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式文化|读经典悟人生,领悟圣人的思考方式

时间:2020-01-12 13:56: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汉式文化 | 读经典悟人生, 领悟圣人的思考方式

经典不是束之高阁的故纸堆,一字一句中蕴含着古圣先贤的品格与哲思。正是透过这些经典,我们得以回溯几千年前的社会形态与生活方式,圣人的形象也在只言片语中渐渐地清晰起来。孔子——这位烛照万古的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历史的烟云中不断地跌宕起伏,透过《论语》《史记》《孔子家语》《庄子》等典籍,将散落其中的孔子的言行在脑海中串一串,一个鲜活的人物便跳了出来。他在身体力行地做着常人做不到的事的同时,又以平和的姿态行走于世间,他身上不仅有圣人的光环,更有烟火气息。圣贤是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如果我们身处其中,又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活?经典能给予我们的有很多,而最难得的莫过于将其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圣人的老师是谁:

志存高远,精益求精

从《史记·孔子世家》中,我们便能看到一个年少好学的孔子:“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三岁丧父的孔子由母亲独自抚养到了17岁,在母亲去世之后,涉世未深的孔子只身一人走上了艰险重重的人生旅途。想要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孔子却连父亲坟墓的具体位置都打听不到,在挽父之母的帮助下,孔子才得以完成这件事。在鲁国大夫季平子举行的“飨士”宴会上,孔子“士”的身份没有得到认可,还被季平子的家臣阳虎所辱。人世间的种种辛酸并没有使孔子气馁,他立志苦学,掌握六艺,到19岁时,已经在社会上享誉四方。从20岁到30岁,孔子先后任委吏、乘田、司职吏。在此种境况下,孔子依然冷静地观察和认识着社会,在诸侯纷争的乱世,他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小吏,他的目光放在了更远的地方,要建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社会。而要建立这样的社会,就需大量志同道合的人才。为此,他辞官筑坛,设教讲学,开创平民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在着力培养人才的同时,孔子也在不断寻求机会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淀。圣人无常师,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孔子二十七岁时,他听说郯子来朝,于是从学于郯子,便亲自来到郯子住地进行拜访。孔子听了郯子的讲述,感慨颇深。此次见面之后,孔子感觉还有些问题没有了解清楚,所以第二年,又亲自到郯子国登门求教。《孔子家语·辨乐解》中记载了孔子学琴师襄的故事,其时,孔子二十九岁。学琴一段时间后,师襄子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但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啊。”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体会到它的意境,这回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却说:“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啊。”经过不间断的练习,孔子在弹奏中忽然心有所悟:“我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这个人皮肤黝黑,身材修长,胸怀开阔,志向高远,除了周文王还会是谁呢!”这首曲子确实名为《文王操》,师襄子因此称赞孔子为圣人。

老子是当时名闻天下的圣人,孔子早已将其视作自己的老师。公元前518年,孔子在弟子南宫适的帮助下,得到鲁昭公的资助,终于得以到周都洛邑拜访老子。

在老子的引领下,孔子参阅了周朝所藏的丰富的典籍、文物,参观了明堂、太庙和天子郊祭天、社祭地的场所,凭吊了西亳契、汤旧都,考察了周都寻常百姓对礼的认识,观赏了大音乐家苌弘演习的《大武》乐章。老子的临别赠言,对孔子影响很大:“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在孔子心目中,老子就像龙一样捉摸不定、变化多端。此次洛邑深造,孔子不仅得以闻道于老子,还在周天子的图书馆中阅读了的大量珍藏,除《诗》《书》之外,还有在外地无法看到的“三皇五帝之书”和“四方之志”,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杌》等。

孔子为中都宰时,还曾拜七岁的项橐为师。孔子与弟子乘车经过“达巷党”时,项橐正在路上聚沙筑城,项橐没有避让,反而说:“人说圣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情,自古至今车到城下,车只能绕城而过,不能越城而过,是车躲城,还是城躲车乎?”孔子在与项橐的对答之中,发现他不仅能言善辩还深知道之精髓,令人佩服,遂拜其为师。

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在最好的年纪充分地充实自己,丰富了人生的积淀。他志存高远,以精益求精的心态去治学、作人,这为他之后的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的巅峰与低谷:心怀正气,从容淡静

在五十一岁时,孔子才得以在鲁国出仕为官。在为官的四年间,孔子共担任过三种职务: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为了出仕,孔子做了长期的准备,包括知识储备、技能训练、思想的成熟与精神的磨砺,以及社会声望、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等。《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孔子的领导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将鲁国治理得政清民安。

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可谓是孔子人生旅途上最辉煌的一页。在献酬之礼结束之后,齐国的乐队挥舞着旌旗,或头戴羽冠、身披皮衣,或手执矛、戟、剑等武器,闹闹哄哄一涌而上。孔子见状,快步登台赶过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主管官员叫他们退下,他们却不肯动,左右看着晏婴与齐景公的眼色。齐景公感到很不好意思,挥了挥手叫乐队退下去,并意识到自己在道义上与鲁国的差距。孔子以礼为器进行外交斗争,不用一兵一卒,以弱胜强,保全了国格,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孔子任大司寇期间的一项重大政治活动就是隳三都,此项活动却使孔子的仕途跌入了低谷。当时,“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控国家大势,不理会“贵族诸侯的城墙不得超过18尺”的规定。鲁定公十二年,为了加强军权,孔子联手国君鲁定公开始了“隳三都”行动,在推掉、费多出18尺的部分之后,在隳时以失败而告终。与三桓为敌之后,孔子无法在鲁国继续自己的救国理想,不久之后,与弟子们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道路。

