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结婚七年生三女,却未抵一见钟情的闺蜜,丈夫:我要娶她,她:好
时间:2020-01-13 19:07:4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民国文化人的爱情执着就证明是渣男?
如果世人热爱国学经典自然没有人不认识陈寅恪,说到白话文翻译和推广文章也一定认识钱钟书,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位对爱情至死不渝的人怎么和这篇文章扯上关系了?今日便要说的是陈寅恪的挚友,钱钟书的恩师,一代文学大师吴宓。
说到吴宓大家的印象想必大多都是所谓“哈佛三杰”,早年出国留学的经历,让他归国之后大受推崇,且投身教育,对于当时的教育环境而言,吴宓可谓天降甘霖,对于其本人而言也是少年得志,家境殷实,典型的凤凰男一般的人物,怎么也能做出背信弃义的事?其实是看客并不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知文人对于爱情是如何的执着。
归国十年,文采斐然,威加海内,姿态甚雅。而吴先生对于婚姻和爱情早就有自己的观点存在,他主张:
“婚姻与恋爱要分开,婚姻是为了社会服务,应该严守一夫一妻制,恋爱则为个人自由,应随意而无限制。婚姻属于事实,恋爱则属于感情,此二者并行不悖,斯为中道,斯可行之道云云。”
对于这种言论,在当代人看来,净是胡说,可能会当作笑话而言,甚至调侃戏谑。但在当时思想才开始开化的中国,并不是不能理解。我们的渣男标准也是由如今的人的思维和想法决定,因此如果用现代思维去看近代历史,总觉得有些荒谬可笑。
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徐志摩即便知道林徽因结婚还要千里奔赴,想要给这个单相思圆上句号,然而却命丧于此。至于是不是渣男,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他并不这么认为。
因此我认为看待历史问题,更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鲁迅和自己的学生结婚,甚至在上海买了一栋洋楼金屋藏娇,在现代人看来也是渣男?背离乡下的结发妻子,这样的鲁迅就该被唾弃吗?我想并不是,在当时思想的解放,更多是要解放封建的束缚,鲁迅也正是如此具有反叛精神之人。也是鲁迅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执着。
才子本风流,情困到白头,或许就是吴宓的真实写照。爱了一辈子,也毁了一辈子。
二、结婚七年东流水,一朝闺蜜胜旧人
矛盾是时时存在,事事存在的,正如吴宓对于文学和爱情的态度一样,热爱、矛盾、独特、无常。正如他说的一句话一般:“除了学术和爱情,其他问题一概免谈”。
吴宓与第一任妻子陈心一的相识,更多是女孩的倾慕和倒追,本来对于择偶标准极其苛刻的陈心一是看不上一般男人的,身为陈烈勋的妹妹,又是当时的时代女性,作为知识女性的先锋人物,心气极高的她对吴宓一见倾心,甚至央求哥哥写信给吴宓表露爱意,未曾想吴宓也是来者不拒,情窦大开,托付好友毛彦文前去拜访和查探一番,无巧不成书,巧的是陈心一和毛彦文是同学又是闺蜜好友,这种关系便开始纠葛起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只。吴宓接到毛彦文的回信,大致内容说到如果要去一个治家的贤内助便娶,要是娶一个时髦女郎便再择一人。吴宓开始没有多想,欣然接受,并定下婚约。然而没过多久他便后悔了,但此时好友纷纷相劝,说悔婚有辱女方名节。这种情绪为将来的婚姻埋下了伏笔,吴宓归国之后与陈心一相约于西湖游玩,然吴先生意外的见到了毛彦文,两人的不期而遇,让这段感情的纠葛变得更加复杂。
在二人相遇后的十三天吴宓便和陈心一结婚,但婚后的生活迅速让吴宓觉得沮丧,嫌弃陈心一反应迟钝,不善辞令,即便是为其生了三个女儿,也未能让吴宓有所动容。吴宓在得知毛彦文也与好友离婚之后终于按耐不住,在辗转反侧之中,终于提出了离婚二字。
结婚七年生三子,未能抵住闺蜜一见情。
三、我要娶她,行,给钱
当吴宓提出分手,陈心一背负着三个孩子和当时的舆论哗然,在新闻报纸上,公开二人婚变。在彼时对于自尊极强的陈心一而言显然是极其沉重的打击,得知丈夫爱上自己的闺蜜,这种双向背叛和伤害可想而知。但陈心一并不软弱,她只有唯一的要求,便是给钱。一笔分手费,吴宓也不在考虑什么,四处借钱,毅然决然的选择分手,毫无挽留的意思,这些深深刺痛着相处七年的陈心一。但离婚之后的吴宓虽然与陈心一分居,但一旦领到工资,也还是会到其住处交付于她,支持着她的生活。
由此可见,吴宓并非绝情寡义,也不是如今所谓口诛笔伐的渣男之列,他也承担着他应该负担的责任,他亦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出轨行为,更多的是自己追求爱情和当初一时冲动所引发的祸根。因此说其是渣男,不如说他是浪子,更多的是想追求自由和完美的恋爱。
离婚后的吴宓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求爱之路,七年时间,吴宓为毛彦文写下情诗有数百首,甚至在课堂上当堂给学生讲解惹来学生讥笑。虽然如此,吴宓一直也没有放弃,但他享受的一直都这种暧昧的关系所谓的精神恋爱,毛彦文为了撇清关系,独自来到了美国,然而也架不住吴宓疯狂的来信。
最终毛彦文即将答应与吴宓商量完婚之事时,吴宓在激动之余却又犹豫了,约定的相见时间,双方的矫情和阴差阳错使两人僵持不下,最后还是未能走到一起,毛彦文还是嫁给了民国前总理熊希龄。当然吴宓在追求毛彦文的同时也没有闲着,在杭州有寻觅出一个女友,这样的爱情浪子在情感方面着实的纠葛不清。
总结:
情感上是没有对与错,但是在道德上总有该有的底线,吴先生虽然情感方面纠葛不清,但在责任和学术上却比如今的某些人强的多,至少相守七年,至少见报诉情,至少借钱还情。追求爱情或许没有错,错就错在一生爱的不只一个人。
对待历史事件和看法我们更多应该考虑和注意的是历史背景,不能一味的去评价,而是需要综合看待人物和事件,在文化交汇的时代,戊戌变法将中国儒家思想改造成了改革的口实,五四运动直接分隔了传统和新潮,古体和白话的冲突,洋务运动埋下的伏笔在新民主主义中得到爆发,中国被压抑了两千多年终于得到了新生。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很多事物的发生几乎都是矛盾的,正如吴宓总是提倡古文而反对白话文,但却又鼓励学生多看白话翻译的《红楼梦》。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奇特又矛盾的吴宓是一个古典的浪漫主义者,他酷爱《红楼梦》,常自比为“紫娟”,因为紫娟对林黛玉爱得最纯粹,他曾在报上写过《论紫鹃》一文,文章的尾句便是“欲知宓者,请视紫鹃”。
在如今虽然时过境迁,这些所谓的“浪漫”也时常被说成套路,但也还是要奉劝一句,应该在感情问题上加以重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痴情亦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完美的爱情。应该以史为鉴,多理解和包容一些问题,才能步步莲花。
文/枕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