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拉近银行与用户的距离
时间:2022-01-22 08:13: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差异化、个性化、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服务将成主流
“互联网+”拉近银行与用户的距离
非接触支付交易、无卡办理业务、线上授信审批……随着技术进步和用户远程操作习惯的养成,金融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特征愈加显著。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以金融科技促进金融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专家表示,金融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金融机构自身业务运营的数字化,还要建立数字思维,更有效地引领产业变革,助力新经济发展。
重视发展“场景金融”
“以前只有我们上银行办业务,很少有银行职员上门服务。如今,在社区远程操作也有专人指导,开户之类的业务很快就能办妥。”北京市朝阳区金台里社区的李女士坦言,银行工作人员到居委会帮助办理公积金联名卡开户业务,让她“感觉良好”,便利体验折射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在经营模式上的变革方向。
专家指出,以前金融机构采取“等客上门”模式,但在客户越来越习惯在线操作、远程办理业务的当下,金融机构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不断扩展服务内容。场景化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业务形态。
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平台加速布局场景生态建设,力求通过科技赋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在消费金融领域,银联云闪付“一分钱”坐地铁、中国银行下午茶满减优惠等活动,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产业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场景”的数字化建设成为主流,金融行业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出行等领域打造出多种新型生态圈。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斌认为,金融业要应需而变,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由金融服务向“金融+”行业服务转型。
重视“场景金融”的发展,以场景应用为基础,利用金融科技拓展金融业边界,有利于金融主体在“破圈”中创新。业内人士分析称,差异化、个性化、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主流,对小微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加适配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发挥数据要素潜能
提起数字化,数据和技术是两个核心驱动力。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突出数据的治理与应用,是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专家认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蕴藏着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密码”。因此,挖掘数据价值,是金融业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的关键一步。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行业在经济运行中扮演中枢角色,电信、电商、医疗、出行、教育等行业的数据能够方便地获取,如果能将这笔“隐形财富”加以整合和应用,把对数据的认知从“资源工具”升级为“生产要素”,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就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让这种“活水”流通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
数字化转型为金融业带来技术基础和业务形态上的种种革新,同时也产生多重安全挑战。例如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通目前还存在制度规则不够完善、应用主体缺乏自律等问题。钱斌认为,金融主体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筑牢制度的“防火墙”,在精准营销、自动化推荐、信息推送和数据合作中,合理合法地运用数据。
强化科技监管能力
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使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企业金融活动规制、金融科技伦理审查等监管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目前,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防范结构性风险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而“监管沙盒”则是金融监管部门在积极探索中取得的有益成果。所谓“监管沙盒”,就是通过设立限制性条件和制定风控措施,为金融主体搭建一个受监督的安全测试区,允许其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以真实用户为对象测试创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近年来在中国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形式付诸实践。
2019年底,央行将北京确立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首个试点城市;2021年3月,证监会在北京率先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前不久,资本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专项工作组启动16个试点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结算“e网通”、证券行业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创新试点、基于人工智能的单账户配资异常交易监测系统等。
专家认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充分体现出中国版“监管沙盒”的优势与特色。一系列应用于监管科技及合规科技的试点项目,能够更好地为监管金融行业提供支撑。 【编辑: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