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如此神奇!能提升积极情感,增强本身价值感和存在感?
时间:2021-02-22 04:28: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性”作为人的本能之一,对人能产生什么益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礼记·礼运》
“饮食男女”,描述的是人的本能和本性中的欲望。食物最基本的功能是让人饱腹充饥,当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食物可以上升为艺术,让人享受和欣赏。相对应的,性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并为种族繁衍后代。但是否和食物一样,在满足了生存底线后,性还能对人体的心理产生益处?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心理学教授Todd B. Kashdan团队在2017年的研究中对152名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21天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了研究对象的性活动及心理变化,探究性对人在心理层面造成的影响[1]。
Todd B. Kashdan团队发表文献截图。
该研究成果于2017年发表于期刊Emotion(文献题目及摘要截图如上所示)。本文将重点参考这份心理学科研数据和成果,为读者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性”的益处。
通过本文,读者们将了解到如下信息和知识:
性的满足感能提升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增强存在感和价值感;
性的满足感能提升积极情感,降低消极情感;
性的满足感实现了自我延续:繁衍后代,编织新的生命。
乔治梅森大学心理学家:“性”在心理层面对人产生了积极作用
为了研究性对心理的影响,Kashdan教授团队招募了152名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学测试和调查,研究对象以日记记录的方式(A daily diary investigation)详细记录了自己在测试期间的性行为和随后的心理感受。最后,研究人员针对这些日记内容进行整理和统计,总结出性对人产生的影响[1]。
研究方法:拟合“性”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通过数据分析,Kashdan教授团队统计了152名研究对象共计3781天的日记,总共记录了681次性行为,研究人员要求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性生活结束后第二天的心理状况和变化。
通过这些记录,Kashdan教授团队通过数学模型将与“性”相关的四个细节和三个心理层面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拟合。
其中,三个心理层面因素分别是:
· 人生的意义(Meaning in life)
· 积极情感(Positive affect)
·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
在研究过程中,Kashdan教授团队主要考察了研究对象以下四点与性相关的细节:
·是否处于稳定的亲密关系(In a relationship;Not in a relationship);
· 是否体会到性的愉悦感(Sexual pleasure);
· 是否体会到了性的亲密感(Sexual intimacy);
· 稳定关系的时间长短(High relationship length;Low relationship length)。
接下来,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的日记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分别提取了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有效信息,在对信息进行了量化分析后,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找到“性”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具体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性”对心理产生的影响分析[1]。
(备注:表格来自原始文献截图,中文为本文作者额外加注以方便读者理解)
根据这些结果,Kashdan教授团队将与性相关的指标(性活动、性的愉悦感、性的亲密感)作为预测因子,通过数学模型拟合用于预测第二天的心理状况,预测结果如下所示:
“性”用于预测心理状况的分析[1]。
(备注:表格来自原始文献截图,中文为本文作者额外加注以方便读者理解)
数据解读:探究“性”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以上两个表中的结果是Kashdan教授团队根据研究对象的原始数据通过数学模型拟合出来的结果。其中有两个数据对研究相关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分别是:
Coef.(b):表示相关性的系数。当Coef.>0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性;反之,当Coef.<0时,变量关系为负相关。
P-value:表示相关性的显著性。当p值越小的时候,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为显著,反之,p值越大,说明两者相关性并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参考意义。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接下来将一一解读Kashdan教授团队得出的结论。
研究结论1:性的愉悦感和亲密感能提升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增强存在感和价值感
Kashdan教授团队的数据显示,从性中获得较高的愉悦感和亲密感能在性生活结束后的第二天显著提升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认知(Meaning in life),让人认为人生更有意义,充满存在感、价值感、目标感和方向感[1]。
这里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的术语:人生的意义(Meaning in life)。我们接下来将对这个概念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读者们更好地理解“性”对人生意义的影响。
心理学解析:何为人生的意义(Meaning in life)?
我们为什么而活?
