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还能不能吃?专家建议:非常时期不要食用
时间:2020-01-22 17:53: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巍)国家疾控中心透露,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已经能够确认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钟南山院士在此前的采访中也推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有可能是竹鼠、獾等野生动物”。而近年来,不少地方的竹鼠养殖发展迅速,尤其在南方地区,养竹鼠、吃竹鼠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野生竹鼠和养殖竹鼠有区别吗?它们各自都会有哪些危险?为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鼠害课题组副研究员王大伟博士。王博士表示,野生动物及其体内外寄生虫是许多病毒和细菌的天然宿主,这些细菌和病毒的变异速度很快,风险难以准确预测,因此,野生动物不仅不能吃,甚至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经过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在经过除虫、除菌处理,以及规范化养殖后,肉制品再经检验检疫后,是可以食用的。但总体来说,加工和食用野生动物具有较高的风险,尤其是在当下的传染性疾病高发时期,建议大家不要食用,等待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野生动物是如何传播疾病的
不少国人喜欢食用野生动物,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风险极大的行为。很多野生动物是国家保护动物,食用是违法行为。更危险的是,如果市场上所售的野生动物来源未知的话,极有可能携带致命病毒,有极大的健康风险。
那么,野生动物是怎样将病毒传播到人类群体中的呢?王博士说,“一般来说,主要是血液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传播途径。直接传播是在捕捉、宰杀野生动物的时候,患病动物的血液通过体表伤口进入人体,造成接触者感染;还有在生食情况下,如果人的食道黏膜、胃黏膜有溃疡,病毒也可能通过创口进入人体,造成感染。间接传播可以通过寄生虫完成,例如跳蚤是传播鼠疫的重要环节,鼠疫杆菌可以在跳蚤的前胃中大量孳生,堵塞前后胃的连接处,导致后胃无法接受血液进入,跳蚤就会一直觉得饿;假如这只跳蚤跑到了人身上,就会不断地吸食人血,导致前胃高压,胃中血液返出体外进入人体,从而将鼠疫杆菌带入人体,导致鼠疫发生”。
除了血液感染之外,人畜之间也可能出现呼吸感染。王博士说,“生活中人和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不多,呼吸感染的几率很低。但在有些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呼吸感染,比如猫接触患有肺鼠疫的老鼠而被感染,当它回家后再与人亲密接触,也可能通过呼吸将鼠疫传染给人”。
中国食用竹鼠可上溯至商周
此前SARS病毒的宿主被研究认为是蝙蝠,而中间宿主是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最后通过人类接触与食用野味而造成传播。这一次的新型肺炎疫情,来源被确认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钟南山院士也推测病毒来源“有可能是竹鼠、獾等野生动物”。獾通常在野外生存,而竹鼠因为近年来养殖日益普遍而频频被端上餐桌,那竹鼠究竟是什么动物?为什么有人要吃竹鼠?
实际上,因为以竹子为食给人以相对清洁的感觉,体型较大又比较温顺,竹鼠在中国的食用历史特别漫长,甚至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它是啮齿目鼠形亚目竹鼠科的动物,外形和鼢鼠接近。在我国共存在过三种竹鼠,分别是中华竹鼠、银星竹鼠和大竹鼠,中华竹鼠体型粗壮,毛色呈棕灰色,分布地区最为广泛;银星竹鼠同中华竹鼠体型相似,毛色呈灰褐色,间有白色长毛,分布于闽、桂、滇等省;大竹鼠体型最大,毛色呈黑或棕褐色,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王大伟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此前在我国河南安阳殷墟中,就曾发现过食用后的竹鼠遗骨,根据骨骼判断,应该属于中华竹鼠。
未经严格的养殖管理不能食用
那么,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都兴起了竹鼠养殖的产业,吃竹鼠的人也日渐增多,这些养殖竹鼠安全吗?王大伟说,“人类驯化、养殖野生动物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流程,要做标准的除虫、杀菌处理,在养殖过程中还有严格的消毒措施,上市前也有检验检疫程序,以避免动物体携带细菌和病毒传染给人类;如果真的是严格按照标准的驯化和饲养程序养殖的,同时也经过了严格检疫的野生动物,那么是可以食用的。问题在于,当前市场上的包括竹鼠在内的一些野生动物如果不能说明来源,或未经严格的养殖管理,或者未经严格检疫的话,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食用,尤其是在当下的传染性疾病高发时期。”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巍
编辑 唐峥 校对 何燕
王大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杂草鼠害与草地植保研究室、鼠害课题组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