周游列国之路并不顺畅,孔子及弟子先后遭遇了匡蒲被围、被司马桓追杀、陈蔡绝粮等险境,还曾被郑人比作丧家之犬。被围在匡地时,孔子师徒唱起了歌,希望通过歌声感化匡人。歌自心出,匡人听着他们不像坏人,于是放了孔子师徒。在途经宋国时,孔子师徒在荒郊野外的一棵大树下停留修整,并与弟子们讲习礼仪。司马桓担心孔子的到来对宋国不利,就派人前往监视,并命人拔倒大树,对孔子等人实施驱离。此时的孔子依然心怀正气,以“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来告诫弟子。孔子在蔡国的幽谷被陈国的亲吴派围困长达七日,因绝粮而处于“从者病,莫能兴”的状态,此时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子路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答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在十四年的周游过程中,孔子的见解学识多被国君赏识,然而却不受重用,无法实施,在“春秋无义战”的纷乱的社会状况下,孔子难展宏图。我们读经典,读的不是故事情节,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圣贤面对人生困境时如何处世,那种从容的气度与坚韧不拔的心态。

孔子与弟子的相处模式:启迪心灵,以德服人

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了鲁国,鲁国尊孔子为国老,但并不重用。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孔子始终坚持在做的还有教育和学问,授书设学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私学蓬勃发展,一大批杰出的学生围绕在他的身边。孔子弟子三千人,其中既有子夏这样的年轻人,也有颜路这样比他小六岁的年长者;既有以德行著称,自乐于箪食瓢饮的颜回,也有性情刚直,好勇尚武的子路;有像子贡这样富可敌国的学生,更多的则是出身贫贱人家的子弟,如在雪天无棉衣御寒的闵子骞,家无立锥之地的仲弓;有鲁国人,也有来自宋、蔡、卫、郑、下、陈、秦、吴、楚等国的人……

孔子的教导给了那些出身贫贱的弟子一个学习文化、提升人生境界的机会。他们有的从政,参与国家的管理;有的从教,有的则继承老师的思想、成为新儒派的代表人物。贵族对于文化教育的垄断由此被打破,平民子弟有机会进入“士”的阶层。如此学习机会,对于贫民来说十分宝贵,而孔子却秉持“有数无类”的办学方针,孔子是这么说的:“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主动给孔子一束干肉以上的礼物作为见面礼,孔子就不会不教他。

在孔子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随性、和蔼的孔子。《论语》中的经典篇目《四子侍坐》中,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四个弟子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前三位弟子所谈的志向都与治国理政相关,曾点的志向则是在暮春时节与朋友一起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而孔子唯独对曾点的志向表示赞同,孔子为何“与点也”这个问题,虽历来有争议,但是从中也可看出孔子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对自由抒发内心情感的生活的向往。

在孔子对学生的批评中,我们又能看到一个严厉的孔子。季康子执政时,要推行“田赋”制度,即按照田地面积缴纳赋税。当时孔子弟子冉有在季康子处当高级幕僚,季康子让他去征求孔子意见,孔子明确反对。冉有可能无法左右季氏,此项制度还是推广开来。因此孔子大为恼火,号召弟子“鸣鼓而攻之”。然而师徒之间却并未因此产生嫌隙。公元前484年,冉有为鲁国左师统帅,以步兵长矛的突击战术,打败了来犯的齐军。对于冉有的“执干戈以卫社稷”,孔子以“义”许之。而冉有也多次向当政的季康子提出迎回老师的建议。宰我是受孔子批评较多的学生。在谈到为父母守丧三年的话题时,宰我认为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而且不会为此感到不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从孔子大段的回答当中可见,孔子是真的动怒了,在对于仁道的守护上,孔子是不遗余力的。

孔子也是一个会进行自我批评的老师。“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子羽即澹台灭明,曾因相貌丑陋,差点被孔子认为才薄而拒之门外,后来才得知其才干与品行都不错,且从学者甚多。澹台灭明最终成为了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尽管学生众多,孔子从未吝啬过对学生的爱护与关怀。《论语·先进》中,孔子对十位杰出的学生作了评价:“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其中不乏被孔子批评过的学生,然而对于他们的才干,孔子始终看在眼里,并对他们的成就感到欣慰。得了恶疾的冉伯牛,连家人不敢前去看望。孔子却去了,他隔着窗户握着冉伯牛的手,感叹道:“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在爱徒颜渊去世时,他也以“噫!天丧予!天丧予!”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意。子路在卫国惨死之后,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孔子之所以能够得到弟子们的崇敬与爱戴,与他身上散发的人性的光辉是分不开的。孔子“各因其材”“举一反三”“学思相济”等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这从孔子去世之后,弟子们为其守丧三年以及子贡评价孔子的那句话可以得知:“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师生间的这种相知,多年以后,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亦感同身受:“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在晚年,孔子将精力由实现政治理想转移到了著书立说上,把自己多年来积淀的文化知识充分地发挥出来,开始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以私人名义进行了大规模整理古代文献的文化活动,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人。孔子深知将文化传承于后世的重要性,他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以传承文化为己任,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情怀的传递。《史记》中,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一力承担起文化的承前启后之责,其功绩值得称颂,而其所思所想更值得我们细细揣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被多少士人视作理想,然而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在着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下,重读经典,让圣贤为我们的人生之路点亮明灯。

如涉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以便及时修改

上一篇: 384字长文告别!他带走了中超8冠和2亚...

下一篇: 超尴尬撞脸,盘点明星与动物的奇葩撞脸,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