人生的意义(Meaning in life)是一个解构人类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的哲学问题,是人类寻找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层思维,围绕此概念的问题常有:“活着的理由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这是人们寻求生命意义和目的的思想,根据每个人的经历和认知不同,对此人生意义的价值感评估也不尽相同,但这并非是一个普世价值观念[2]。
也就是说,寻求人生意义并非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需的思维,根据个体差异,有些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对自己来说很重要,但有些人认为可有可无。
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感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生的意义实际上是指人生的价值和潜在价值。在心理学界,其中的一个大分支被称为“恐惧管理理论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由社会心理学家 Jeff Greenberg, Sheldon Solomon, 和Tom Pyszczynski在1986年首次提出(文献首页截图如下),是指由于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预测的事件,因此人类对死亡会产生本能的恐惧,促使人们在活着的时候想在世上留下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存在创造出长远的意义和价值[3]。
“恐惧管理理论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首次发表文献首页截图。
也就是说,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有动机增强自身存在的价值感。
“性”让人生更有意义——提升价值感和存在感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并非每个人对人生的意义都有相同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但实验数据表明,“性”确实增强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认知。也就是说,性的愉悦感和亲密感能让人提升了自身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使人产生对人生的确定感和方向感。
也就是说,Kashdan教授团队的数据表明,人们通过达到性的满足感后,会提升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认知[1]。
研究结论2:性的满足感能提升积极情感,降低消极情感
从Kashdan教授团队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性的满足感(愉悦感和亲密感)能提升人们的积极情感[1]。
心理学解析:什么是积极情感、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Positive affect)高的人充满活力、热情、自信和机敏,压力荷尔蒙的水平较低,拥有更好的睡眠,研究表明积极情感高的人有更高的长寿概率[4]。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高的人常表现出悲伤、情绪低落、嗜睡等负面情绪。研究表明,消极情感高的人多巴胺分泌水平较低,会导致社交焦虑和抑郁[5]。
也就是说,Kashdan教授团队发现“性”能使人产生积极情感而避免消极情感,能促进人们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原因分析:为什么“性”能让人更积极,增强对人生的价值和存在感?
性作为人的本能之一,为什么对性的愉悦感和亲密感能对人的心理层面会产生积极影响,并且对人的深层思维——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能产生正面影响?实际上,这些影响与进化论相关。
性的满足感实现了自我延续:繁衍后代,编织新的生命
性作为本能,首要动机和目的是繁衍后代,产生新的生命对种族有利。对个体而言,后代的诞生意味着自我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代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个体对于自身死亡的恐惧。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性的满足感为个体提供了延续生命的机会,为实现自我、提升自我价值、为种族创造了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的分析符合上文提到的“恐惧管理理论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为此,性的满足感克服了个体的心理冲突(死亡和存在的对立),从而使人能产生对生活的积极认知,增强对人生的目标感、存在感和价值感,因此提升对人生意义的认知。
启发:人类需要亲密感,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上文分析过,并非每个人都需要产生对人生意义的认知,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知道自己为何而存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得到幸福。但对性的满足感确实能增强人们对人生的价值感和存在感的认知。
人类并非是独居动物,可能只有当个体体会到了亲密感和来自同伴的爱时,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并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Kashdan, Todd & Goodman, Fallon & Stiksma, Mel & Milius, Cayla & Mcknight, Patrick. (2017). Sexuality Leads to Boosts in Mood and Meaning in Life With No Evidence for the Reverse Direction: A Daily Diary Investigation. Emotion.
[2] Jose Fadul. Lessons in Chess, Lessons in Life: Application of the Psychology of the Game in Real Life. Lulu Press. 2008. ISBN 978-0-557-02158-1.
[3] Greenberg, J., Pyszczynski, T. & Solomon, S. (1986).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 need for self-esteem: A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In R.F. Baumeister (ed.), Public Self and Private Self (pp. 189–212).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4] Fredrickson B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 Psychol. 2001;56(3):218-26.
[5] Cohen, Jonah N.; et al. (2017).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as links between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redicting concurrent and prospective mood symptoms in unipolar and bipolar mood disorders". Behavior Therapy. 48 (6): 820–833.
出处:见配图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