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 政策明朗 互联网医疗产业成长期要来了

时间:2018-11-16 08:20: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互联网+购物已经“老”了,互联网+医疗却还“年轻”——

  这个“双十一”,阿里巴巴宣布天猫交易总量213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多出453亿元,彻底颠覆传统实体零售。可见,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已经解构、重塑了消费领域。

  相较而言,在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领域,提到“互联网+”,人们所能想到的仍局限于网上预约挂号,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医疗能做的远比网上挂号多得多,事实上,那些能在网购上成熟应用的在互联网+医疗上均可以实现。

  “病人在医院候诊时,完全可以先和AI(人工智能)‘聊一聊’,主诉症状、过往病史,等见到医生时,系统已经将初步情况接入,双方就直接切入主题。”平安科技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认为,例如影像检查时间凑不到一起要跑好几趟医院、长期用的药需要排队请医生开单等,这些“麻烦”会因为互联网+能够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障碍而不成为问题。平安好医生每天超过50万人次的问诊中,很大比例是由AI完成的。

  除了让患者获得便利,从医生的角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焦顺昌也对互联网+医疗提出了更高的希望,“把医生从病例录入、开化验单等繁重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让医生获得更强的职业幸福感。”

  日前,国家卫健委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文件,被业界认为“靴子”终于落地。在国家层面对互联网+医疗发展明确的鼓励态度下,一度徘徊在医院、互联网企业、投资方等各方心中浓厚的观望态度也随之明朗化。“年轻”的互联网+医疗产业,在酝酿、躁动、蛰伏之后、在获得权威部门“首肯”后正快步进入“成长期”。

  拍了板定了调 各方摩拳擦掌推动医疗服务“增效”

  “准入一旦明朗,将切实进入为医疗服务‘增值’的阶段。”健康之路(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万能表示,三个文件主要回答了此前业界犹疑的两个问题,一是不拥有实体医院,能不能开展互联网+医疗业务?二是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谁担负主体责任?

  此前对于第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国家层面的确切政策出台。在银川等地有先行先试的探索,但因未有明朗的政策出台,市场对于互联网企业能否获得进入互联网+医疗的执业许可产生的判断不同,态度产生摇摆。张万能说,在2017年前后,产业经历了寒冬。

  新文件规定,允许第三方平台(互联网企业)获得执业许可,但必须与实体医院签约,“这其实解决的正是第二个谁承担责任的问题。”张万能表示,正规的、有规模的互联网企业都有履行自身的主体责任的意愿和能力,而与医院签署依托协议作为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前提,这是为患者上了“双保险”。

  此外,三个文件明确了互联网企业的定位。“互联网企业的角色是通过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医疗资源供给的协同性,而并不是要取代医院提高医疗供给。”张万能强调,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医疗资源的效率,互联网企业才站对了位。

  至此,互联网+医疗如何发展的争议“拍了板”“定了调”。

  “目前,各地政府正在进行监管平台的建设。”张万能表示,新规要求,对互联网医院进行准入审批前,政府机关首先要建立省级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也就是说,没有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就不能审批互联网医院。

  “宁夏、海南等省此前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做过大量的摸索和尝试,已经建成了类似的监管平台。其他各省也在积极建设。”张万能说,例如海南省将省级远程医疗系统向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放,并作为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使用。

  “相信很快会有第三方平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提供更便捷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张万能表示,企业方面也在积极与医院寻求合作、签约,为患者提供与签约实体医院匹配的科室服务。

  全程留痕AI纠错 新技术层出不穷保障两大安全

  卫健委发言人曾在权威解读《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时强调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必须保障两个安全,一个是医疗质量安全,一个是数据信息安全。

  和网购有着根本性不同的是,医疗关系到健康大事,同时还是绝对的隐私。那么这两个“高门槛”的要求,会不会拦住医疗服务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呢?

     “可以依赖新的技术为安全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谢国彤认为,新的技术甚至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让医疗服务更安全。

     “中国一年的就诊人次是80亿,其中一半左右发生在二级和二级以下医院。这40亿人次治疗的规范性非常让人担忧,调研数据显示基层治疗的规范性操作比例较低,可能不及一半。”谢国彤说。“规范性、标准化正是信息技术所擅长的。”他认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手段,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决策,就好像“道路导航”,在医生进行诊断的时候提醒他规范操作、并给出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此外,平安医疗科技还帮助多个地区的医疗监管部门建立了互联网+医疗的质量控制平台。平安医疗AI平台总经理、平安医疗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谢震中介绍,上海、河南等省份卫计委的病理、放射影像监管质量控制平台正在逐步扩大使用均采用了该技术。

     “在信息数据安全方面,平安医疗科技也与中国信通院联合成立了医疗和患者信息网络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研究医院的数据围墙被‘打破’后,如何从网络安全层面封堵漏洞。”谢震中说,区块链技术正在被使用,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已经开展了基于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医联体中的信息共享研究。

    而对于患者来说,互联网诊疗中最直观的安全保障手段之一,是全程留痕。问诊过程可以视频、录音、录像,也会有文字记录。张万能表示,在2016年,当时的卫计委曾组织过一次风险调研,结果显示互联网医疗没有一例纠纷发生,“一切都被记录在案,信息化程度越高,风险控制越好”。

     医药分开不再难 延伸医疗服务的“触角”

     “一个高血压病人,只是药吃完了,病情没有发生变化,要续药。之前需要去挂号排队,等几个小时,看到医生,医生再开药。”谢国彤说,这种场景之后不会出现了,根据新规,慢病患者的复诊和开具处方常规诊疗可以在互联网医院进行。

     相对应,当处方可以流转,那么医药分开将不再困难。“患者可以凭借互联网医院开具的处方,在网上药店买到药,物流将直接送到患者手里。”张万能说。

     就像网购让更少的人去商场,互联网+医疗也希望让更少的人去医院,同时让不同的患者去对医院、找对医生。

     “有位心血管疾病肿瘤专家曾对我说,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应该到他那里去看病。”谢国彤说,高效利用医疗资源应该实现分级。病情轻的人尽可能用自动化的手段,如移动APP、自我管理,就能把自己管得很好,让疾病发生推后五年,而病情重的人,给他们匹配最合适的、规范的医疗资源,好好诊疗。

     如果不久后,你在小区门口的诊所看到一个机器人助理,也不要惊奇。“我们在平安的万家诊所和40家基层公立医院中部署辅助诊疗系统,确保这些诊所的规范性,并给大夫推荐治疗方案,这是AI可以发挥价值的地方。”谢国彤说,提高基层诊所和社区医院的诊疗质量是分级诊疗的重要工作之一。

上一篇: 中国药品质量安全年会:2017年药品抽检...

下一篇: 拿捏癌症诊疗“适度”与“过度”并非易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