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中美互联网巨头在创新上的差距剖析
时间:2020-12-15 18:28: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最近,针对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相继投入大量资源入局生鲜社区团购,继购物、打车、外卖这些热点之后,又将卖菜作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的做法。《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互联网巨头应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拜。
笔者认为,《人民日报》的社评可谓一针见血,指出了目前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在发展方向上的偏差。掌握海量数据、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的各大互联网巨头企业,不将资金投入到当前制约中国发展的诸多科技短板、关键技术屡被“卡脖子”,亟需突破的项目中去,而是去与民争利,打起小商小贩的主意,从老百姓身上“薅羊毛”。
互联网巨头们努力抢占社区团购这一风口的做法,既不利国、更不利民,完全背离了科技公司的发展方向,枉挂了一个科技公司的头衔,的确值得他们深刻反思一番了。
横向比较以下美国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就会发现中美两国互联网巨头在发展方向有着巨大差异。美国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如微软,除了办公软件外,微软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许多成果,如云技术、数字墨水、语音识别与合成、自动电影(网络多媒体组)、复合TCP(传输控制协议)、交互式计算机视觉、智能缩略图等。
目前,微软的电脑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服务,全球都在使用,无人可以取代。谷歌的手机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人工智能,也是不可撼动的世界第一,还有闻名世界的阿尔法狗机器人。而中国人最青睐的苹果手机的制造商……苹果公司除了在研发手机产品外,还在研发苹果眼镜、苹果自动驾驶汽车。
相比之下,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不去集中精力搞研发创新,开发高科技产品,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而是将企业的发展方向放在国内与商贩抢生意,赚取一些蝇头小利的目标上。二者对比之下,中国的互联网巨头的追求和格局就显得太狭小了,退一步说,要抢生意也不要在国内,有本事去全球市场,薅全世界的羊毛!
笔者认为,中美互联网巨头之所以会在企业发展方向上产生巨大差异,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与美国同行相比,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明显缺乏创新基础
事实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创新基础太过薄弱的缘故。科技创新来自于哪里,应该来源于实验室与实业的碰撞之中,而在国内,高校在科技创新的贡献不足,同时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也很少有跟大学合作进行创新项目研究的。“产、学、研”处于脱节状态。
中国赴美考察交流人员,在参观硅谷和美国一些大学后,感受深刻。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亲眼看到了很多创新项目正在孕育,而包括很多互联网公司也从哪些大学的实验室里得到了研究成果。这一大学实验室与企业紧密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正是硅谷的成功模式。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应用层面发展较快,但是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方面还显得十分薄弱。例如人工智能的算法研究等。有些原始研究并不是短期就能够从市场上获取效益,可能投入多年都没有利润,因此这类基础性研究工作互联网企业很少会去做。
创新需要“产、学、研”各方面共同去推进,包括国家主管部门、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合作研究实践,推动基础研究,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更多的原始创新涌现出来。
另一方面,美国启发、开放式的教育方式,不断挖掘孩子的潜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以至于从小就逐步了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而美国的车库文化对于创新更是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美国品牌榜单中就有20多个品牌来自于车库,苹果、亚马逊、微软、惠普、谷歌等都诞生于车库。
许多创业者创业的目的,完全出自于对于科学发明的兴趣,而并非是为了赚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不计报酬的投入,而正是这种对于科研近似于疯狂的执着和热爱,使得美国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美国正是有一大批这样的创业者,才使得美国在科研创新领域始终处于引领全球的地位。
特斯拉CEO马斯克回顾其艰辛创业,几度哽咽。华尔街曾将特斯拉汽车列为最不可能成功的企业,从最开始业界对电动汽车的不看好甚至是百般阻挠,到特斯拉还清4亿美元贷款加利息。从SpaceX的接连失败,到SpaceX猎鹰火箭成功海上着陆。
马斯克只说了一句:”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
而造成中国创新人才的缺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封闭、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因此导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创新型人才数量方面明显缺乏,而缺乏更多创新,中国互联网企业无法走得更远。
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从0到1的创新
中国的互联网创新,都有一个通病,也可以说是惰性。创业或者搞研发创新前,会先去国外看看有什么先进模式,然后设法在国内生产一个本土化的产品,这种通过“拿来主义”在别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再创新,也就是从1到100的创新,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起不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如果中国的科研发展如果一直采用这种方式,那么我们的科技水平将会永远落后于人,而且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只会是越来越大,不可能实现反超。
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事实上,支付宝手机支付抄袭的Paypal、百度抄袭Google、阿里巴巴抄袭亚马逊、华为抄袭思科和高通。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在科技领域对美国的依赖。
三、缺乏创新动力
中国互联网企业国内竞争激烈,内耗严重,企业并不是将企业发展的重心放在研发创新上,各大巨头除了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外,还在网购、外卖、共享单车、直到目前的社区团购卖菜等应用模式上展开竞争。这些应用在发展初期几乎都是通过疯狂烧钱的模式,企图占领新兴市场,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内耗。
在竞争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无力再去做创新,只能跟在外国公司后面“炒冷饭”。在经历了以上各种竞争之后,各家企业均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互联网公司无力在技术上创新,就只能将全部力量集中在一些并无实际用处的模式创新中。
虽然阿里的达摩院、阿里云,百度的自动无人驾驶(最近很长时间没有听到百度无人驾驶的消息了)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但与美国互联网巨头们对科技的贡献相比,还差得太远。
在美国硅谷,出现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新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而在国内,则更多的是在商业模式的微创新上。比如国内比较红火的打车软件,滴滴和快的虽然在国内发展迅速,也都融到了巨资,但他们的产品创意还是拷贝了硅谷一家叫uber的公司。
从科技创新角度看,硅谷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缺少了这种创新精神,硅谷就不称之为硅谷,如果没有对新技术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创新精神,中国互联网公司无论市值多高、体量多大,都缺乏根基,不可能走得太远。
出处:头条号 @热点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