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编写高校新教材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发布
时间:2020-01-07 23:03: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央广网北京1月7日消息(记者王启慧)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2年,重点要在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教材建设体制基本健全,二是教材体系基本完备,三是教材质量显著提升。
“大中小学教材体系初步建立,教材质量不断提高,基本适应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教材组织管理虽已明显加强,但依然存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责任不够明确,缺少整体规划;教材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理念、新要求不足,内容价值导向与知识教育融合不够;教材建设专业研究机构缺少,研究力量薄弱,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规划》第一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重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关注科技发展动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着眼未来,着眼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
增强育人功能是中小学教材建设重点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到2022年,中小学教材建设重点是增强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段教材的系统性。要落实重大主题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强化国家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此外,要全面完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统审统用,跟踪了解三科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时组织修订。
职业院校教材建设重点聚焦“实用性”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院校教材建设重点是实用性,增强服务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规划》从三个层面明确了任务要求。
一是加快完成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强化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的对接,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步伐。
二是在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强区域教材规划,将区域内产业结构需求及时反映到专业课教材中去。同时鼓励学校规划体现本校特色的教材,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及时吸收合作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教材适应岗位需求的水平。
三是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加强行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及时修订教材,新编培养紧缺人才急需的教材,按需引进国际先进教材。
提升教材先进性 高校教材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
在高等学校教材建设方面,《规划》力求全面推进不同类型高校教材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推荐一批高水平学校和专家学者编写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材,推出一批经典论述摘编,编写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教材。
此外,将打造一批反映世界先进水平的自然科学教材,适应新形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集中力量编写一批新教材,打造一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经典教材,组织推荐一批适应不同类型高校多样化人才需要的教材,有组织地引进或翻译出版一批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境外优质教材,提升教材的先进性。《规划》还提出要适应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加强实验、实践性教材和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
《规划》还提出,要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需要,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特性需求,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高等学校新形态教材。多种形式调动学校、行业企业积极性,推出一批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和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院校新形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