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伊朗末代王后,曾长期任副国王,流亡海外已40年,最大愿望是回国
时间:2020-01-24 18:38: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格瓦拉同志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伊朗似乎是一个非常保守封闭的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漫说参政议政,就连在公众场合露面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甚至连生命权都无法得到保障。其实,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前,伊朗女性的地位相当高,不乏有在政坛担任高官者,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末代王后兼副国王法拉赫·巴列维。
法拉赫原姓狄巴,1938年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一个贵族家庭,属于阿塞拜疆族。法拉赫曾就读于于德黑兰圣女贞德女中和拉齐高中,毕业后赴法国深造,进入巴黎建筑专科学校读书。1957年,伊朗国王巴列维访问法国期间,偶然间邂逅了身材高挑、气质迷人的法拉赫,不禁为之倾倒。此后,巴列维便开始积极追求法拉赫,并最终俘获她的芳心。
法拉赫是巴列维第三任皇后
其实,巴列维在热恋法拉赫期间,第二任王后索拉娅还没有跟他离婚,但由于索拉娅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子女,导致国王夫妇面临着来自王族内部和宗教界的强大压力。为了王国的未来,巴列维需要更换妻子,然后跟她一起生下王储,而法拉赫似乎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正因如此,在1958年3月,巴列维通过电台宣布跟索拉娅离婚,随后册封相识仅有半年多的法拉赫为新王后。
相较于索拉娅的温柔沉静、传统保守,法拉赫则显得活泼明快、极具国际范,喜欢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并且经常能展现出自己的亲民形象,因此深受国民的爱戴,而巴列维对此也甚是欣慰。更难能可贵的是,法拉赫的肚皮非常“争气”,婚后不久便为法拉赫连生两子三女,由此彻底解除巴列维心中的忧患。
法拉赫与巴列维国王
法拉赫的亲民形象和她为王室诞育两位男性继承人的“功绩”,帮助她奠定了在王室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巴列维的大力支持下,法拉赫开始进入政坛,起初主管文化、艺术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事务,之后又兼任教育、卫生和文化组织的主席,直到1979年王朝被推翻,前后长达十余年时间。
不仅如此,巴列维还授意议会通过立法,规定一旦国王遭遇不测,法拉赫将行使王权,直到王储成年后。这项立法不仅保障了王储礼萨的位置不会被取代,而且还大大提升了法拉赫的政治地位,使其在王室政治图谱中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国王的弟弟们。正因如此,法拉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被国民称呼为“副国王”,由此可见她的重要性。
法拉赫长期担任副国王角色
法拉赫自从嫁给巴列维后,在伊朗度过了20年的高贵奢华生活,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却打破了这幅美好的生活画卷。原来,巴列维在位期间,推行过一系列极具争议的现代化、世俗化政策,从而遭到传统巴扎商人阶层的强烈抗议,并失去什叶派教士的支持。1979年初,在高级教士霍梅尼的鼓动下,包括各阶层在内的伊斯兰革命爆发,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推翻王朝统治。
1979年1月,巴列维携妻带子,仓皇地逃出首都德黑兰,在随后的1年时间里,辗转流亡摩洛哥、巴哈马群岛、巴拿马、墨西哥、埃及等国,真好比一只“丧家犬”。1980年7月,巴列维在埃及首都开罗病逝,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回国复辟。随着“顶梁柱”的离世,法拉赫及其子女的命运由此发生剧变。
流亡中的巴列维夫妇
巴列维去世后,法拉赫带着5个子女移民到美国,住在马里兰州的波托马克市,开始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由于失去经济来源,加之仓皇出逃时没有携带多少财物,导致法拉赫一家很快便陷入困窘之中。为了维持生计,昔日的王后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婚嫁饰品,甚至还要低声下气地向亲友借钱度日,此中心酸苦楚,绝非外人所能体会。
然而,命运对法拉赫的打击并非仅限于此。2001年6月10日,法拉赫的幼女莱拉因常年被抑郁症和厌食症所困扰,最终在伦敦服药自尽,终年才31岁。10年后,法拉赫的次子阿里,同样因为饱受抑郁症的煎熬,最终在美国开枪自杀,终年45岁。幼女、次子的相继自杀,让法拉赫深受打击,时至今日依然难以抚平心中的伤痛。
法拉赫在国外流亡已经40年
为了缓解心中的哀痛和生活的拮据,法拉赫将大部分精力用来撰写回忆录《永恒的爱:我和巴列维的岁月》,而这本书在美国、法国出版后,给她带来超过15万美元的稿费收益,从而帮助她度过经济困境。如今,法拉赫已是年过八十的老妇人,余生最大的梦想便是能重返祖国伊朗生活,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这个梦想能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资料来源:《伊朗史》、《剑桥伊朗史》、《列国志:伊朗》、《永恒的爱:我和巴列维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