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关于艾滋病(HIV)的由来
时间:2020-09-17 19:10: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遇到过一个又一个的绝症,从肺结核、麻风到癌症。如今,肺结核、麻风对人类来说早已不再是绝症,在人们把精力集中到解决癌症上的时候,又一种绝症出现了,它就是目前搅得全球人心惶惶的艾滋病。
自从1978年在美国纽约发现第例艾滋病人以后截至 19911月126日,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各国官方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全世界已有163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了艾滋病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估计,全世界艾滋病实际患者已达3400万,全世界已有1600万人死于艾滋病。对于艾滋病的病因,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至今还没有弄清楚。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艾滋病的发病与一种T细胞有关。
1983年5月,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吕卡.蒙塔尼埃研究组从病患者体内的淋巴结里分离出了艾滋病病毒。这是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能够附着T细胞的表面进行繁殖,受感染的T细胞很快就会停止生长,丧失免疫功能而死亡。而新繁殖的艾滋病病毒又释放到血液中,寻找新的T细胞。这样循环往复的进行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最终失去抵抗力。
也有少数的科学家认为,艾滋病并不是仅仅由一种病毒引起的, 很可能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
1986年上半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艾滋病病毒定名为“人体免疫缺损病毒" ,英文缩写为HIV。艾滋病即由HIV潜伏性和作用缓慢的病毒引起的疾病,英文缩写为AIDS。中文音译为艾滋病。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唤起世界各国共同对付这种人类历史迄今出现的最厉害的病毒,定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关于艾滋病的来源,说法也是各种各样。起初人们认为艾滋病是由同性恋引起的。因为在美国一些大城市中的同性恋中艾滋病患者居多。可是,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后,发现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国家就已存在同性恋问题,而在东方国家的古代社会里,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如果因同性恋导致艾滋病的产生,那么必定在古代就流行了,为何在当代才传播开呢?从而得出同性恋并非艾滋病起源的结论。
最令人震惊的说法是有人称艾滋病病毒是美国细菌战研究的产物。他们认为艾滋病是美国生物战研究中心利用遗传工程基因重组的新技术制造出来的新病毒。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的是制造一种新型的生物战武器。研究者首先在中非的绿猴身上做试验,后来转为在以减刑为条件自愿接受该病毒的一些服重刑的囚犯身上试验,囚犯中不少是同性恋者。他们被释放后,便把艾滋病带到社会上,并由各种途径传播开来。这是试验者和被试验者始料不及的后果。这一观点引起各种各样的议论和猜测。尽管美国有关方面否认这一说法,但一些人还是将美国为全世界艾滋病最多的国家与此问题联系起来,对此持肯定态度。
还有两位英国科学家曾提出过“外空传人地球”的假说,认为艾滋病病毒可能早在外空中存在,但因千百年来缺乏传播媒介,所以人类一直没感染上。 后来由于一颗飞逝的彗星撞击了地球,将这种可怕的病毒带到地球来,祸害了人类。这种假说还没有找到可靠的事实依据来证明。
目前,人们又提出了“猴子传给人类”的假说。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猴子身上存在与人类艾滋病患者相同的病毒,被发现的猴子生活在非洲。研究者们从血液接触可以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以及中非地区高发病率与奇特生活习俗等方面,假定艾滋病病毒是猴子传染给人类的。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早在美国出现艾滋病之前,中非地区的卢旺达、乍得等国家和地区就流行过艾滋病。有人推测类似艾滋病病毒的东西最早存在于当地的猴群中,由于当地人经常被猴抓伤以及吃猴肉等原因,这种病毒就进入了人体,逐渐演变成了艾滋病毒。据一些专家估计, 携带艾滋病病毒者可能高达非洲中部城市人口的10%。在20世纪80年代,扎伊尔的金沙萨市在对千份血液样本加以检验后,发现其中6%-7%带有艾滋病病毒。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也做过一次广泛的调查,发现18%的输血者带有艾滋病病毒,在赞比亚1987年间便约有6000名儿童接受艾滋病治疗。而非洲某些地区5%的新生婴儿都带有艾滋病病毒,其中半至23的人在两年内会演变成艾滋病。法国一位研究人员偶然了解到中非地区有些居民有以下生活习俗:将公猴血和母猴血分别注入男人和女人的大腿和后背等,以刺激性欲:有些居民还用这种方法治疗不孕症和阳痿等病。许多专家认为,艾滋病就是这样传染给人类的。但是中非部分居民奇特生活习俗的历史无疑长于艾滋病流行史,研究者进而假设:可能在很早以前,猴子就将艾滋病病毒传给人类,但因偶然的原因几度自生自灭。在现代,由于大量欧美人员到过非洲,传染上了这种病毒,并把艾滋病病毒带回欧美,加之性生活混乱和吸毒等流行,所以艾滋病在欧美地区就广泛传播开来。
目前,人类对艾滋病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大成就,但它究竟怎么起源,至今众说纷纭,很多专家认为这种争论还只是一个开始,要想弄清艾滋病的来源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头条号 @晋中融媒体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