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奋进的2019:中医药基础研究盘点

时间:2020-01-13 13:13: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科技日益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也走到了国际基础科研的竞技场上。回顾已经过去的2019年,国际核心期刊刊发中医药相关文献总计达2193篇,占历年中医药领域科研文献总数的12.02%。毫不夸张地说,中医药现代化创新成果10%以上的历史是在2019年书写的(表1)。

亮点1

       中医药体系纳入世界医学分类体系

       2019年5月25日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这是我国政府与中医药专家历经十余年持续努力所取得的宝贵成果。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是各国政府在医疗、管理、教学和科研及制定政策中关于疾病分类的规范性标准,是全球卫生健康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基础和通用标准之一。I CD历经百年,已进行十余次修订。在I CD-11中建立了以中医药为基础、兼顾日韩传统医学内容的病证分类体系,推动了传统医学150条疾病和196条证候(不含特指和非特指病证)条目纳入I CD-11传统医学章节。

       ICD-11的发布,有助于我国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并体现我国中医药卫生服务信息的统计网络,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彰显我国中医药服务在人类健康服务中的能力和地位,有利于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与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系融合发展,为世界各国认识、了解、使用中医药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亮点2

       黄连提取物小檗碱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

       在疾病治疗相关研究方面,中医药治疗最热门领域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肝细胞癌、乳腺癌和糖尿病等,其中有关中医药在糖尿病领域的科学文献,无论在历史储备和新增量中均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表2)。数据显示,2019年,糖尿病领域新增中医药相关科研文献占比高达47.66%,其余三种疾病的科研文献新增数量占比不到20%。

       由此可见,糖尿病领域是我国中医药最适合的切入领域。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在世界知名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发表综述文献《Therapeutic medications against diabetes: What we have and what we expect》。文中肯定了以中药植物为代表的天然产物提取物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尤其是来源于中药黄连的提取物小檗碱,被认为能够通过增加葡萄糖激酶活性来刺激糖酵解,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肝脏糖质新生,并通过刺激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诱导脂肪产生。

亮点3

       紫菀抗肿瘤活性成分astins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环肽astins是紫菀比较有特色的一类化学成分,其结构新颖,是紫菀抗肿瘤活性的主要成分,在植物分类学及抗肿瘤新药开发上都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

       由于该类产物结构新颖,曾一度被认为只有在紫菀类植物中才能产生。2019年12月6日,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Jutta Ludwig-M ül l er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文章《Antitumor  astins originate from the fungal endophyte Cyanodermella  asteris  living within the medicinal plant Aster tataricus》,表示找到了该类环肽的真菌来源。

       研究团队发现,某些能够产生astins的植物可能与蓝藻内生真菌密切相关,对这类植物进行分离可得到植物产物A.astins的前体物质C.astins,并最终确定真菌Lecanoromycetes是环肽astins的主要来源,该真菌主要通过与植物共生的方式产生astins类化合物。这一发现使科学家获得了在实验室进行无土生产标准化astins的能力,并为该类化合物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亮点4

       槲皮素、丙烯酸内酯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抑制

       微卫星又称简单重复序列,是存在于基因组中的一些小片段核苷酸的重复序列,重复单位一般由1~6个核苷酸组成,重复次数不超过60次,具有高突变性。DNA在复制过程中,尤其是微卫星,可能会出现碱基错配等错误,这些错误积累起来并一代代传递下去,最终会产生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癌变。而结直肠癌中的微卫星不稳定现象被认为能够干扰免疫疗法,使临床用药效果大打折扣。有研究表明,按照1:4的比例给予患者中药提取物槲皮素和丙烯酸内酯能够有效改善该现象,但是现有临床体内给药途径很难做到精确体内给药。

       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我国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新型纳米给药系统,攻克了精确体内给药系统的技术难关,其疗效已经得到多种临床前实验模型的验证,相关成果发表于杂志《ACS Nano》。

亮点5

冬虫夏草菌丝体被发现具有抗肥胖作用

       2019年2月,台湾长庚大学赖信志教授团队在学术期刊《Gut Microbiota》发表论文《Gut commensal 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 plays a predominant  rolein the anti-obesity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Hirsutella sinensis》,称冬虫夏草的水提取多糖产物能够有效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肥胖水平。

       该团队研究发现,此多糖产物改善肥胖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重塑肠道菌群环境从而达到目的,其主要变化包括增加了革兰氏杆菌和其他新霉素敏感菌的水平,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提升高脂饮食小鼠的肠道完整性和胰岛素敏感性,并最终减少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炎症、脂肪沉积、脂肪组织病理及脂肪肝的发展,同时可以刺激机体发热,增加脂肪消耗。

