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律到调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策略
时间:2022-10-13 16:03: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没有人一生中可以避免心律失常,没有人临终前不合并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的‘普遍性’;心脏性猝死中约80%是心律失常性猝死,这是心律失常的‘特殊性’。因此,无论用什么样的强度,来做好心律失常的防治都不为过。”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近日,在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心律失常分论坛中,多位专家学者分享心律失常防治新进展。论坛以“从抗律到调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策略”为主题,在学术交流期间,“中西结合、‘整合调律’、快慢兼治”等词被各与会专家反复提及和强调,响彻心律失常分论坛盛典全场。本文撷取会议精粹,以飨读者。
参松养心胶囊快慢兼治、整合调律,普惠广大心律失常患者
华伟教授致辞
“在心律失常领域有很多非常有效的中药,包括参松养心胶囊在内,均经过了多年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在心律失常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造福了广大患者。其中,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
张澍教授致辞
“络病学是中医药学科非常重要的分支之一,对心脑血管领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我们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络病学说的指导,很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血管病患者都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很多西医领域的心律失常专家也在逐步学习通过中医药来治疗西医难治患者。”——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
黄从新教授致辞
“一个战士技术再优秀,没有武器也爱莫能助。所以我很高兴能够看到,我亲自参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了参松养心胶囊‘快慢兼治’的作用——既可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也可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因此,我们称之为‘调节心律药物’。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乐于向大家推荐参松养心胶囊的临床应用,也请线上线下的同仁们共同努力,为我们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感到骄傲!”——黄从新教授
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原创的创新成果,获循证研究和临床指南力荐
Ø 黄从新教授:“参松养心胶囊‘调律’作用明确,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推广和应用这一创新成果。”
过去,我国的房颤患病人群被严重低估。由黄从新教授牵头开展的新一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房颤患病率是1.6%,由此推算中国房颤患者约有2000万,房颤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尽早变房颤律为窦律,是房颤治疗的核心目标。目前,主要有三类方法转复窦律,分别是电除颤、外科手术或内科消融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史上,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等局限性,但参松养心胶囊安全性高且可以同时调节快心率和慢心率,获得了黄从新教授的强力推荐。
对于参松养心胶囊,黄从新教授牵头开展的心衰伴室早循证研究,证实了其调整心律的同时能改善心功能。“合并心衰、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房颤患者中,接近15%心功能不好,对于这类患者我推荐使用参松养心胶囊。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如果你想巩固房颤患者的窦律,参松养心胶囊不失为一个优选药物,也写入了我们的指南。”黄从新教授推荐道。
“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一种调律药物,是我们中国的原创成果,因此我们每一位同仁,都有责任和义务来推广应用这一创新成果。尽管前路道路崎岖,只要我们努力,前途一定光明!”
Ø 曹克将教授:“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减少室早负荷、改善心功能,且不会导致心动过缓,同时写入了相关指南。”
曹克将教授讲课
心律失常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ICD植入、导管消融、外科手术治疗等;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中药在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克将教授牵头开展的参松养心治疗窦缓伴室早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参松养心胶囊的治疗组早搏次数减少1827次/24小时,早搏数下降率为71.01%,心率次数提高6.25次/分(11.38%);
参松养心治疗室性早搏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室早,早搏次数降低50%以上者占65.8%,疗效优于美西律(50.7%,P<0.01)、治疗非器质性室早疗效确切(74.2% vs 28.9%,P<0.01);
一项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牵头开展的随机、双盲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在慢性心衰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增加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室早搏次数下降率,改善心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项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有或无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早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减少室早负荷、改善心功能,且不会导致心动过缓,同时写入了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编写的相关指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克将教授强调。
2020年7月,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共同编写的《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中,将参松养心胶囊由Ⅱa-B级推荐变更为Ⅱa-A级推荐,2022年发布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中,也推荐使用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早的治疗。这进一步充分地说明了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Ø 吴立群教授:“充血性心力衰竭,推荐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来降低患者的室早负荷、改善心功能。”
吴立群教授讲课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强调,室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心衰患者,尤其是左室扩大伴低EF者,且动态心电图检查几乎所有心衰患者最终都有室早。同时,心律失常也是引起心衰恶化的因素,因此如果能够控制好心律失常,对于心衰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吴立群教授指出,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使用胺碘酮或多非利特治疗,但对于症状明显的频发室早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用药需谨慎使用。
同时,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择ICD可显著提升生存率,而对于频繁放电植入ICD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采用导管消融手术治疗。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来降低患者的室早负荷、改善心功能(Ⅱa类推荐,B级证据)。
参松养心胶囊“调律”证据充分,打破传统“抗律”思路束缚
Ø 快慢兼治——吴伟教授:“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快慢兼治’的系统效应,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谓当之无愧。”
吴伟教授讲课
当下,心律失常治疗现处于“两难窘境”。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其费用高、技术难等原因难以在临床中得到普及;而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多数伴有损害心功能等副作用,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于是医学界将目光转向了中医药。
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打破西医思路束缚,突出“调”的干预策略,将治疗思路由“抗律”转为“调律”。
这种“整合调律、快慢兼治”的独特“调平”作用,经过了诸多循证医学证实。其中一项纳入1476例患者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参松养心胶囊对于室早的总体有效率达到65.8%,优于美西律组的50.7%(P<0.001);对于阵发性房颤的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62.3% vs 58.6%,P>0.05);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总体有效率达到63.5%,平均提高心室率7.15次/分,且心室率越低者提升程度越明显。
