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中国软件大亨”王俊煜的成长之路
时间:2020-06-22 01:35: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王俊煜是2003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他北京大学毕业后便进入Google工作,升至产品经理的职位。他25岁,从Google辞职,开始自己创业。他经历了众人反对与质疑,却一贯坚持“完美主义者+小清新”。
王俊煜1985年生于广东潮州,在上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所以王俊煜在高三的时候,就已经被保送。可是,王俊煜并没有接受。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经历高考,那人生会留有遗憾的,于是,他选择放弃保送的资格,继续努力,参加高考。
他认为人生不能留有遗憾,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他不想错过这次经历。更为重要的是,王俊煜认为,高考不仅仅单纯是考生实力的较量,更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较量。他希望通过高考,让自己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在高三期间,王俊煜很注重对自我心理素质的训练。
2003年初夏,王俊煜参加了高考,出乎意料的是他高考分数不但很高,而且还是当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
2003年高考结束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假期,王俊煜顶着广东省高考状元的光环来到了北京,进入北大元培实验班进行学习。在北大的日子里,王俊煜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相对明确的定位。
在北大元培班学习的前两年时间里,是不需要学生选择专业的,或许这就是北大元培班的好处,在这个班里,学生需要自己寻找兴趣。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早早地做好了人生的计划,找好了学习的方向,并且开始为之努力。而此时的王俊煜却选择修了几门不着边际的课,也做了几件现在看来“玩闹”性质的事,最后,他没有沿着任何一条路走下去。
最为典型的一件事就是,王俊煜在实验班的时候,创办了一份周刊,命名为《元培时讯》。这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因为在他的班级中,他的周刊是第一份。从2004年创刊到现今,王俊煜还完好地保持着每周一刊,并且这个报刊已经往新媒体方向转型,对此,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既然在新闻方面有了成绩,那么,很多学生和朋友会认为王俊煜会选择新闻专业,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选择了物理专业。
在大学中,很多同学选择学科,往往是从就业方面进行考虑的,而王俊煜则是从自己的喜好进行思考和选择的。王俊煜认为在大学的学习,应该选择一个基础的、通用的,能够培养方法论的学科。计算机专业和有的学科实用性太强了,这让王俊煜不是特别喜欢。
实际上除了方法论以外,王俊煜之所以会喜欢物理这门学科还因为它“讲道理”。在大学,王俊煜的数学和化学成绩同样出色,可是,他认为数学太过于抽象,而化学则只是反应与合成,没有任何的道理可讲。从这方面考虑的话,王俊煜觉得物理公式是很完美的。
即便选择了物理专业,王俊煜也并没有想清楚学物理以后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在他的脑海中,也没有要从事和物理相关专业的概念。他更倾向于选择一条“不费脑子”的路,而毕业后,选择出国就是一个符合“不费脑子”的选择。此时,他开始为出国做打算,要想出国就一定要对英语有所掌握,因此,他开始学起了英语。
他本来打算出国继续进行物理专业深造的,可是,王俊煜进入谷歌实习,这让他很快喜欢上这份工作。谷歌招聘流程在王俊煜确定被谷歌正式聘用之前,他已经拿到了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不久,他又通过了谷歌面试。
谷歌作为大的企业,对员工的招聘自然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其实王俊煜的简历在第一轮筛选中就被淘汰了。或许王俊煜的命运已经被上天安排好,他的简历被谷歌用户体验部负责人看到了,他将王俊煜的简历“捡”了回来,在第二轮面试的时候,又给了王俊煜一次机会。王俊煜知道机会来之不易,他带着自己的网页设计和平和的心态,开始了一轮轮的面试,因为他之前做的网页设计都融合到了一个专门的网页里,所以凭借着这个网页设计,他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进入谷歌工作。
进入谷歌之后,他才知道他所做的这个职位,全球人数仅仅有13个,每个人都有其过人之处。在谷歌工作的时间里,他总是希望学习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正是这种好学的态度,让他的工作得到了上司的认可。
在Google工作的日子里,王俊煜开始学习各种关于网络发展的知识,对互联网这个行当也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
转眼间,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可是,三年后的王俊煜患上了“大公司病”。在其他人看来谷歌可以满足王俊煜所有关于职业的梦想。但对于1985年出生的王俊煜来说,在这个大公司里工作,让他没多少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这在他看来似乎有些浪费时间。
2009年,在谷歌待了3年的王俊煜打算要离开这个自己喜欢的大公司。王俊煜是国内第一代Facebook用户,也是谷歌产品的深度爱好者。王俊煜认同开放和创新,参与了DaCode的创立。
王俊煜无意间看到了谷歌中国区前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的一句话,“你要训练设计什么时候都可以,但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可能就这么一次。”让王俊煜决定现在创业。
2009年5月,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情,这也是王俊煜进行创业的直接诱因。这年5月,王俊煜去丽江旅游,途中,他的iPhone手机丢了。没有办法,他便买了一台HTC的G1。这款手机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
虽然王俊煜在谷歌工作,但是他还是第一次接触到Android系统的产品,按照他的话说“真的被震撼了”。
之前他所用的iPhone手机,已经能够实现很多功能了,没想到这款Android系统的产品能够实现iPhone无法实现的收发邮件、挂IM(即时通讯)等多种功能,这是他所没想到的。