亮点6

       芍药苷的抗炎及免疫调节功能得到系统性阐述

       2019年2月,安徽抗炎免疫药物协同创新中心魏伟教授团队在核心期刊《Pharmacology and Ther apeutics》上发表综述文章《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regulatory  effects of paeoniflorin and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系统阐述了芍药苷及芍药总苷在近年科研中所取得的突破和完整的生理药理作用。

       作者基于在芍药苷领域的多年研究,认为芍药苷具有广泛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被认为和多条细胞信号通路有关,其中包括MAPKs信号通路、PI3K/ Akt/ mTOR信号通路、JAK2/ STAT3信号通路、TGFβ/ Smads通路、NF-κB 通路和ROS/ p38/ p53通路等。

       该团队在研究中提示,芍药总苷可能是一种有潜在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可能比生物和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更有优势。

       除此之外,作者认为芍药苷类物质对神经疾病、肠缺血再灌注、糖尿病肾病、肿瘤等疾病也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亮点7

       纳米硅碳复合材料载药系统被用于三七给药

       在载药系统方面,除槲皮素外,三七的纳米载药系统研究也取得突破。

       众所周知,生三七的水溶性较差,在水中通常以团块状形态存在。三七的药理作用广泛,除可促进伤口愈合外,近年还发现其在肿瘤、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用途,但由于生理机制较为复杂,尚无法得到较为清晰的阐述。

       生物荧光是在生物学界广泛采用的,能够表征药物分子作用分布的一种简单、高效的实验手段。近年有多种荧光纳米载体受到了生物学家的关注,用于阐述疏水性分子(如三七)的药理机制,但由于这些给药系统的生物利用度受到限制,很多无法得到客观、满意的实验结论。

       2019年1月25日,我国苏州大学的何耀教授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在100℃微波条件下反应40分钟,形成了球形的纳米颗粒,既诱发了硅原子在纳米尺寸下的荧光特性,也保证了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该类新材料制剂的伤口愈合能力和抑菌能力也得到了多种临床前体内外实验模型的验证,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核心期刊《Smal l Group Research》。

亮点8

石墨烯生物传感器被用于模拟中医诊脉

        新材料不仅在中药的载药系统领域有所建树,在中医诊断领域也大展拳脚。

       “诊脉”一直是我国传统中医诊断的核心,对此,现代科学家在压力传感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柔性传感器领域,除了要保证传感器的敏感度,更重要的是实现让传感器也可以如人的指尖一样可以承受100kPa的压力。

       2019年8月15日,我国电子科技大学贾春阳教授在核心科技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发表文章《Towards  ultrawide operation range and high sensitivity: Graphene film based pressur esensors for fingertips》,显示该团队采用绒毛状石墨烯成功开发了能够准确探知压力的传感器。

       通过材料性能测试,该团队发现绒毛状石墨烯的灵敏度可精确至10.39kPa;而操作范围可扩大至200kPa。研究人员立刻意识到该材料在中医脉诊领域的高度价值,并设计开发了以此新材料为核心的中医脉诊传感器。

亮点9

卷积神经网络进军中医舌诊

       人工智能和医学的结合一直是科研领域的热点,人工智能与中医舌诊的结合,也将把中医诊断技术提升至新的高度。

       2019年2月,国际核心科技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刊发了我国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李晓强团队的最新成果《Tooth-Marked Tongue Recognition Using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 and CNN Features》。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实例的牙齿标记舌头识别方法。该方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生成可疑区域;其次,利用深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每个区域的特征;最后,用一组特征向量表示舌头,用多实例支持向量机进行最终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并且在数据集有噪声且齿痕不明显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识别。

亮点10

细胞凋亡受关注

       通过对2019年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上有关中医药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发现,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目前中医药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概念,其次是网络药理学和针灸的运用。

       对高频词、关键词之间的主要关系进行梳理后发现,中医药的基础科研大多集中于对作用机制的探讨,其中“细胞凋亡”为核心生物机制,炎症、自噬和氧化应激机制的探讨大多也围绕细胞凋亡展开,但是涉及代谢分析、网络药理学、随机对照试验等下游应用学科以及针灸时,则主要围绕“炎症”展开。其中,同时涉及“凋亡”和“炎症”的科研文献数量最多,有210篇,2019年新增占比26.66%;涉及“凋亡”和“自噬”的文献在2019年的增速最快,达到了35.25%。而在中药“炎症”概念下的深入研究中,网络药理学涉及的文献数量最多,2019年增加25.81%。

上一篇: 严防严控 筑牢药品安全防线

下一篇: 2019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展报告


 本站广告