参松养心胶囊是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律失常的“络虚不荣”中医病机特点和用药规律,首次提出络虚不荣与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同时结合了现代中药药理学理论研发而成。其人参、酸枣仁、山茱萸、麦冬可以益气、养阴、安神,达到“温补”效果;黄连、甘松、丹参、土鳖虫可以清火、理气、通络,达到“清通”效果,从而“络虚通补”,调平心律失常。其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保护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改善AMI心肌微循环,调控NRG-1/ErbBs表达,逆转结构重构、电重构,从而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兼顾“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既针对离子通道进行“抗律”,又针对非离子通道进行“上游治疗”,开辟了从“抗律”到“调律”的心律失常治疗新途径。
“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快慢兼治的系统效应,它没有和西药联用时的‘对抗’问题,也没有副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不需要担心安全性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伟教授总结道:“吴以岭院士的络病理论,真正指导解决了我们临床很多实际问题,参松养心胶囊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谓当之无愧。”
Ø 整合调律——浦介麟教授:“参松养心胶囊是目前唯一兼具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的中成药,是安全、有效的‘调律’优选之药。
浦介麟教授讲课
参松养心胶囊对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均有着明显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2020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心衰合并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早发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传统西医治疗束手无策时,参松养心胶囊的基因芯片研究证实其治疗作用与钙稳态有关,可能通过修复受损的钙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此外循证研究也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提高平均心率7.15次/分。
参松养心胶囊既抑制心脏多离子通道遏制心律失常,又注重心律失常的基质治疗,无致心律失常作用,还能减少或不增加心律失常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是一种全新的心律失常治疗策略。
上海同济大学东方医院浦介麟教授指出:“参松养心胶囊已获多个权威指南和第9版教材《内科学》的一致推荐,是目前唯一兼具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的中成药,是《中国药典》中唯一一个治疗室早的中成药,是安全、有效的‘调律’优选之药。”
Ø 预防房颤——杨新春教授:“参松养心胶囊改善房早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或可起到预防房颤的作用,有望未来能成为房颤药物治疗的新方向。”
杨新春教授讲课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抗凝治疗、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三大方面。其中,早期节律控制可以降低主要终点事件风险21%(EAST-AFNET4研究),意味着早期开始控制节律,比延迟控制方法更能使患者获益。但目前的节律控制手段具有局限性,比如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再比如房颤复发率较高,多数患者面临再复律治疗,从而使患者面临栓塞风险。因此,节律控制药物的临床应用窘境亟待克服。
动物实验证明,参松养心胶囊可以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活性,从而显著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进一步研究也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与普罗帕酮疗效相当,且安全性更优,不失为节律控制优选药物。
此外,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杨新春教授提出,参松养心胶囊或可在房颤的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明确的影响离子通道的作用,或可通过改善房早来预防房颤发生;同时,其可以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可能对房颤的发生发展有缓解作用;此外,参松养心胶囊副作用少,可能可以长期口服,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杨新春教授对参松养心胶囊的未来表达了殷切期盼:“希望未来中成药在预防房颤和心房心肌病方面有一定效果,成为房颤药物治疗的新方向。”
Ø 治疗窦缓——邹建刚教授:“参松养心胶囊兼顾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的作用,在窦缓合并室早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邹建刚教授讲课
窦缓合并室早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快慢兼顾”——既要降低室早次数、又要增加窦性心率,成为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难题。SS-CAT试验证明了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P<0.001);SS-SBPVC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参松养心胶囊对窦性心律过缓伴室早的患者来说,可以减少其室早负荷,提高患者心率,改善患者症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邹建刚教授在分享时提到:“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室早的类型和窦性心律过缓的严重程度,再综合作出合理的治疗选择。参松养心胶囊兼顾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的作用,在窦缓合并室早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Ø 消融术后——黄鹤教授:“参松养心胶囊多角度抗心律失常机制明确,导管消融术后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可期的未来前景。”
黄鹤教授讲课
房颤消融术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降低术后1年复发率,但不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此外,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明显,术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依从性差、停药率高。因此,由于安全性问题,目前房颤消融术后并不建议长期应用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提出,导管消融术后应用中药具有可期的未来前景。参松养心胶囊多角度抗心律失常机制明确,可以调节多离子通道、改善心脏传导功能、改善冠状动脉供血、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且经循证研究证实对于阵发性房颤,参松养心胶囊维持窦律的效果与普罗帕酮相当。
近期,导管消融术后应用参松养心胶囊相关循证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其研究结果值得期待,有望提高导管消融术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Ø 抗纤维化——丁春华教授:“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电传导功能,提示我们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
丁春华教授讲课
心肌纤维化引起的电传导异常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机制,抗纤维化治疗可有效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基础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抑制TGF-β1、MMP-2、MMP-9,降低α-SMA,抑制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另有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抑制胶原蛋白COLI、COLIII表达、降低促纤维化因子水平,从而降低心脏纤维化、逆转结构重构。通过以上机制,进一步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降低心梗后房颤诱发率和房颤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
“改善心肌纤维化、抑制心脏电重构,可以有效治疗心房颤动。”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丁春华教授在学术报告中强调:“参松养心胶囊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中成药,通过抑制多种离子通道发挥着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电传导功能,这也提示着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可对此做进一步深入探索。”
结语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参松养心胶囊作为心律失常治疗的代表性中药,兼具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可以逆转自主神经重构、电重构,其快慢兼治的作用为心律失常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奠定了从“抗律”到“调律”防治心律失常的理论基础。
本次大会结合络病理论系列研究成果,展现了以参松养心胶囊为代表的中药在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地位,推动了我国在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领域药物治疗的发展。多项通络中药开展的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医药真正走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发出铿锵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