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真的来了?听听“元宇宙”逐风者怎么说

时间:2021-12-30 08:01: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本报记者 于量 实习生 高菁

  什么是元宇宙?虽然这个问题目前仍未有权威答案,但是“元宇宙元年”却已不由分说地进入尾声。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元宇宙(Metaverse)这个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创造出的老名词,一跃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新概念。

  与新概念的出现同步上演的,是资本市场与科技行业的狂欢,诸多相关行业也迎来了久违的风口。在长三角,一批创业者乃至地方政府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充满了科幻色彩的新概念,期待着先人一步站上风口。

  不妨暂且抛开对元宇宙定义的纠结,听一听追逐元宇宙风口的人们的所思所想。

  元年

  除了打理公司的日常业务,黄阳之最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筹备即将在无锡举行的长三角元宇宙创新创业大赛上。

  2016年,留学归国的黄阳之与合作伙伴在老家无锡成立了英领之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出任CEO。这次元宇宙大赛,他的企业是承办单位之一。

  谈到元宇宙,这个今年10月刚满30周岁的年轻企业家语出惊人:“有人说元宇宙就是个泡沫,我觉得这个提法没问题。资本市场现在这种炒作法,这个泡沫迟早会崩。”

  既然是泡沫,那为何还要花心思办比赛?黄阳之这样解释:“元宇宙本身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项单独的新技术,单纯的概念炒作没有意义。我觉得元宇宙更像一个容器,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把一系列老赛道封装进一个新容器,自然就会带来新机遇,对于这些老赛道无疑是件好事。”

  不存在“元宇宙技术”,只有“元宇宙相关技术”,而这些技术,则无一例外都是既存的老技术。黄阳之和他的企业就身处一条他所说的“老赛道”上。根据公司官网的简介,英领之途的主营业务是提供“AR/VR一站式解决方案”。相比元宇宙,AR和VR在今天的确算不得一个时髦的名词。

  2012年,谷歌眼镜横空出世,让“AR拓展现实”这一概念全面进入大众视野,媒体惊呼未来已来,2012年旋即成为“AR元年”。此后不久,陆续出炉的消费级头戴式VR设备,又催热了“VR虚拟现实”,于是2012年便顺带兼任了“VR元年”。

  英领之途成立之初,专攻头戴式AR设备的研发。2016年公司第一款产品问世之初,黄阳之信心满怀,但是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一记重锤:“当时我们投下去2000多万元,我想着怎么也能变回一两个亿吧?没想到投放以后,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市场的反响惨淡得离谱,产品大部分都砸在了手里。”

  黄阳之意识到,行业内无休止的炒作和夸夸其谈已经把消费级AR/VR设备这条赛道“玩崩了”。此后,他的企业全面转战工业维保、汽车设计、虚拟试衣等专业领域。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疯狂受捧的元宇宙,或许也难逃成为下一个泡沫的命运。黄阳之想要做的,是在泡沫破碎之前,借助眼前肉眼可见的风口,为自己的企业乃至身处的这条赛道再争取一次重新开启“元年”的机会。

  距离

  机会真的要来了。全球性的热潮之下,AR和VR这对“难兄难弟”成了元宇宙这个玄而又玄的巨大容器中,最被行业看好,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大众直观理解和接受的元宇宙相关技术。

  一如智能手机是人们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头戴式的AR/VR设备被普遍视作未来的人们进入元宇宙的“入口”。AR/VR行业的风口,由此而来。

  但是黄阳之则认为,戴着头盔进入元宇宙至多只能算是一种过渡。在他看来,摆脱了外置设备的束缚,像电影《黑客帝国》中描绘的那种利用脑机接口实现的“清醒梦”才是元宇宙的终极形态。今时今日,我们离《头号玩家》依然遥远,遑论《黑客帝国》。

  同样身在AR这条“旧赛道”上的张金玉也抱持着相同观点。

  电话那头,张金玉说:“我们现在离元宇宙,还差着100个地球到火星的距离。”张金玉认为,眼下的这股元宇宙热潮,不过是元宇宙的“前传”。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仅仅是通过以AR和VR为代表的技术,让人类“半只脚踏入元宇宙”。

  张金玉是北京虚实科技有限公司的CEO。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企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AR虚拟化身系统”的开发。他们的项目,也将参加即将举行的长三角元宇宙大赛。

  “AR剧本杀”是张金玉的企业目前力推的项目。简单来说,这个项目就是让游客在旅游景点借助实景与AR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玩一场剧本杀。“到一个景点,打开手机镜头扫一扫二维码,屏幕上不仅有眼前的实景,还有由我们开发的AR虚拟化身担任的剧本杀主持人和NPC。在它们的引导下,开始一场剧本杀。”

