清丰、滑县等二十多个县城,消灭日伪军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五千余人,收编数十股杂色武装和二十余县的民团、保安队,建立了五十一个县的政权,控制了西起平汉线、东至运河,南起豫北,北至滹沱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人口逾八百万”。
徐帅领导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展迅速。1939年春夏,日军集中兵力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其中5个师团3万余人分11路围攻冀南八路军。徐帅回忆“这次反扫荡异常艰苦”,坚持到1939年5月,日军不得不撤出根据地。
1939年5月,徐向前奉命前往山东工作,从此离开了冀南,离开了129师。
徐帅接到命令后,带上一个小分队和从八路军总部、抗大第一分校选调的干部,1939年6月7日到山东。当时山东除了鬼子,国军,还有多支我军部队:
一、由原地方起义武装,张经武任纵队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辖八个支队,活跃在鲁中、鲁南及胶东地区,兵力4万余人;
二、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一二九师津浦支队为基础,组成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创了冀鲁边平原根据地,控制了15个县的地域,兵力2万多人;
三、第一一五师师部及第六八五团。由代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率领,与地方武装合编后为苏鲁豫抗日支队,兵力8000人左右。
徐向前对这些部队进行了整合。整编地方武装,从115师抽调干部充实,前后抽调了2000多人。加强主力部队,又从山东纵队一次性抽调3万余人枪给115师,加强交流。
1940年6月1日,徐向前离开沂蒙山区,回延安汇报工作。
徐帅离开后,山东抗日武装进行了整合。罗荣桓元帅领导下,山东的抗日武装最后全部统一在一起,发展了鲁南、鲁中、胶东、清河、冀鲁边、滨海等6个军区。
到1944年,日军兵力被抽调南下,剩余日军只能待在交通干线、战略要点和工矿区的一些守备重点,数量只有2.5万人。由于吴化文、厉文礼、张步云、荣子恒等人率部先后投敌,20万伪军是日本维持山东的主要力量。
号称“抗战主力”的国民党军,在山东影响非常有限。他们没有统一的政权中心,各自为政,仅剩的6万部队之间矛盾重重,有的同日伪秘密联系,甚至接受日伪军的番号,有的对日伪和八路军之间两面讨好,也有的向八路军靠拢。
几年时间里,八路军迅速发展,主力部队,还有各级军区,军分区的部队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人。罗荣桓一贯谦虚谨慎,此时也非常欣喜,1945年7月7日《大众日报》上撰文:“山东有了屹立不可动摇的基础,一如泰山之不可拔一样。”
截止1945年8月20日,我军在山东的部队如下:
第一师,师长梁兴初中将。
第二师,师长罗华生少将。
第三师,师长王建安上将。
第四师,师长廖容标中将。
第五师,师长吴克华中将。
第六师,聂凤智中将。
第七师,杨国夫中将。
第八师,王麓水,1945年12月13日牺牲。
此外,还有11个旅地方部队:
警备第一旅,旅长陈奇少将。
警备第二旅,旅长吴瑞林中将。
警备第三旅,旅长钱钧中将。
警备第四旅,旅长孙继先中将。
警备第五旅,旅长贾若瑜少将。
警备第六旅,旅长刘贤权少将。
警备第七旅,旅长赵寄舟,1947年被撤职 。
警备第八旅,旅贺健少将。
警备第九旅,旅长赵杰少将。
警备第10旅,旅长张仁初中将。
警备第11旅,旅长莫正民(起义伪军),1946年转地方工作。
在山东境内,我军有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等5个军区、8个师、11个警备旅、1个海军支队。至9月初,连同地方武装共2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