王俊煜瞬间喜欢上了这款手机,可是用过之后,他发现Android系统做得有点太粗糙了。他心想这个手机,看起来很不错,其实自己还可以让他变得更靠谱,尤其是在系统和用户的交互性层面上,王俊煜发现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一次,王俊煜与朋友乘坐地铁,听到朋友介绍之前的顶头上司李开复离开谷歌后,创建了“创新工场”。王俊煜心动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朋友,朋友建议他去找李开复进行面谈。虽然之前李开复和王俊煜都在一家公司工作,但是因为级别相差较远,王俊煜和李开复也并不熟悉,但见面之后,王俊煜发现,李开复对自己的名字并不陌生。
原来,在工作的时候,自己喜欢对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工作挑毛病,出于对王俊煜的不满,难免有人去李开复面前告状,因此,李开复对王俊煜早有耳闻。就在这次见面中,王俊煜向李开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这之后,王俊煜决定加入创新工场。2010年4月,王俊煜终于结束两边跑的状态,辞去了谷歌的工作,正式加入“豌豆荚”,而“豌豆荚”是创新工场孵化的第一批项目。王俊煜作为联合创始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基于他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很快,就被推上了CEO的位置。
在创业的起步阶段,王俊煜除了产品研发和扩充团队,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他去分心。比如执照办理、财务、法务、公关等一系列事宜都不需要王俊煜去做,这就避免了不懂企业管理的王俊煜手忙脚乱。
进入创新工场之后,“豌豆荚”曾一度被别人笑称为“豌豆姑娘”。当时南有91助手、腾讯手机助手对市场的分食,北有360手机助手的后来居上,“豌豆荚”需要面对残酷的商业竞争和市场淘汰。
王俊煜认为要想让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那么就应该让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身为处女座的王俊煜是一个完美主义的典型,这一点也体现在了豌豆荚产品上。打开豌豆荚,总是能够体现出一股小清新。或许,这就是豌豆荚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
王俊煜很清楚,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新事物的研发,自然就需要有新的理念。因此,项目成立之初,王俊煜就决定将PC客户端作为切入口,这个决定是大胆的,因为在当时PC客户端的产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很多创业者会选择Web端为热门发展趋势。
在豌豆荚推出之前,91助手就已经在市场上得到认可,但王俊煜完全没有参照91助手进行设计,而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打造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
在熟悉王俊煜的人看来,能够改变他设计思路的人只有用户。有一次,王俊煜信心满满地对产品的界面做了一次自认为很理想的改动,虽然,他的改动得到了各方面的反对,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王俊煜觉得这些反对的人都是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直到收到了用户们的意见反馈,他才改变自己的想法。
2012年,豌豆荚开始摸索广告付费模式,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应用花钱买广告位,然后进行产品推广,当时,很多应用商店、手机助手都是这样做的。王俊煜将豌豆荚的收费流量和自然流量分开,比如UC浏览器想要在豌豆荚上做推广,同样这款大众类的应用会产生自然流量,而豌豆荚首付部分只是付费流量所产生的广告费,对于自然流量部分不产生费用,这种收费模式自然无法多赚钱。
随后,DCM和创新工场两家投资机构希望投资800万美元给豌豆荚,条件是王俊煜能够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广告付费,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对于这个方案,王俊煜拒绝了。因为他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小清新的感受,希望为企业打造出正气的形象。到了2013年,豌豆荚的客户安装量已经达到了8500万,每天的应用下载量超过1500万。
2013年9月,百度公司用19亿美元收购了91助手,这让很多竞争对手的心情变得有点复杂。王俊煜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反而有些兴奋。在刚刚进入2013年的时候,豌豆荚公司内部就做了一次评估,评估结果是豌豆荚已经超过了91助手的业务量,这也就说明,豌豆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王俊煜对于豌豆荚的定位并不单纯是应用商店。因为整个豌豆荚的研发团队中,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是在应用开发上。早在创业初的商业计划书中,王俊煜就写道,他要将豌豆荚发展成为“任何用户、任何移动终端设备的内容入口”。
王俊煜在接触到第一部安卓系统的手机时,就意识到了移动互联网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入口之争。
王俊煜是一个思虑长远的人,他不希望豌豆荚只是简单的流量入口,或者成为一个hao123。显然,王俊煜希望豌豆荚能够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必备品。2012年,豌豆荚宣布“视频搜索”正式上线,这个功能是豌豆荚第一个“应用内搜索”产品,用户可以找到各种视频,还可以直接在APP里搜索到视频。在这个软件开发1年后,豌豆荚的视频搜索下载独立用户数同比增长就超过了1100%。可见,豌豆荚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应用商城了。
王俊煜是一个喜欢创新的人,即使是豌豆荚应用分发功能方面,具体做法和其他的竞争对手也是不一样的。到了2013年,豌豆荚上的应用超过了60万个,而在服务器上的应用数据包仅仅有1000-2000个。
到了2013年,豌豆荚拥有的独立用户超过2亿,每天的分发量也超过了3000万。可见,豌豆荚已经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产生了影响。
2016年 7 月,豌豆荚被阿里收购了,这家曾多次与百度、腾讯等巨头公司传出被收购绯闻的创业明星公司多年来始终保持独立发展。
王俊煜说:“物理和做产品有类似的地方,核心在于近似也就是约等于,把应该考虑的细节都去掉,你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减少干扰,做了取舍之后,你可以得到一个更简单和优美的解决方案。”
撰文:头条号 @菲菲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