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深圳户口、北京户口还是美国绿卡?小林如是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时间:2021-03-30 13:52: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980年,小林出生于深圳市笔架山,那时候父亲在深圳支援特区建设,属于第一批在深圳拓荒的人。早期人们对户口制度的作用意识淡薄,其实真想获得深圳户口并不是件特别困难的事,可能跟村长好好说说都能获得户口。印象中父亲有无数次和深圳户口擦身而过,也许那就是命运的选择。
2016年,听说本科学历在深圳可以落户口,大概相当于积分制,其中有一项要求缴一年以上的社保才可以。小林没有学历显然第一个条件就不符合要求,但是小林的爱人 Anna 却符合条件,因此将她的社保从北京调到深圳朋友的公司,就这样持续到符合条件时,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无法解决。
林北北出生于2013年8月,不符合独生子女计划生育要求。因为踩了个擦边球,二胎政策倒是提出来了,但是正式实施是2014年。在广东地区农村单独两孩实施时间其实早在1986年就开始了,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小林出生在深圳没有深圳户口自然是把户口落回家乡广东陆丰,而 Anna 作为典型的东北人自然是独生子女,从组合是依然符合要求,却又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差错,90年代初很多人把户口本上的农民改为居民说更好。
总之林北北被深圳的落户政策理解为不符合计划生育要求就对了,所以只好把 Anna 的社保再迁回北京,没想到这社保的迁出、迁入,竟导致所谓的社保中断,让我们再次错过一次北京积分落户的机会,好嘛,这不得多奋斗十年?
2018年,北京也推出积分落户制,像本科学历、自住房、年龄之类的条件基本都符合,单单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这一项就算中断了,所以北京户口也与我们无缘了,莫非在北京再继续奋斗十年?陆续有朋友获得北京户口了。
深圳户口也好,北京户口也罢,没有就没有。在广东成长了19年,在北京也生活了19年,在成家立业育有两个孩子,女儿林东东从上幼儿园到小学都很顺利,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满足一定的条件不算太刁难,大体可以读书。
林北北一出生就没那么简单了,首先给你扣上个不符合计划生育的框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后落户还是因为全国人口普查,而后二胎政策又大规模开放,却又无人生孩子出生率持续下降,无需罚款也可以免费给上户口了。
至于上学的问题,最后依然栽在政策的变化上,Anna 不知道为什么就忘记了续北京市居住证了。当林北北好不容易上完幼儿园,准备给他小学报名时,发现东城区的新政策要求夫妻双方都在东城有一年以上的居住证,除非小林和 Anna 【假】离婚,否则林北北在北京市东城区读书那是不符合要求的。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好像户口的问题导致人的一生,一步错,步步错?从自己出生在深圳就近似黑户起,没想到儿子林北北也遭遇类似问题,还好两个孩子在北京出生都有完整的出生证明,否则连出生证明都只能去派出所和居委会办。Anna 这次急了问怎么办,她没想到读书报名会栽在她的居住证上。
小林说:“林北北的读书没有B计划”。深圳户口的路堵死了,北京户口的路也堵死了。无论是深圳的积分制还是北京的积分制,小林都与之无缘,可是小林同学却符合传说中的职业移民第一优先 EB-1 美国杰出人才绿卡的申请标准,真乃人算不如天算啊,费什么劲搞户口啊,直接拿美国绿卡他不香吗?
2018年1月1日,开始准备移民美国的材料,中间遭遇各种张力、各种原因卡壳,历时一年半时间才把资料准备好,2019年7月10日,律师在美国帮忙提交 EB-1A 杰出人才 I-140 申请表格,没想到 NSC+PP 7天通过。(术语解释:NSC 是 Nebraska Service Center 的简称,即美国移民局位于內布拉斯加州的服务中心;PP 是 Premium Processing 的简称,简单的说是加急处理的意思)。
事实上「人文奥运」成为了「北京人文」的转折点。2010 年开始的车辆限购以及后来的房屋限购,再后来对孩子上学各种设卡,住在回龙观的同事家的儿子最后被迫搬到廊坊读书。受到恶劣的天气环境污染的影响,鼻炎发作到达了顶点。从最早的离不开到最后的想逃离,在北京的后十年,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变得麻木。
林兴陆,公众号:网林小林的美国梦
是的,小林在广东成长了十九年,在北京又生活了十九年,从最早的离不开到最后的想逃离。人生的第三个十九年,希望从年少时的梦想开始,对,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美国梦:人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富裕,而不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协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
2019年8月14日,林东东和林北北在小林的好朋友人称宝二爷的郭宏才帮助下顺利在 Los Gatos 准时入学并读了一年书,现已转学至苹果老巢 Cupertino 联合学区读书。孩子俩的英语从第一个月沟通都有些困难,到第二个月可以融入到一起玩,现在已经要反过来让孩子们不要忘记中文了。
撰文:网林(微信订阅号:networ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