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下基层成必选项!医院开发五大建议!
时间:2021-08-04 10:01: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与体系建设、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等情况:截至2020年底,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各种模式医联体目前超过1.5万个。
有成效也有问题
作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一并在“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的分级诊疗制度一直倍受关注,其执行效果直接关系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模式和就医秩序的好坏,是具有基础性、长远性和系统性的顶层设计。
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这既是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更关系到千家万户,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也应该看到,分级诊疗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破解。有的问题是政策层面,如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与配套政策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且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再如虽有分级但无分诊的情况。
有的问题是医疗服务能力,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水平仍然是短板,特别是基层医生培养和提高,需要长期建设和加强。
有的问题事关支撑体系,如数字信息化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对分级诊疗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倒逼医改进程
分级诊疗体系下一步若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第一,推动区域医疗水平均衡发展,促使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全面启动国家级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建设。鼓励高水平医院在人才培养、管理运作方面向落后地区输出。
第二,以省级重点医院为中心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在省域内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医院。
第三,以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为重点,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使一般病能够在市和县的层面解决。
第四,深度开发与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尽快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推进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带动基层能力提升。
第五,政策上要加码,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的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第六,大力培养一批人才队伍,让基层更好地承接分级诊疗任务。分级诊疗执行好坏的关键是,基层医生能不能治好这些病,因此必须提前为基层培养一些扎根基层的高质量的医疗人才。
第七,系统性推进,如医药分开、处方外流、处方电子化、医保网络化、医保报销全国化等。只有整个大环境成熟了,分级诊疗才会瓜熟蒂落。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有倒逼医疗改革的作用。分级诊疗制度作为“新医改”的一个核心目标,可以检验医改成功与否,并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程度的一块试金石。
开发高端医院
面对分级诊疗,医药企业似乎存在不同声音。有的认为,基层医疗单位都用老药、基药,甚至廉价药,没有开发的价值,因而观望等待错失机会。也有的不顾自身产品结构特点,冒冒失失地一头扎进去,结果铩羽而归。面对新情况要有新的思路和市场战略,笔者给想要进军基层市场的企业提几点建议:
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基层医疗市场会不断扩大容量,市场规模是显著的,要有信心、有办法开拓这个市场。
第二,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市场策略,不能照搬过去做高端医院的模式。
第三,梳理产品结构,哪些产品能做基层医院,哪些产品不适合,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开拓基层医院上量表面上看取决于对基层医院所做工作的深度,但真正的要点并不在基层医院本身,而是高端医院。因为基层用药习惯肯定受高端医院直接影响,甚至从高端医院转来的患者基本都带着治疗方案和用药处方,基层医生的处方观念不大可能进行大的调整。
第五,做基层医院还要有全局观,尤其是针对医保政策、集采招标规则,制定适合企业的方法,在政策层面使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基层。
基层市场开发也面临诸多问题。当下,转型升级、合规控费、分级诊疗是医药行业的三大主旋律,加上基药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医联体医共体加快推行,基层市场增速将会驶上快车道。医改压力下,医药企业不得不进军基层医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