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溯源情况如何?权威专家回应五大关切
时间:2021-07-27 23:02: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方完全满足了世卫专家参访要求,原始数据从来没有“刻意不给”,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针对各界对新冠病毒溯源情况的关切,国务院新闻办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多位权威专家在发布会上做出专业回应。
中方完全满足了世卫专家参访要求
“中国秉持公开、透明、科学、合作的原则,全力支持世卫专家组工作,完全满足了世卫专家参访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说。
今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了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撰写报告前,中外联合专家组在武汉开展了为期28天的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工作。
曾益新介绍,世卫专家去了所有他们想去的单位,包括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市场、武汉病毒研究所等9家单位;会见了所有他们想见的人,包括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和商户、居民、康复患者等等。
“报告发布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科学证据表明,这份报告是一份很有价值、权威的、经得起科学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报告。”曾益新说。
对于所谓第二阶段溯源计划,包括将“中国违反实验室规程造成病毒泄漏”这个假设作为研究重点之一,曾益新表示,这既不尊重常识,也违背科学,“我们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溯源计划”。
原始数据从来没有“刻意不给”
针对所谓“信息透明”的关切,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表示,这些病人数据,今年年初在武汉期间已经全部展示给了专家组,原始数据从来没有“刻意不给”。
“国外一些人特别提出来,说我们没有提供早期174例病人的数据。但其实这些数据当时已经给专家组看了,只不过没有允许拷贝和拍照。”梁万年说,这是因为国内有相关规定,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不得外泄。这也是国际惯例,国际专家当时给予了充分理解。
此外,对何为“原始数据”,也存在理解上的不一致。梁万年说,当时做研究的时候,专家团队是没有意见的,“我们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共同进行现场考察、共同分析数据资料、共同向外展示我们的研究报告和结果,一直按照这些原则来做”。
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为自然起源,这是学术界的普遍共识。不久前,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重申,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新冠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理论。但关于武汉病毒研究所以及武汉P4实验室泄漏新冠病毒的谣言仍有一定市场。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在发布会上特别表示: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接触、保藏和研究过新冠病毒;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来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目前为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职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零感染”。
“作为生物安全等级、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在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病原泄漏和人员感染事故。”袁志明说,武汉P4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人员队伍和工作方式,和目前世界上运行的其他P4实验室一样。
中国科技界正积极开展科学溯源研究
要回答好“病源从哪里来”这个重大命题,中国科技界正尽锐出战。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说,科技部组织中科院、高等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团队围绕动物溯源、人群溯源、分子溯源、环境溯源等重点方向积极开展了科学溯源研究工作,目前取得一些阶段性进展。
溯源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也非常高。徐南平介绍,截至7月19日,中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外团队联合发表的溯源相关论文225篇,国内研究团队发表论文352篇。
这期间,中美医学科研专家还就疫情防控先后开展了6次视频交流。此外,中方积极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依托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了全球共享的新冠病毒信息库。
应把冷链作为新冠病毒溯源的重要线索
随着多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续研究,已经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现时间要早于先前已知的时间。
一系列新发现表明,新冠病毒存在人-物的相互传播模式,这当中,通过冷链传播的新现象特别值得关注。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冷链在传染病传播中的作用是一个新现象。流行病学上发现,冷链和病例传播间存在密切关联,一些冷链物品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甚至发现活病毒存在,让证据链更加完整。
“如果病毒沾染到冷链物品上,在低温环境下,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时,就可以造成跨地区的传播。”王辰说,“目前国际贸易背景下,全球各地人员和物品往来,冷链环境下人-物的传播,加大了病原传播的复杂性。在全球进一步的病毒溯源过程中,我们也特别建议应当将冷链作为一个重点溯源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