  对于自己的项目,张金玉坦言无非是在旅游过程中增加额外乐趣的添头。她认为,资本的热炒和媒体的渲染,已经拉满了大众对于元宇宙的期待,自己所要做的则是反其道行之:“元宇宙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沉浸感,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无论是AR眼镜还是VR头盔,显然远不能实现我们期待中的那种‘身处其中’的沉浸感。通过手机屏幕看AR的沉浸感自然更弱,但这却是在短期内能切实实现的。”

  内容

  10月的最后一天,一个“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在国内短视频平台一炮走红。这个名为柳夜熙的虚拟人物,至今只发布了3则短视频,但粉丝量已经突破800万。打造出柳夜熙的,是上海的一家企业。创壹科技成立于2018年,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梁子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将柳夜熙定位为“元宇宙博主”,而他们的目标,则是将企业打造为“元宇宙的迪士尼”。

  柳夜熙目前发布的3则短视频均由这个虚拟形象与真人演员在结合了电脑CG的实景中共同进行表演。虽然制作精良,讲述的也是一个虚实交错的赛博朋克式的故事,但其本质仍是一段在移动设备上播放的短视频,与我们想象中的元宇宙并没有太多关联。在某种程度上,柳夜熙的走红似乎只是搭了元宇宙这个时髦概念的便车。

  与AR/VR类似,虚拟人算不得是有多“新”的新事物。按照黄阳之的看法,虚拟人也当属“老赛道”范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迭代,我们已经能够在各种平台、通过各种媒介接触到越来越像真人的虚拟人,传统电视媒体推出虚拟主持人、虚拟新闻主播也蔚为风潮。

  但当虚拟人与元宇宙结合,就有了不一样的故事。从《雪崩》开始,在所有关于元宇宙的表述中,身在现实物理宇宙中的我们都需要通过一个“化身”作为自己的投射进入元宇宙;而在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元宇宙中,恰恰需要无限接近真人的虚拟人来扮演这个“化身”的角色。

  人类真正踏入元宇宙尚需时日,但是对于自己的“化身”,无论是民间还是行业内,都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与期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柳夜熙的走红又在情理之中。

  作为柳夜熙的“生父”,梁子康自然不同意柳夜熙是一个蹭元宇宙热度的产物。他表示,早在今年初,他和团队就已经开始关注元宇宙,围绕柳夜熙的谋划和布局也始于彼时。而短视频则只是柳夜熙的起点,目的是要将这个“元宇宙博主”介绍给大众:“如果没有元宇宙的概念,你可以认为柳夜熙不过是一个虚拟形象和她背后的一套虚构世界观。但当柳夜熙这个形象与元宇宙相关技术结合,就能展现出更高的交互性,整个价值链和延展性也会随之变得更长。”

  梁子康表示,虽然柳夜熙目前人气颇高,但并未变现,他们也并不急于利用这个新打造的IP实现盈利,而是更在意未来的想象空间:“虽然目前依然只存在于视频中,但是柳夜熙很快就会以其他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趋势

  下个月,长三角元宇宙创新创业大赛就将结束项目征集正式开赛。黄阳之告诉记者,早在今年8月,他就已经开始谋划这项赛事,但是起初的推进并不顺利:“并不是人人都对元宇宙感兴趣,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这东西太虚了。”

  转机直至11月下旬才终于出现,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对黄阳之伸出了橄榄枝。蠡园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局长徐江告诉记者,之所以决定联合承办这项赛事,就是为了能够将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留下来。徐江表示,蠡园经开区内已有不少大数据行业企业入驻,而大数据是未来元宇宙建设的基础。站在经开区的角度,如果能够通过赛事,招引一批元宇宙相关领域的企业,就能形成产业上下游,从而互相促进。针对此次赛事,蠡园经开区也拿出了具体的政策:对有意入驻的获奖企业,经开区将提供3年免租的优惠。同时,推荐其参与滨湖区内的项目评审。根据无锡当地针对软件及大数据产业的专项政策,通过评审的项目最多可获得500万元的经费支持。

  “如果只是大数据,难免显得有些‘窄’。而元宇宙是现在的大趋势,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往上面靠一靠。”徐江说。

  元宇宙是趋势吗?在一定意义上,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增长空间已近见顶,科技行业与金融资本都亟待拓展出一个全新的领域作为未来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全球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抗争至今仍在拉锯,全球经济亦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元宇宙这个由一系列既有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概念不失为一个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2021年会成为所谓的“元宇宙元年”。

  然而,所有受访对象都提到,在技术未能实现根本性突破的情况下,元宇宙的确依然遥远。试想,要建设一个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几乎一模一样且人人都可参与其中并与之发生交互的虚拟世界,需要何等巨大的计算机算力?现在为人类所用的能源中,有什么能够足以持续驱动这庞大算力?

  不过,即使是新瓶装旧酒,元宇宙带来的风口对于技术的进步和科技行业的发展,都是我们所乐见。既然已经认定元宇宙是未来的趋势,不如在尽情想象的同时,继续保持冷静。 【编辑:田博群】

上一篇: 北京:急救设施将覆盖全市重点公共场所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正式上线 12家险企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